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动脉病变特征和治疗

2013-06-23 16:28赵俊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4期
关键词:重建术局灶短暂性

孙 超 赵俊武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动脉病变特征和治疗

孙 超 赵俊武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脑动脉病变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2 例 LS-TI患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DC)、头部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态脑电图(AEEG)等辅助检查,分析其脑动脉病变特征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 12 例 LS-TIA 患者均存在一条或以上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其病灶血管位于一侧颈内动脉(ICA)起始部 4 例,一侧 ICA 虹吸段 8 例,一侧 ICA 末端 2 例,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 2 例,一侧MCAM2 段 3 例。5 例 MRI显示为典型的脑分水岭梗死(CWI)。5 例行血管重建术治疗,余 7 例给予保守治疗,随访 3 个月~ 3 年无再发作病例。结论 ICA 虹吸段、ICA 起始部、ICA 末端、MCA 起始部可能是 LS-TIA 患者的动脉病变特征。血管重建术及抗栓治疗是治疗LS-TIA 的有效方法。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病变;特征;血管重建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的局灶性脑缺血或视网膜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抖动型TIA是一种少见的TIA类型,易被误诊或漏诊而延误诊疗。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就我院近年来12例LS-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本病的脑动脉病变特征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LS-TIA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LS-TIA诊断标准。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4~82岁,平均 (56.8±3.5)岁。1例住院诊断为烟雾病,余11例均至少存在一种或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短暂发作的肢体抖动,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3min不等,发作时均无意识障碍、强直阵挛性抽搐及面部肌肉受累、尿便失禁等情况。发作原因:过度疲劳或长时间行走7例,情绪激动2例,甘露醇应用史1例,其余2例无明显诱因。

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DC)、头部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态脑电图(AEEG)等辅助检查,其中4例加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AS),3例加行CT灌注成像。排除与LS-TIA发作症状相关性疾病。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 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诊断结果

本组12例LS-TIA患者初次误诊为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2例,经动态脑电图(AEEG)反复复查未见致癫痫灶,且给予抗癫痫治疗无效,后再次行颅多普勒超声(TCD)筛查发现异常血管而明确诊断。

2.2 脑动脉病变特征

12例LS-TIA患者均存在一条或以上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局部组织脑血流速度降低及灌流不足。其病灶血管位于一侧颈内动脉(ICA)起始部4例,一侧ICA虹吸段8例,一侧 ICA末端2例,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2例,一侧MCAM2段3例。

2.3 头颅MRI扫描、AEEG 检测及CT灌注成像结果

①头颅MRI扫描:其中3例表现为内分水岭梗死(IBZI),2例表现为前分水岭梗死(ACA);2例呈现出MCA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另11例显示一侧额叶皮层下多发小斑点状缺血灶;②CT灌注成像:其中2例表现为同侧MCA灌注异常及ACA灌注异常;1例表现为血管狭窄侧大脑半球灌注异常及TIP延长;③AEEG 检测:所有患者均无癫痫性信号,但部分患者有慢波出现,详见表1。

2.4 治疗及转归

本组12例LS-TIA患者,诊断后5例行血管重建术治疗,其中1例行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3例行直接左侧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1例烟雾病患者于307医院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术后随访6个月~6年(平均1年半),未有复发病例。余7例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细胞及调节血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依诺低分子肝素钠6000u/d,每日1次,连用5d,静滴注血塞通注射液0.5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连用14d。随访3个月~2年,无再发作病例。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老龄化问题的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持续高发将进一步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增长速度。目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已经超过肿瘤和癌症跃居世界首位。TIA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过性、可逆性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临床研究指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涉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脑血栓及盗血现象等因素[2]。LS-TIA是TIA中极为少见的一种类型,典型病例临床可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及抖动,这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的表征类似,二者十分容易混淆。本组有2例LS-TIA被误诊为局灶性癫痫发作,但反复经AEEG监测未发现致癫痫灶,且给予抗癫痫治疗无效,最终行TCD筛查发现异常血管而明确诊断。笔者研究亦发现,LS-TIA患者发作时均无头眼运动性表现,发作后未见Todd瘫等后遗症,EEG检测为癫性放电,给予抗惊厥药物症状无改变甚至恶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临床症状改善,而这些临床特点均不支持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诊断,临床可将其作为诊断LS-TIA的参考依据。

表1 12例LS-TIA患者的脑动脉病变、梗死部位及AEEG 临床分布特点

本次研究中,12例LS-TIA患者均存在一条或以上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组织脑血流速度降低及灌流不足,而诱发LS-TIA症状。提示LS-TIA与颈动脉系统的高度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疾病有关。这与文献报道符合[3]。另外,本组5例MRI显示为典型的脑分水岭梗死(CWI),11例显示为一侧额叶皮层下多发小斑点状缺血灶,表明CWI及额叶皮层下多发缺血灶为本病的主要病变特征。12例经血管重建术或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血管扩容等药物治疗后均未再发作。

综上,ICA虹吸段、ICA起始部、ICA末端、MCA起始部可能是LS-TIA患者的动脉病变特征。血管重建术及抗栓治疗是治疗LS-TIA的有效方法。

[1]刘春红,宋彦峰,刘桂莲.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9):1673-1675.

[2]倪俊,高山,崔丽英,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动脉病变特征和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3):1000-1004.

[3]骆迪,毕齐.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2,7(1):66-69.

R743.3

:B

:1671-8194(2013)04-0249-02

猜你喜欢
重建术局灶短暂性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