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进展与启示*

2013-06-23 16:21葛凌亚苏勤俞传俊夏丽丽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居民理论旅游

葛凌亚, 苏勤,俞传俊,夏丽丽

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进展与启示*

葛凌亚, 苏勤,俞传俊,夏丽丽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国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研究起于20世纪70年代,而我国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地方感理论以旅游地、旅游者、旅游地居民为三大研究对象。对以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从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研究成为现代科研重点,旅游作为一种“综合产业”给旅游地带来了复杂而又深远的影响。早期研究关注集中于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1],随着旅游影响扩大,对旅游影响研究逐渐扩展到社会心理层面,尤其是对旅游地与旅游地居民情感联结影响。居民对旅游地积极的情感联结不仅有助于形成负责任的行为,而且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居民、游客关系,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引入“地方感”理论,研究旅游所带来居民情感上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期达到游客、旅游地居民、旅游地三者的和谐发展。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第一影响群体,对于其地方感理论的研究具有着重大意义。

国外地方理论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受到研究关注,80年代初,Steele提出了“地方感”概念,用于表示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80年代末地方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主要以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地为三大研究对象[2],21世纪开始付诸于实践应用,时至今日已发展成较为成熟规范的理论。而国内地方感理论研究始于21世纪初,唐文跃[3]最早对国外地方感理论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进行概括总结,此后地方感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开始受到关注与重视。地方感理论有三大研究对象,国内较多以旅游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近几年研究中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才逐渐得到重视。虽然国内也有学者对地方感理论进行总结与述评,但都集中于对地方感理论及其各维度的介绍,而以居民为对象的总结介绍仍是空白。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的相关文献,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并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应用研究4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和差距,指明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体系。

一、国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

(一)国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发展历程

地方感理论起于20世纪70年代,表达着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连接关系。对地方感维度研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更多认为地方感是一个伞状概念,涵盖了如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社区依恋、地方满意度等概念[4]。以旅游地居民为对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研究内容停留在对居民人地情感连结研究,认为居民地方感是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将地方感认为是一种故土情结或家园依恋[5]111-131。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发现,居民与旅游地的这种情感联结会影响到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态度,对地方不同的地方情感联结会产生居民对旅游发展不同的态度[6]。21世纪初,学者利用这种情感连结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如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冲突问题[7]。之后对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从各个方面深入,研究内容更加细致,如环境保护、旅游参与度、旅游支持度、旅游管理规划等。综上可知,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从旅游地居民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结方面解决旅游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促使旅游业持续发展。

(二)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影响因素研究

总结国外对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大体分为三大类:人口学特征因素、物理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见表1)。人口学特征因素是影响居民地方感的基础要素,提及最多次的研究变量是居住时长(或年龄)。对于居住时长这一变量,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与居民的地方感强度呈正相关[8],但也有学者认为无直接关系[9],甚至有的认为新来的游客地方感强度大于长期居住的居民[10],看法不一。旅游地居民不同职业身份[11]、性别[12]、过往经验[5]111-131、受教育程度[13]、经济实力[14]、出生地[15]、种族[16]等都可能会形成不同强度的居民地方感。物理环境空间指客观存在于现实环境中的要素,其中景观特征是研究者最常提及的要素,居民地方感[17]、地方依恋[18]、地方认同[19]与景观关系都得到了认证,还有如距旅游地远近[20]及近期研究重视的环境质量因素[21-22]。社会环境因素是居民由于旅游发展所引起的地方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最初居民地方感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水平[23],随着居住时间的增加,友谊、邻里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24],旅游的逐步发展,政府管理与保护力度的加大,旅游娱乐、节庆活动的开展[25],宗教信仰[26]也起了一定的作用。Gu和Ryan以北京胡同为研究的案例地,综合了三大因素研究了当地居民的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发现居住时长、胡同的文化遗产价值、游客的干扰、旅游就业、当地政府的作用都是影响居民地方依恋与认同的重要因素[27],说明三大影响因素不是单独影响着居民地方感强度,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的。

