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华
【摘要】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现代教育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而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师的观念也应该转变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育教学 学生 课堂 主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家都在寻找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好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不失为一项适应现代教育的好措施。在这一点上,本人有一些体会。
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入主课堂,为充当主角作好心理准备。因此,新课的导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完全自主地学习是行不通的。学生只能从文字的表面去推敲,对更深一层的理解,还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方法与技巧。
接班后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并不急于讲课,而是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他们学会预习,能够从预习中发掘问题,并在课下研究讨论,为课上作准备。
每篇课文上第一课时,出了开头的导入以外,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由学生提出疑问,再由学生加以解答。如果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学生的思维走入了误区,在这种情况下,我才补充说明,或者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他们引向正确的思维方向。换句话来讲,此时的教师只是充当一个穿针引线的人。当然,有时也会遇到解答不了或者出乎意料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死海不死》一课时,文中提到“死海的海水中没有任何生物,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根据国外的科学家考证,死海的海水中存活着一些微生物,那么,文中的说法就属于不准确,死海的得名也就不准确”。
当时,我面对这个始料未及的问题,愣了一下,看看其他学生,他们都在微微摇头,看来他们对于这个问题也都觉得解答不了,于是我稳住情绪,启发学生:“由于,当时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科学家们作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因此,课文中的说法也许不太严密。这位同学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说明他是经过了积极的思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看到这位同学受到了表扬,其他同学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在讨论到文章结尾,提到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发言,沿用地理、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在课外学到的知识,各抒己见。
这一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并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有许多观点连我也没有想到,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关键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办法去发掘。
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问时应重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应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为主,不能简单的以对或错来判断。只要学生展示了有利于发展创新的能力就应该受到赏识和表扬。对于学生幼稚可笑或微不足道的答案教师也切忌大发雷霆恶语伤人。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请你再想想”,就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弘扬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新概念指导下的新课堂生活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的想象飞起来,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两者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上教师必须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肯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肯定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积极实践得出的一切结论,肯定并赞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创新、发现的活动和行为。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在当前实行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一说法无疑受到了挑战,教师的观念也应该转变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