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静 吴剑波* 张松松 张 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性病科,湖北 武汉 430071)
314例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分析
陶斯静 吴剑波* 张松松 张 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性病科,湖北 武汉 430071)
目的 探讨国人因别嘌呤醇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别嘌呤醇 and 药疹 and 临床分析”为关键词,对 200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 15 项临床研究中的 314 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 236 例,女 78 例。平均发病年龄为 58.65 岁,平均潜伏期为 29.70d。别嘌呤醇药疹中,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 52.61%,以剥脱性皮炎型发生率为最高。临床表现中发热发生率为 81.52%,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占51.81%,肝功能损害占 57.38%,肾功能损害占 47.13%。别嘌呤醇药疹的治愈率为 84.42%,病死率为 6.52%。最常见的死因是肾功能衰竭,占 47.83%;其次是各种感染,占 34.78%。平均住院时间为 32.61d。结论 我国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潜伏期长,重症比例大,病程及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别嘌呤醇;药疹;临床分析;汇总分析
别嘌呤醇(Allopurinol)是临床上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药疹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1]。近年来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今中文文献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临床分析报道的文献复习,试图总结出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转归情况。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别嘌呤醇and药疹and临床分析”为关键词,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
文献纳入标准:时间: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质量:县级以上正规医院在公开刊物发表的病例分析文章;内容无重复;数据无错误。个案报道因无法明确其重复性或代表性,故未不纳入。
分析方法:对各小样本数据进行合并后重新计算,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值定为0.05。
共检索得到符合标准的15篇文章,合计314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资料。其中有4篇共38例专门分析别嘌呤醇所致的重症药疹,另外11篇共176例则包括了各型重症与非重症别嘌噙醇药疹。
2.1 一般资料
314例患者的就诊时间范围为1988年至2010年5月。其中男性236例,女性78例,男女比为3∶1。年龄为4.5~89岁,平均58.65岁。
2.2 药疹类型及重症药疹所占的比例
据上述文献报道,别嘌呤醇药疹可分为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两类。其中非重症药疹包括:红斑发疹型、多形红斑型及紫癜型;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剥脱性皮炎型(ED)及大疱性表皮松解型(TEN)。近年来新分出的药物超敏综合征型(DHS)在大多数文献均未独立分析。各类药疹所占的比例详见表1。
表1 别嘌呤醇药疹的类型及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在别嘌呤醇药疹中,重症药疹的发生率达52.61%,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ED型,SJS型与TEN型则比例相近。在非重症药疹中,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红斑发疹型、多形红斑型与紫癜型。
2.3 潜伏期
潜伏期最短者1d,最长者达150d,平均值为29.70d。另据4篇专门分析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的文献计算,其平均潜伏期为23.51d,较上述潜伏期总体平均值短,二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临床表现
别嘌呤醇药疹患者出现发热的比率为81.52%。在重症型患者中,发热的比例则为100%。其他发生率较高的症状包括:关节肿痛、粘膜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因报道资料不全,本文未作统计学处理。
别嘌呤醇药疹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WBC)数目异常者占51.81%,其中WBC增高的占48.55%,下降的占3.26%。肝功能损害者占57.38%,肾功能损害占47.13%。其他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包括:心电图异常、尿血及尿蛋白、血嗜酸细胞增高等,但因报道资料不全,未作分析。
另据4篇专门分析别嘌呤醇重症药疹文献提供的数据,38例重症药疹患者中,肝功能异常者占55.26%,肾功能异常者占44.74%,嗜酸粒细胞增多者占54.84%。
2.5 平均住院时间
总住院时间为5~120d,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关于重症别嘌呤药疹的平均住院时间资料不全,未能独立进行分析。
2.6 治愈率、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10篇别嘌呤醇药疹文献所报道的276例患者中,治愈233例,占84.42%,死亡18例,占6.52%;病情有反复或放弃出院的有25例,占9.06%。4篇重症别嘌噙醇药疹文献报道38例患者中,治愈31例,占81.58%,死亡5例,占13.16%。
合计314例患者中共死亡23例,最常见于ED、TEN类型的重症药疹,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肾功能衰竭,共11例,占47.83%;其次是各类感染死亡8例,包括肺部感染5例,败血症1例,胆道感染腹膜炎1例,占34.78%。其他的死因还包括:心力衰竭1例、肝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血小板减少颅内出血1例。
别嘌呤醇(allopurinol)在体内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痛风,以控制高尿酸血症。由于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亦随之增多。
药疹是别嘌呤醇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在本研究中,别嘌呤醇引起药疹的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8.65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这一结果可能与痛风的发病特点有关。痛风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此年龄段服用别嘌呤醇患者相对较多,故出现药疹的比例也较高。
别嘌呤醇药疹的潜伏期一般较长,平均达29.70余d,最长者可达150d。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的平均潜伏期为23.51d,这提示重症型药疹的发病要相对更急一些。别嘌呤醇药疹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较普通药疹及其他药物所致的重症药疹均更长。
别嘌呤醇药疹的类型多种多样,总体分为非重症型和重症型两类,需要重视的是,别嘌呤醇药疹中重症型的发生率高达52.61%,以ED最为多见,其次是SJS及TEN。重症型别嘌呤醇药疹的病死率也显著高于非重症型。最常见的死因是肾功能衰竭,这与普通重症药疹死因有所不同,后者通常是感染致死亡占第一位。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别嘌呤醇药疹患者自身患病前即存在高尿酸血症、肾功能受损,药疹发生后肾功能进一步受损而急剧恶化所致[2]。
除皮疹外,发热是别嘌呤药疹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达81.52%。其他症状包括关节肿痛、粘膜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血白细胞数目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未区分重症与非重症的病例汇总中,肝、肾功能异常者分别占57.38%与47.13%,在全部为重症型药疹的病例汇总中,肝、肾功能异常者分别占55.26与44.74%。这一结果提示:无论是重症型或非重症型别嘌呤醇药疹,都很容易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值得指出的是,在专门报道的38例重症别嘌呤药疹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者占54.84%。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在发表时多数尚未注意到药物超敏综合征(DHS)这一新的药疹类型,故难以断定上述别嘌呤药疹中有多少符合DHS诊断标准。本文仅根据皮损表现进行分型,以后的临床分析文章可能要注意这一问题[3]。
总之,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潜伏期长,重症型发生率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损害和内脏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值得高度重视[4]。临床医生在应用别嘌呤醇的过程中,应严密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别嘌呤醇药疹的治疗措施与普通药疹基本相同,包括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皮质激素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等[5]。对于已经发生系统损害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着重维持其器官功能,预防继发感染,以改善预后。
[1]袁景桃,李俊杰,林绍华,等.别嘌呤醇致重症药疹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7(5):537-538.
[2]沈平,林元龙.17例别嘌呤醇所致药疹合并肾损害回顾性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l4(23):109.
[3]Lee HY,Ariyasinghe JT,Thirumoothy T.Allopurinol hypersensitivity 8yl'ldrome:a preventable 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 [J].Singapore Med,2008,49(5):384-387.
[4]牛红喜,白希奎,拱远平.重症药疹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2):1079-1081.
[5]谭张龙.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59-60.
R
:B
:1671-8194(2013)08-0085-03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850731372)
*通讯作者:E-mail:17461292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