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凤
(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鹿寨 545600)
县级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韦小凤
(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鹿寨 545600)
目的 分析该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 2008 年 3 月至 2011 年 9 月患者各种临床合格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将鉴定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检测,并把 MRSA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 113 株 MRSA,占 72.4%,另 43 株为 MSSA,MRSA 呈多药耐药性。结论 本地区患者标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显著增高,加强对 MRSA 菌株的监测非常重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
当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在全球各地流行,它的感染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MRS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该菌感染力强,常引起皮肤、伤口、呼吸道等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患者标本分离MRSA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MRSA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菌株来源
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来自我院2009年至2011年临床各类合格送检标本培养所分离到的菌株。
1.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所有菌株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分离培养,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耐药菌株)和ATCC25923(敏感菌株)。
1.3 MRSA菌株的鉴定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指南,采用苯唑西林进行K-B法药物敏感试验,苯唑西林抑菌环直径≤10mm为MRSA菌株。
2.1 MRSA检出率
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113株MRSA,检出率为72.4%,检出43株MSSA。
2.2 MRSA和MSSA的耐药情况
见表1。
MRSA自1961年Jevons在英国首次发现至今已遍及世界各地,并引起爆发流行,导致病死率上升,医疗费用增加,已成为全球性问题。MRSA感染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少数可引起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如坏死性肺炎,败血症等[2,3]。MRSA引起的感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有报道显示由其引起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其耐药性具有多重的耐药性[4]。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MRSA检出率为72.4%,和其他地区报道的71%接近[5]。由于菌株来源、测试条件、抗菌药物的选用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使MRSA在各地的检出有一些差异,总体上,据国内报道,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逐年上升,说明MRSA是医院内感染非常严重的问题[6]。从本研究看,几乎所有MRSA都是多重耐药,所有MRSA对现有的青霉素、氨苄西林、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耐药程度都很高,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国内还未出现其耐药的报道,但国际上已有耐万古霉素菌(VRSA)的报道[7]。
表1 MRSA和MSSA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Table 1 MRSA and MSSA resistant to conventional antimicrobial agents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结构全新的抗菌药物,对MRSA多药耐药的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VRSA的出现使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更加慎重,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防出现耐药菌株。利福平是抗结核的主要药物,近来有报道,利福平联合其它抗菌药物治疗MRSA感染取得较满意疗效。由于人类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较大,因此抗菌药物品种的轮替使用,是减少耐药菌株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
MRSA引起的感染已引起全球性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研究分析,及时了解其耐药机制,制定感染治疗对策。加强人们对MRSA感染的认知,减少流行因素,阻断其流行环节,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控制MRSA感染。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汪复.社区获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6):376-380.
[3] 李春辉.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6):430-434.
[4] 王爽,宋志香.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137-138.
[5] 胡仁静,严子禾,胡锡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59-2860.
[6] 赵德军,付维婵,田维涛,等.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MRSA流行趋势及耐药监测[J].西南军医,2008,10(3):13-14.
[7] 赵汉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学卫生,2011,27(5):684-685.
R
:B
:1671-8194(2013)06-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