表1 旅游目的地居民地方感影响因素

(三)旅游地不同居民群体地方感特征研究

旅游发展的初期,旅游地居民身份单一,仅为生长生活于此的当地居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旅游移民,使得旅游地居民出现了两个新的群体:旅游移居者、旅游从业者,这两个群体与本地居民一起构成了旅游地三大居民群体[28]。作为祖祖辈辈生长

于此的居民,本地居民地方感随着旅游开发引起的地方感变化是三大居民群体的重点研究内容。学者对于不同类型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都有所涉及,主要有岛屿景观[29]、农业景观[30]、传统商业街[31]399-409、宗教景观[25]205、湖泊景观[32]、城市旅游地[21]226、森林景观[33]、山岳景观[34]等。本地居民的地方感特征主要集中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日常生活的便利则会形成较高程度的居民地方感,反之在旅游发展的后期,由于过多的游客以及过度旅游商业化,使得居民生活不便,此时居民地方感程度随之下降,甚至出现逃离此处的想法。关于旅游移居者的研究,Stedman对威斯康辛州湖边度假屋业主进行研究,将移居于此的新居民分为常年居住者、季节性度假者、不频繁到访者,发现了季节性居民地方依恋最高,并且指出居住时长不同对于旅游地依恋的联结点不一样,常年居住者的依恋取决于社交网络和社区感知,季节性和不频繁到访者强调的是环境质量[35]。Kelly却认为第二房产主的地方感程度与在本区域所待的时长呈正比[36],研究的分歧说明学者对于旅游移居者地方感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旅游从业者的研究,Rob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地方认同与旅游企业家的表现之间的关系,发现地方认同对旅游企业家的创业效能感、社区支持度呈正相关,说明强地方认同感有利于旅游企业的发展[37]。

(四)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比较研究

地方感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与当地居民地方感比较、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的地方感比较、同种旅游地类型不同旅游地居民地方感比较。实证研究表明,旅游地居民与地方的情感联结和游客与地方的情感联结是有差距的[38]。就地方感强度而言,旅游者见多识广,对于旅游地的选择是随性的、自由的,停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通常不会特别依恋某一旅游地,所以居民较游客而言拥有更强的地方感程度[39]。就地方感的内容而言,较早的研究指出,居民主要来自于对家的依恋,而游客强调的是壮观的、独特的景观[40]。居民从旅游的发展看到了经济前景,而游客更希望保护原汁原味的景观[41]。对游客和居民地方感的比较研究旨在达到当地人所需的经济发展和游客所需的文化特征间取得平衡。本地居民与外来移居者的地方感比较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发现时间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比外地居民的地方感强度大[15]317-318。在同种旅游地类型不同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比较方面,Lewicka对波兰3个不同历史遗产地居民地方感进行比较,研究对比了3地居民地方依恋与邻里关系、活动参与度之间的差异[12]387-389。此外还有少量对不同经济群体[42]、不同年龄群体居民[43]进行比较研究。针对不同群体地方感特征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当地的管理者根据不同群体的地方感特征,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

(五)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影响研究

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影响研究是国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对过往文献的整理总结,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保护行为。地方感会使居民产生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共同调节着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44-45],反过来,自愿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行为的居民比不愿意参加环境保护行为的居民具有更高水平的地方感[46]。②居民对旅游支持度。对周围居住地以及景区的地方感性质和程度影响着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大部分学者认为居民的地方感强度越大,其对于当地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就越高[47],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48]。③旅游活动的参与度。地方感影响着居民参与旅游地组织的旅游活动的参与度,地方感强度越大,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高[12]387。而Perkins却发现地方依恋与居民的活动参与性没有相关性[49]。④政策制定的参与度。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感强度对居民参与景区规划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促使居民更加积极地配合政府的政策方针[27-49]。⑤其他方面的影响。地方感促使居民对旅游地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六)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应用研究

对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现实中。当前旅游目的地居民地方感理论较多地被应用于旅游地的规划[51]、城市设计[31]399-409、政府部门的管理[27]643、利益纠纷者矛盾的协调等。

