刘振伦 吉玉书 魏志刚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白山 134300)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刘振伦 吉玉书 魏志刚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白山 134300)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 67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节区。出血量 20~30mL。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组 34 例(治疗组)。内科保守治疗组 33 例(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血肿水肿消失)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上升,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减少。结论 对于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疗效显着。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一直是神经内外科治疗的难题。急性大量颅内出血,一般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小量出血一般行内科保守治疗。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针钻一体,操作简便,已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中[1]。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区。一般认为>30mL是手术指征。对于20~3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疗效相当。我院对基底节区脑出血20~30mL的34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67例患者均为2009年至2010年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3]。并行头部CT检查证实,按多田公式计算。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20~30mL之间。发病时间1~18h,平均(8.31±3.8)h。除外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等所致颅内出血。无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数为(53±13)岁。根据已改良的爱丁保与斯堪的那维亚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3型。轻型1~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8± 7.18)。其中轻型22例,中型10例,重型2例。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53±13)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98±7.96)。其中轻型20例,中型11例,重型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以及发病时间和开始治疗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后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与方法
2组全部行内科常规治疗,降低颅内压(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控制血压、脑细胞活化剂,预防病发症,功能康复等治疗手段,治疗组患者均与发病6h后给予使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在头CT下定位,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术后继续内科治疗。治疗结束时(血肿、水肿完全消失)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疗效评分分5种:①基本痊愈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②显着进步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⑤恶化组: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3 统计学处理
NDS用(χ—±s)表示,全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都采用χ2检验。
治疗组显效率70.59%,对照组显效率是54.55%,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6%,对照组总有效率83.85%,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为常见的脑出血,其可导致颅内高压和继发性脑干损害,或引起脑疝形成。是引起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颅内血肿内的血液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同时也是导致患者病残的很重要的原因。早期清除颅内血肿,消除占位效应以及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是我们治疗的关键[2]。治疗组34例病例,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减少。早期手术治疗表明能消除占位效应,可以减轻颅内高压和继发脑干损伤,阻止脑疝形成,快速减少颅内血肿内血液成分和降解产物所致的化学毒性及炎性反应,及时手术清除血凝块,能减少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所产生的凝血酶,有效减轻凝血酶所引起的脑水肿,并且可以溶解吸收大部分细胞,同时减少红细胞溶解所释放的血红蛋白量,能显著减轻患者迟发性脑水肿,这样也可以使炎性反应与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得到缓解,减轻血红蛋白以及其崩解产物亚铁离子等等的神经毒性损伤。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时间及恢复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于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疗效显着。
[1]涂明义,马燕妮,丁宁慧,等.颅内血肿抽吸加Y型引流管治疗脑出血[J].中国医刊,2000,35(12):14-15.
[2]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42-148.
[3]荣良群,陈保健,陆正齐,等.CT定位锥孔抽血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2):104-105.
R743.34;R544.1
:B
:1671-8194(2013)02-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