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梅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早产250例原因分析
冯秀梅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早产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子方面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 250 例早产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子的影响,并对不同孕周、不同原因所致的早产结局作分析比较。结果 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双胎及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感染占据早产病因前五位。孕周不同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着差别;在新生儿并发症、合并症及预后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有显着差别(P<0.01)。结论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质量越轻、预后越差、其死亡比越高。所以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在早产的治疗中延长孕周、争取促胎肺成熟,对新生儿预后很关键,对围生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产;原因;母子
早产多年来一直被围生医学广泛关注,是围生医学专家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它是影响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很重要的原因。早产是指满孕28周至不满孕37周之间的分娩。近20年,虽说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但是对早产的认识仍变化不大[1,2]。本文主要通过,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半年内分娩的足月儿和早产儿情况,进行总结,探讨发生早产的原因及母儿合并症,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延长孕周,减少围生儿的发病率和并发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1.1 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分娩总数4100例,发生早产250例,早产发生率为 6%。其中单胎妊娠220例,占88%,双胎妊娠30例,占22%。初产妇190例,占76%,经产妇 60例,占24%。孕28~34周分娩的68例,占27%,孕34+~37周分娩的有182例,占73%。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文250例早产病例中,分析早产的原因和对母子的影响,针对原因进行预防和干预,降低早产率,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并按早产发生的时间,将早产分为两个阶段:将孕满28周~34周和孕周>34周~不足37周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χ2检验。
2.1 一般情况
本文250例早产病例中,从孕妇年龄看:孕妇年龄超过35岁的病例有25例,占早产病例的10%,有人工流产史的病例有88例,占35.2%,自然早产181例占72.4%,其中急产8 例,占3%,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者21例占8%,重度窒息4例,占1%。因妊娠合并症、 并发症不能继续需提前终止妊娠,干预的早产69例,占27.6%。同期分娩总数4100例,干预性早产率1.68%。其中早产儿死亡5例,早产儿病死率为2%。足月分娩3850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8例,占0.46%,无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1例,为重度胎盘早剥孕妇,病死率0.02%。足月儿的病死率和早产儿的病死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其主要死亡原因RDS,足月儿和早产儿相比差异显著(P<0.01),早产儿中EDS与低体质量相比差异显著(P<0.01)。足月分娩与早产相比较,对母亲影响差异显著(P<0.01)。
2.2 250例早产原因统计
胎膜早破103例,占早产的41.2%、臀位或横位32例,占12.8%、双胎20例,占8%、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28例,占11.2%、生殖道感染12例,占4.8%、胎盘因素12例,占4.8%、胎儿窘迫15例,占6%、ABO血型不合2例,占0.8%、胆汁淤积综合症2例,占0.8%、原因不明53例,占21.2%。同期足月分娩与早产分娩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新生儿死亡情况及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儿的影响进行统计,见表1、表2。
表1 同期足月分娩与早产分娩母亲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死亡情况
表2 不同孕龄组早产对母儿的影响
预防早产是减少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看出:75%的新生儿不良结局与早产有关,预防早产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和新生儿病率的关键。虽说目前早产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本文总结可见: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至绒毛膜羊膜炎、臀位、横位、双胎、羊水过多、宫腔压力异常、宫颈机能不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不排除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5]。
3.1 本文250例早产中,胎膜早破103例,在早产的原因中居首位。通过临床观察可见:做好围生期保健,指导孕晚期应禁止性生活,禁止盆浴,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外力作用于腹壁,加强营养等是预防早产的关键。重视胎膜早破早期感染症状及体征,注意监测孕妇体温、脉搏、血象、C-反应蛋白、胎心、羊水颜色等。对胎膜早破者,孕周<34周,即使无感染征象,也应预防性应用头孢类药物预防宫内感染,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后再终止妊娠,如不能延长至34周,也应尽量应用地塞米松针72h后再终止妊娠,减少新生儿RDS的发生。如孕周已超过34周,应按足月胎膜早破处理,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无论孕周大小,如出现感染征象,即应尽快终止妊娠。本研究250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中,对保胎超过72h,剖宫产终止妊娠的12例孕妇,进行宫腔组织和新生儿耳分泌物培养,有1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其余培养均为阴性。在保胎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新生儿预后意义很大。
3.2 根据观察发现,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RDS,因此,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针促胎肺成熟,及在条件允许时延长孕周是很必要的。提高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促胎肺成熟,使RDS发生率有所下降。本文250例观察可见,孕周越小,围生儿病死率越高,因此,有早产征象,在无感染征象,胎儿宫内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孕周,争取完成促胎肺成熟,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减少新生儿病率的发生,并且应把预防早产的重点放在孕28周~34周之间的早产。
[1]曾蔚越.早产与早产儿[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7.
[2]王 丽 红 .162 例 早 产 原 因 及 对 母 婴 影 响 的 分 析 [J].中 国 妇 幼 保健,2007,22(6):752-753.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围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l):25-28.
[4]Kallapur SG,Jobe AH.Coniribution of inflammation to lung injury and development[J].Arch Dis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6,91(2):132-135.
[5]刘细红,周爱华,黄彩云.胎膜 早 破时间与绒毛 膜 羊膜炎间的 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5(11):1231-1233.
R714.21
:B
:1671-8194(2013)05-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