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克服英语课堂提问的误区,进行正确的提问设计,更好的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也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课堂提问可以与学生无限沟通,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题提问不仅本身带有思维启发性,还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条理清晰的思考上,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描述去深入了解文本的实质内容,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从而做到习有所得。
1 要避免课堂提问的几种不正确的情形
1.1 缺乏新意雷同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样的,都会被硬塞在同一个框架之下,以相同的模式来进行授课。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提问也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无论什么类型、什么重点的问题,最后都可以加上“是不是?对不对?”的后缀,让课堂教学变得死板而又乏味。
1.2 漫无目的满堂问
在当今教学模式下,有很多老师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常常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所理解的文本内容,通过叙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叙述过后往往就跟出了他们的“这个句式弄懂了么?”的提问,让学生还没来得及进行思考与消化,就继续进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们吃不消,从而对英语教学产生厌倦的情绪。
1.3 毫无准备盲目问
有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并没有对教学文本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分析,然后凭借自己仅有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盲目的进行提问,例如“这篇英语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会使学生们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英语课堂学习是沉闷而又无趣的。
2 正确的提问设计
2.1 紧扣教学主题,增加问题针对性
没有明确引导性的问题,会造成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不知如何去进行问题延伸的思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首先要做到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能够将主体很好的突显出来,做到每次提问必有收获,或引发思考,或强调重点,其次要注意英语单词的准确性,准确的用诃加上恰当的句式,再通过教师合理的表达,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正确的传递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问题的内容与侧重点,进而能够从容的抓住问题的主干,并合理的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
2.2 引发认知冲突,增加问题挑战性
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往往是通过思想交流而碰撞出火花的。课堂的提问要在学生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自己开动大脑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并提出质疑,当遇到自己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就会主动与同学进行合作,通过相互之阆的探讨与交流,合作解疑疑难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求知主动性,还能够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去进行团队协作,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2.3 拓展学生思维,增加问题开拓性
问题的类型应该新颖别致、灵活多样,且不可死板机械,杂乱冗长。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时段的不同,提出不同重点的问题,初读时的疏导性提问、深入研究时的探讨性提问、升华品味时的鉴赏性提问等等。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情况,当学生出现思想偏离或错位时,应当进行灵活的处置,把学生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来继续教学活动。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正确回答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他们是求知者,在此之前他们对此不甚了解,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引导问题,从而化解学生心中的疑难。切不可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或诸如此类对学生发展有不利影响的行为,否则会对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使学生面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产生恐惧感,不仅不会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还有可能会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产生不利影响。
2.4 针对学生特点,增加问题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到教材内容的问题,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本身的对知识接纳能力和掌握能力的不同,设计出专属与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的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在问题的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问题就是如何掌握问题的难度,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设问,会给学生造成畏惧感,还没有进行过思考,就已经被问题所“吓到”,进而丧失了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过于简单的设问,学生则不用经过思考就能够轻易得出答案,又会使提问丧失其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对设问难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设问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其“度”的问题,既要做到融合知识内容,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从而达到设问教学的最终目的。
有效设问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做好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分析,立足于教材之上,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每一个问题都有其潜在的目的性与引导性,把握好问题的思维深度、范围广度和方法效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