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3-06-14 05:55陈侃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学习能力素质

陈侃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堂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认知需求,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课堂也应该是一种情境教学,一种活动教学。

关键词:数学活动;学习能力;素质

数学是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观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对已有的数学结论不断抽象、概括形成新的结论和新的应用的探究活动。

数学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反观传统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没有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地位,不能自由、自觉地追求自身的目标。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倾听,听和练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根本上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设置问题情境——探究问题——问题解答——反思、拓展和应用的教学操作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已有的知识或发现新的知识点,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经历新的知识或结论的获得过程,他们的各种能力便同时得到了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问题、见解和不同看法,主动发现知识和规律。质疑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表现。学生在阅读后,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就提升了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方程分别是什么样的方程,方程组中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是几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轻松,并容易抓住学习重点,对照练习进行学习,这样以后教师不用列出学习提纲,学生也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提出问题了。教师可以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数学概念。

通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多,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活动常常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几种思维方式的同时参与,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中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逻辑思维能力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

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教师注意充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引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如“一个多边形的外角都等于30°,求它的边数。”此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设置未知数,如何列出方程式,根据什么定理来列的式子,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求解。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思考、讨论、辨析,运用了“思维——求异——获知”的思维程序,使学生始终保持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之中。

三、培养学生的总结提升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学生倾听,往往事倍功半。但是数学活动式的课堂却不这样。通过活动,学生自主实践,从原理到结论,自己产生、自己质疑、自己辨析、自己肯定,总结完全由学生来展现、复述,教师再不要包办代替。教师整个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向学生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耐心地给予指导,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来一次飞跃,让知识更加系统

化、抽象化、具体化、规律化。通过教师的努力,让解题步骤更加规范化,让问题分析更加条理化。

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掌握技能的唯一途径。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将知识升华成运用技能,就必须进行反复的学习和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精心设置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多动脑,勤动手的自觉意识来掌握数学技能。

以上是笔者从数学活动的角度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而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更优秀的活动教学方案亟待我们去开发。我们一定要摒弃拘泥于形式的说教和研究,然后依据课程标准博采众长,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活动方法。唯有如此,方能最终实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完成培养人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学习能力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