综上所述,国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研究成果丰富,理论体系也较完善。自20世纪70年代地方感理论提出以来,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演化。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主要侧重于地方感影响因素、不同居民群体地方感特征、不同群体的比较研究以及影响研究,最终都落实到了理论的应用研究上。在研究对象上,注重对于本地居民的地方感研究,而对于旅游移居者和旅游从业者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三者的比较研究更是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旅游地类型上,基本涉及了已有的旅游地类型,理论成果有其可行性。但对于某些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分歧,可分两种:一种是研究还显得不成熟,应加强对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研究;第二种是各旅游地类型由于其本身特点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的差异。虽然有学者表现出了对于居民地方感阻碍全球化进程的担忧[52],但更多的学者指出了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有着其研究的前景。

二、国内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

(一)国内地方感理论发展与总结

国内的地方感理论研究起步较国外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张捷将地方概念用于旅游研究中[53],其后黄向、保继刚首次提出了“场所依赖”的概念[54]。唐文跃将地方感概念引入我国旅游地理的研究中,并介绍了国外地方感理论体系、研究范畴、研究进展,总结了地方感理论研究的ODTG框架[3]75。其后涌现出了学者对于国外地方感理论研究总结浪潮。朱竑对欧美地区人文地理学关于地方认同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叙述[55]。杨昀对国外地方依恋理论进行了进展述评,指出了地方依恋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总结了地方依恋理论的PPCMA研究理论框架[56]。由于地方感概念研究领域问题的复杂性,导致我国学者研究对地方感具体概念及维度的模糊感,朱竑将地方感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等几大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系统阐述,理清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57]。

(二)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影响因素研究

在国内影响因素研究中,居住时长(年龄)也同样是最常提起的变量。卢松以芜湖大型主题公园方特为旅游案例地,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对于生活在芜湖的自豪感最强,并且对芜湖未来的发展最富信心[58],印证了肖璐的观点,认为随着居住的时间越长,表现出的地方认同感越强[59]。对于旅游地的经济条件,保继刚指出,旅游商业化会导致地方依恋构成维度和表现强度的变化,适度的商业化对地方依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旦商业化过度,若没有外力干预,地方依恋最终会中断[60]49-54,在旅游发展中,一定要注意旅游商业化的适度发展。对宗教与地方感的关系,我国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探讨[61]。曾启鸿综合几方面因素,把鼓浪屿居民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环境依赖、生活体验、活动时间、情感认同、生活记忆[]。

(三)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旅游地居民的分类研究

我国基于地方感理论对旅游地居民的分类,目前较多地采用了地方依恋这一维度,但研究的立足点却有所区别。曾启鸿用定量研究的方式,根据居民的个人背景、旅游活动以及使用频率三大原因,将居民分为了热爱生活型居民、情感认同型居民、厌倦地方型居民、功能取向型居民[63]。保继刚根据旅游商业化程度,将居民分为了边缘型、经济依赖主导型、情感认同型、中间型[60]50-52。对祭祀活动的节庆旅游方式,杜芳娟提出了居民地方认同差异,将居民分为了精英“台上”认同与民众“台下”认同两种类型[64],对旅游地的外来经营者,分为生活方式主导型、商业联结主导型、利益驱动型、厌倦地方型[65]。

(四)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比较研究

国内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于同一旅游类型不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差异研究、旅游者与居民的差异研究以及不同群体居民之间的差异研究。同一旅游地类型,唐文跃以西递、宏村、南屏3个古村落为例,研究3个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及差异[66]87-92。王德根对3个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进行比较,得出在旅游发展起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以及稳定发展阶段居民地方感对旅游的支持度都起着正向的作用[67]。在旅游者与居民的研究比较中,邱慧认为旅游者的地方认同度与居民持平,甚至地方依赖感要高于居民[68],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违背[39-41]。刘博根据居住时长,将广州市居民分为世居居民、父辈移居广州者、己辈移居者三类群体,研究发现三大群体对于广州“迎春花市”的地方认同有差异[69]。地方感差异比较研究,目前还处于研究者各抒己见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

