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辉
近来H7N9禽流感在我国若干省份不断发生,上海地区发病与死亡病例最多。于是上海、江浙一带地方政府都已经下令暂停活禽交易。没有“活鸡”吃了,市民反应倒还平静,到底性命交关,不吃也罢。回想起来,十年前“SARS”流行,政府亦曾有过此禁令,当时就怀疑病毒来自果子狸或是禽鸟。后来有称这果子狸是“被冤”,不过这禽鸟却是脱不了干系,以致有“禽流感”之说。当然,专家认为此类病毒除禽鸟之外,亦可感染人畜,称“流感”即可。
食物理当新鲜,方始符合卫生。不过这“新鲜”是相对“变质”而言的。国人讲究美食,追求新鲜食材的鲜美,倒也符合卫生原则。然而,国人追求食材之新鲜,有时已失去理性。活吃猴脑、烙铁驴肉,或犯众怒,自然是极为个别之现象,但鹌鹑剥皮、青鱼腰斩,则是常见的了,鸡鸭之类更喜欢“现杀现吃”。据说某地有一小饭店生意清淡,一日店主忽出奇招,在门口立一招牌,上书“活杀青菜”四字,以广招徕。原来其店屋后有一畦菜地,种些青菜,顾客可先去菜地选菜,刨好后洗净下锅。恐也未必味美多少,但从此门庭若市。
杀鸡剖鱼甚是费时、费事,人们本可买些已经宰杀、洗净的成品鸡鸭鱼肉,方便烹调,但国人仍沿袭旧例,要吃活鸡、鲜鱼。好在商贩为争取顾客,多愿为代劳。于是菜场内外,鸡啼鱼跃,鸡毛鸭粪遍地,污血脏水横流。为了满足人们口腹之欲,市场管理人员也只好多多督促商贩做好清洁工作。至于现场宰杀之血腥、空气中弥漫之燥臭,也就顾不了许多了。
城市禁养鸡鸭,除城乡结合部外,许多城市做得是很好的,而且市民对此亦多自觉遵守。然而菜场却是死角,而且此种交易还常常扩散至街头巷尾。当街宰杀之不雅且不去说,环境污染、疾病流行,不能不为现代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其实,并不只是活鸡鲜鱼,菜市场上豆类皆连荚入市,竹笋俱带壳出售,不仅增加了烹饪的繁琐,也带来了许多城市垃圾,所为的也只是一个“鲜”字。
其实,如今科技进步,要解决保鲜问题也不是难事,何况已有研究认为,现杀现烹之鱼未必鲜美,要待其蛋白质略有分解之时烹之最佳。
当然,如果烹调大师们能把那些冰鸡、冻鱼设法做得鲜美可口,当属两全其美之事。或者也可从经过检疫、消毒的屠宰场中将部分刚刚“活杀”的鸡鸭鱼肉不经冷冻,“快递”出来,直接送入“吃客”手中,以满足这部分食客的需要,当然要请他多破费一点。此举还可发展快递业,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亦应是两全其美之策。
总之,城市人烟稠密之地,每日运进大批活鸡鲜鱼,宰杀之后,垃圾箱中多了许多鸡毛鱼肠,下水道中冲入鸡粪污血,空气中散发腥臭之气,终非现代城市管理之道。或再引发疾病传染,致人死命,岂是为求一己口福者所能担当?
衷心希望“暂停”活禽交易之禁令能够永久,一如20多年前对毛蚶之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