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
没有自信,改革就难有新动力
◎俞可平
现在掌握权力的许多官员相当没有自信,底气不足,遇事如临大敌,动辄大规模动用警力;怕讲真话,不敢披露真相;怕别人议论;迷信盛行;将子女送到国外……这些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为什么没有自信?除了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外,还有官员自身的原因。一是自身不正;二是没有本事;三是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什么这样说?谁都知道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我们现在谁都不想突变,突变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但唯有突破才能避免突变。如果在有些问题上不突破,代价将不可估计。我们知道,突破肯定需要更大的动力,没有动力,突破便不可能发生。改革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利益的驱动、经济的发展、危机的推动、环境的压力、民众的需求、还有国际的变局,这些都是动力。
不过,今天我特别想讲另外一种动力。这个动力是什么呢?就是要有自信。没有自信,改革就难有新动力。个人是这样,国家是这样,政党也是这样。没有自信怎么敢开拓创新?稍微有一点风险的改革,就裹足不前,前怕狼后怕虎,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在改革面临突破的这个特殊阶段,我们不仅要有自信,而且要有非常强的自信。大家最近谈论中共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认为有极强的针对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一方面我们取得巨大成绩,中国崛起的速度出乎人们预料之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我们遇到这么多的挑战,有些挑战极为严峻,比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特权腐败、环境恶化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和精英中产生了两种极端的情绪,它们都非常不利于我们的改革:一种是盲目乐观,觉得中国强大了,了不起了,可以为所欲为;另外一种极端情绪是悲观失望,缺乏自信,认为目前面临的问题很难找到理想的解决方式。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盲目乐观的情绪往往在普通民众中很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则在精英中明显存在。不仅在知识精英和经济精英中,而且在权力精英中,缺乏自信的现象同样相当明显。
首先是许多官员底气不足,内心相当脆弱。草木皆兵,稍有风吹草动,动辄就大规模使用警力。一个本来不大的事情,却如临大敌。这是不自信的表现。第二怕讲真话,怕暴露真相,好像告诉民众真相会被人吃了一样。现在很多真相都是被动暴露的。其实,说真话,讲真相,天不会塌下来。为什么这么难啊?从深层里说,就是不自信。三是怕别人议论。别人说你好不行,说你不好也不行。说你好,他说你们在捧杀我;说你不好,他又说别人在棒杀我。一些外国友好人士对我说,他们不知道对中国说什么好了。这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再有就是成天只说别人的不好,挑别人的毛病;而对自己只说好话,不敢面对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就像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很强大,就不会整天说别人如何不好。相反,他会说,你很好,但我比你更好,我也不怕别人挑我的毛病。这才是真正的自信。更明显的不自信表现是,官员中迷信盛行,不少官员求神拜佛,乐此不疲。现在一些名山古刹之所以香火这么旺,官员功不可没。好多地方的第一柱香现在民众基本是拿不到的,不是老板便是官员。所以,现在不少和尚也变得很富裕了。一些官员表面上说是为市民祈福,但内心不知道是为市民祈福还是为自己的官运在祈福呢?很多官员的办公室、楼房都由风水师决定结构和坐向,风水师成为不少官员的座上宾,相信风水到了迷信的地步。最后一个不自信的表现最典型了。好多官员干脆就把子女送到国外去,出现了所谓的“裸官”,数量可能还不少。官员把老婆、孩子送出国外,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对国家、对党、对民族没有信心,什么都不自信。
官员的这种不自信有什么危害呢?第一,没有责任感。责任就是担当,没有自信怎么会有担当?没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没有推进人民民主的历史责任,怎么可能会主动去推动政治改革?第二,根本不敢去碰一些敏感领域和敏感问题。没有改革的干劲、动力和冲劲,没有邓小平同志那种“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劲头,政治改革就会裹足不前,重点领域的突破就遥遥无期。不少领域,若不抓紧进行突破性改革,不仅对党的执政会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就迫在眉睫,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不决了。
从大的环境方面看,是因为我们的改革道路前无古人,改革又到了深水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无论是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也确实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一些改革又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犹豫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现在一些官员没有自信更多是因为以下这些个人的原因:
第一,首先就是自身不正。自身不正,焉能正人?自身不正的人猫腻就多,自身说不清楚,整天怕这个怕那个,怕东窗事发。这些人是没有自信的。中国的古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第二,没本事,能力不够。不少官员能有现在这个位置,是因为上级领导喜欢。因此只有讨好和献媚上级的本事,只有讲空话套话的本事,没有实际的领导能力和办事能力。一个真正有本事的领导,是不会害怕老百姓的,这一点古今中外皆如此。第三,没有使命感。自信来自于使命感,我们民族的近代先贤以及我们党初创时期的优秀分子,都是舍生取义的,他们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要为国家民族奋斗、敢于承担责任的使命感。然而,这种使命感却在很多官员身上消失了,这就导致他们改革的动力不足。
首先,要有好的官员选拔机制和罢免机制。尤其是要完善竞争性选择机制,通过竞争性选择,把我们民族当中最优秀的人才遴选出来,委以重任。这些官员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官员不思进取或失职渎职时,有一套有效的机制及时罢免他们。
其次,要培养和提高官员的实际能力。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民众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只有高素质的官员才能应对这些变化。习总书记讲,打铁还要自身硬。自身硬就是自身要正、责任心强、能力突出。
第三,要有一个长治久安的环境。只要守法尽职,大家都不用为自身的前途和安危担心。现在有些官员有不安全感,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宏观制度环境的原因。从制度上说,民主和法治不仅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也是官员自身安全的最大屏障。
第四,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老百姓有信心。不要动不动好像我们中华民族就低人家一等,觉得我们不能搞民主。现在学术界有很多谬论,其中一种认为我们的民众素质低,不能搞民主。事实上,只有通过民主制度才能提高民众的素质。你不相信自己,你要相信我们这个民族。习近平同志讲,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们这几代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重要,政治文明同样重要。没有高度发达的民主和法治,中华民族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复兴。
(摘自《党政干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