(五)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影响研究

国内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影响研究首先集中于居民在旅游地资源保护的态度和行为上,如唐文跃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居民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对资源保护态度都有着正向影响,而地方认同对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大于地方依赖的影响[66]91;胡小海以周庄古镇为案例地研究,印证了唐文跃的观点[70];童小凤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对资源保护态度有着正向影响,但对参与保护行为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1]。其次表现在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上,如尹立杰以天堂寨为例,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理论模型,指出地方感强的社区居民关注旅游发展的收益,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社区的发展赋予了更高的期望[72];许振晓以九寨沟核心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居民地方感对旅游发展支持度内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73]。其他影响方面,杨昀对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较高的地方依恋对外来经营者的商业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65]53;关华发现地方感影响居民的活动行为空间[74]。完善基于地方感理论下的居民影响机制研究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

(六)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应用研究

我国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对于理论的应用研究涉及较浅,主要集中于介绍地方感理论对于旅游应用的意义[75-76]。近两年有少量文章涉及以地方感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研究,但多主要为旅游地的开发、规划方面[77-78],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应用尚未涉及。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地方感理论的研究近十年才开始起步,研究的时间尚短,对旅游地居民地方感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无论是从理论阐述、内容研究、实践应用都要滞后于国外。在研究方法上,学者还是较多地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主,没有方法上的创新;涉及的旅游地类型也不是很全面,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地及古镇旅游地上,对于宗教旅游地、文化旅游地类型有所涉及。研究内容上,虽也主要从这四大方面进行研究,但是研究不够全面,也没有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三、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对比及启示

研究理论方面,国外的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理论较成熟规范,理论研究结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地理学、人类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跨学科研究也使得地方感理论充实完善,而国内理论研究时间尚短,研究视角不够宽泛,跨学科理论研究缺乏。后期研究时,需注重多学科的交流合作,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研究体系。

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者除了采用田野调查、社会统计、问卷发放等传统的方法外,也根据旅游地本身的特色,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如可视化的研究方法(照相行为、照片显示、地图)[33]588、媒体、公众论坛[79]、二手资料的搜集[26]385-393、政府统计资料等多种方法,使得研究所得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应用价值。而国内的研究方法还处于模仿国外的阶段,多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后期研究时,应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虽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各旅游地具有其固有的特色,应根据当地的实情选择其所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方面,如表2所示,可见国外的研究内容成果比国内的研究内容成果丰富,内容充实。国外的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旅游地不同居民群体地方感特征、不同群体比较、相关影响等4个方面,研究内容上涵盖全面,广度与深度、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旅游地类型不全面、研究内容不够细化。后期研究时,理清各影响因素与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具体关系,不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都出现了同种影响因素变量对地方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结果,说明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注重旅游地不同居民群体的比较研究,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地的旅游移居者、旅游从业者人数不断增多,但对这两大群体地方感的研究以及其与本地居民之间的比较研究尚属空白。加强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影响研究,探讨何种措施有利于加强居民地方感强度,从而促使居民与旅游业发展的友好关系。

表2 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内容对比

应用研究方面,国外的理论研究早,故其理论与实践结合也较早。理论的应用涉及了多个方面,为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现实意义,也证明了理论存在的价值。国内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旅游地的规划、开发,较少涉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后续研究时,完善国内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研究体系,使得理论可以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多个环节中。

[1] Mathieson A,Wall 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M].Longman Inc,1982.

[2] Steele F.The sense of place[M].Boston:CBI Publishing,1981.

[3]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4] Lewicka M.Place attachment:How far have we come in the last 40 year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1,31(3):207-230.

[5] Cuba L,Hummon D M.A place to call home:Identification with dwelling,community and region[J].Sociological Quarterly,1993,34(1):111 -131.

[6] Williams D R,McDonald C D.Community attachment,regional identity and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C].Proceedings of the 26th Annual 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Wheat Ridge,CO: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1995.

[7] Misse W H.Underlying concerns in land-use conflicts——the role of place-identity in risk percep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 2004,7(2):109-116.

[8] Smaldone D.The role of time in place attachment[R].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Northeastern Recreation Research Symposium,2006.

[9] Raymond C M,Brown G,Weber D.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personal,community,and environmental connec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4):422-434.

[10] Ryan R L.Preserving rural character in New England: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alternativ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61(1):19-35.

[11] Eisenhauer B W,Krannich R S,Blahna D J.Attachments to special places on public lands:An analysis of activities,reason for attachments and community connections[J].Society&Natural Resources,2000,13 (5):421-441.

[12] Lewicka M.Ways to make people active: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cultural capital,and neighborhoods t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5,25(4):381-395.

[13] Teye V,Senmeza S F,Sirakaya E.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aearch,2002,29(3):668-688.

[14] Mesch G S,Manor O.Social ties,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nd local attachment[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8,30(4):504-519.

[15] Hernandez B,Hidalgo M C,Salazar-Laplace M E,et al.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natives and non-nativ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7,27(4):310-319.

[16] Besculides A,Lee M E,McCormick P J.Residents,perceptions of cultural benefi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2):303 -319.

[17] Lalli M.Urban related identity:Theory,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finding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2,12(4):285-303.

[18] Clark J K,Stein T V.Incorporating the natural landscape within an assessment of community attachment[J].Forest Science,2003,49(6):867 -876.

[19] Nogue′J,Vicente J.Landscap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atalonia[J]. Political Geography,2004,23(2):113–132.

[20] Brown G G,Reed P,Harris C C.Testing a place-based theory for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An Alaska case study[J].Applied Geography, 2002,22(1):49-76.

[21] Larson S,Freitas D M D,Hicks C C.Sense of place as a determinant of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the environment:Implications for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Australia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3,117(15):226-234.

[22] Arnberger A,Eder R.The influence of green space on community attachment of urban and suburban residents[J].Urban Forestry&Urban Greening,2012,11(1):41-49.

[23] Kemmis D.Commu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D].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0.

[24] Moser G,Ratiu E,Fleury-Bahi G.Appropri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from dwelling to city through the neighborhood[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2,34(1):122-136.

[25] Twigger-Ross C L,Uzzell D L.Place and identity process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6,16(3):205-220.

[26] Shampa Mazumdar,Sanjoy Mazumdar.Religion and place attachment:A study of sacred pla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 (3):385-397.

[27] Gu H,Ryan C.Place attachment,identity and community impacts of tourism-the case of a Beijing hutong[J].Tourism Management,2008, 29(4):637-647.

[28] 薛群慧.现代旅游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0-350.

[20] Kaltenborn B P.Effects of sense of place on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impacts——A study among residents in Svalbard in the Norwegian high Arctic[J].Applied Geography,1998,18(2):169-189.

[30] Gosling E,Kathryn J H,Williams.Connectedness to nature,place attachment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r:Testing connectedness theory among farmer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3): 298-304.

[31] Shamsuddin S,Ujang N.Making places: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 creating the sense of place for traditional streets in Malaysi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8,32(3):399-409.

[32] Jorgensen B S,Stedman R C.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sense of place dimensions:Attachment to,dependence on,and identification with lakeshore propert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6,79(3):316-327.

[33] Stedman R,Beckley T,Wallace S.A Picture and 1000 Words:Using Resident-Employed Photography to Understand Attachment to High A-menity Places[J].2004,36(4):580-606.

[34] Kyle G,Graefe A,Manning R.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ong the Appalachian Trail[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3,35(3):249-273.

[35] Stedman R C.Understanding Place Attachment Among Second Home Owners[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6,50(2):187-205.

[36] Kelly G,Hosking K.Nonpermanent residents,place attachment and“sea change”communitie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8,40 (4):575-594.

[37] Hallak R,Brown G,Noel J.Lindsay The Place Identit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m entrepreneurs: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1):143-154.

[38] Manzo L C.Beyond house and haven:Toward a provisioning of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pla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23):47-61.

[39] Kianicka S,Buchecker M,Hunziker M.Locals'and tourists'sense of place:a case study of a Swiss alpine village[J].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6,26(1):55-63.

[40] Tuan Y F.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D].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

[41] Kaltenborn B P,Williams D R.The meaning of place:attachments to Femundsmarka National Park,Norway,among tourists and locals[J]. Norsk Geografisk Tidskrift,2002,56(3):189-198.

[42] Cui X M,Ryan C.Perceptions of place,modernity and the impacts of tourism-Differences among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of Ankang,China:A likelihood ratio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3): 604-615.

[43] Pretty G H,Chipuer H N,Bramston P.Sense of place amongst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two rural Australian towns:The discriminating features of place attachment,sense of community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relation to place identi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3, 23(3):273-287.

[44] Waske J J,Kobrin K C.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1,32(4):16-21.

[45] Walker A J,Ryan R L.Place attachment and landscape preservation in rural New England:A Maine case stud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86(2):141-152.

[46] Bonaiuto M,Bilotta E,Bonnes M,et al.Local identity and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case of water consumption[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8,38(4):947 -967.

[47] Gursoy D,Rutherford D G.Hos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an improved structural mode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 495-516.

[48] Choi H C,Murray I.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sustainable community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0,18(4):575-594.

[49] Perkins D D,Long D A.Neighborhood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ocial capital[R]//In A.T.Fisher,C.C.Sonn,&B.J.Bishop(Eds.),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Research,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

[50] Wilesa J L,Allena R E S,Palmera A J,et al.Older people and their social spaces:A study of well-being and attachment to place in Aotearoa New Zealand[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9,68(4):664–671.

[51] Duane T P.Shaping the Sierra:Nature,culture,and conflict in the changing West[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52] Wheeler S.Planning for sustainability:Creating livable,equitable and ecological communities[M].Routledge,2004.

[53]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J].人文地理,1997,12(3):20-24.

[54] 黄向,保继刚,Geoffrey W.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21(9):19-24.

[55] 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人文地理,2010(6):1-6.

[56] 杨昀.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2011,32(2):26-37.

[57] 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8.

[58] 卢松,杨兴柱,唐文跃.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J].旅游学刊,2011,26(8):45-52.

[59] 肖璐.节事感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2.

[60] 保继刚,杨昀.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 (4):49-54.

[61] 李娟.开封东大寺社区地方依恋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62] 曾启鸿.鼓浪屿居民的地方依恋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63] 曾启鸿,袁书琪.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地方依恋差异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6):79-83.

[64] 杜芳娟,陈晓亮,朱竑.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J].地理科学,2011,31(12):1512-1517.

[65] 杨昀,保继刚.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 2012,128(6):81-86.

[66] 唐文跃,张捷,罗浩,等.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J].旅游学刊,2008,23(10):87-92.

[67] 汪德根,王金莲,陈田,等.乡村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模型及机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比较[J].地理学报,2011,66(10): 1413-1426.

[68] 邱慧,周强,赵宁曦,等.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地方感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12,128(6):151-157.

[69] 刘博,朱竑,袁振杰.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J].地理研究, 2012,31(12):2197-2208.

[70] 胡小海,黄震方.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2):100-106.

[71] 童小凤.社区主导型古村落旅游地居民遗产保护感知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1.

[72] 尹立杰,张捷,韩国圣,等.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J].地理研究,2012,31(10):1916-1926.

[73] 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等.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J].地理学报,2009,64(6):736-744.

[74] 周曼诗,唐文跃,刘春燕,等.地方依恋视角下的世界遗产地原住民搬迁问题研究[R].中国地理学术年会,2012.

[75] 白晓华.地方感理论在旅游目的地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旅游纵览, 2011(3):61-63.

[76]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23(8):11-12. [77] 熊莎莎.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旅游景区开发研究[J].理论园地,2012(6): 282-283.

[78] 项文惠,王伟.基于地方依恋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69-273.

[79] Yuen B.Searching for place identity in Singapore[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5,29(2):197-214.

Study on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Tourist Destination Residents'Sense of Pla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Ge Lingya,Su Qin,Yu Chuanjun,Xia Lili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China)

Sense of place theory is based on three major research objects including tourist destination,tourists and tourist destination residents.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 of sense of place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ourist destination residents.Relevant foreign research began in the 1970s,while China started from the early 21stcentury.Then the paper tried to mak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theory,research contents,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pointing out that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domestic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ourist destination;residents;sense of place;study progress

F590

A

1674-3784(2013)05-0018-08

[责任编辑:谌世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99)

2013-05-20

葛凌亚(1990-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11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

旅游规划;苏勤(1964- ),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与旅游地理。

猜你喜欢
居民理论旅游
坚持理论创新
石器时代的居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高台居民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