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晖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1231)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要求,我院已入选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4个专业入选重点建设专业。由于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就是课程体系改革,核心课程的开发又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文献资源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中,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支持。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原有馆藏文献基础薄弱,可利用率较低,近年又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评估活动,迎合“评估指标”的硬性要求,特别针对生均藏书册数,经常采取重数量轻质量的突击采购法,甚至用大量的经费购买对教学与科研毫无价值的特价书,从而形成两对突出的矛盾:馆藏数量的盲目增长与文献资源的实际贫乏;馆藏质量的急骤下降与读者需求的直接脱离。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特别是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文献资源应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职业性、适应性、实践性,但各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普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忽略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馆藏文献的实际要求,不注重收集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献;不注重收集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和综合素养方面的文献;不注重收集有利于学生等级考试、实验、实训方面的文献;不注重收集反映企业文化、行业动态方面的文献;不注重收集反映本院教学、科研成果方面的文献,从而使得图书馆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文献资源不能真正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彰显职教特色。
经过多年的跳跃式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量增长迅猛,但文献结构和文献内容严重失衡,文献结构呈现下列景象:中文图书和期刊多,外文文献和音像资料少;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入藏量相近以至持平,甚至前者比后者高;对网络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挖掘、开发投入不足。据统计,我院电子图书数量达89万册,但纸质图书却不到70万册。专业文献资源配置比例低,特别是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配置更低,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馆藏分析统计,我院图书馆建筑科学类藏书种类是14.62%,园林专业的文献占比更低,种类只有0.46%。这样的藏书结构与要把我院建设成具有行业特征、浙江特色和引领作用的建设类品牌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高职院校图书馆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校重点专业的办学模式、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和读者需求展开,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纸质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建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且为重点专业建设服务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所以其文献资源建设应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技能训练的原则,按照职业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开发建设。
首先,应该成立由分管图书馆工作的主管院长、馆长和学科专家组成立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负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工作。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等制定能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特别要建立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收藏原则、收藏标准、采访流程;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包括经费预算比例、使用原则、使用方法;在同类型学校的校际合作联盟平台建立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其中收藏原则要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献资源特征:文献资源的功能在定位于学习的同时要侧重于职业性;文献资源的调整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注重职业前沿的时效性;文献资源的内容必须以实践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收藏标准必须要体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我院重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文献的收藏就必须紧紧围绕提升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园林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来开展。
首先,图书馆要建立稳定的专家选书制度,文献采购实行三级遴选制,图书馆定期邀请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参加重点专业文献的筛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拟定的采购单通过图书馆网站向该专业师生公布,征求大家的意见以确保所选文献的适合度。其次,通过学科馆员走访对口院系重点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文献信息需求及教学科研状况,并参与他们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科研成果展览等,便于及时掌握重点专业的学术进展,并把有关信息反馈给文献采访人员,以利于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采集。第三,在图书馆网站建立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档案,内容包括课程名称、使用的教材书目信息、任课教师信息、藏书建设参与等,其中“藏书建设参与”栏目的作用,就是将采访目录放到网页上,让该专业的全体师生参与选书和荐书,图书馆从中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为图书采访的依据,提高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采集质量。第四,图书馆要重视收集、加工并整合本院重点专业相关网站的信息,构建重点专业相关信息平台与图书馆网站的对接,使重点专业能获取更加高效实用的前沿信息。
我们必须建立多层次、点面结合、有所侧重的完整的文献采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采集力度。第一,采访人员要求书商提供高质量的书目数据,有针对性地提供具有核心关键词和主题词的MARC数据,例如为了保证园林工程专业文献的入选,必须要求书商提供具有“园林”关键词和主题词的MARC数据,这样采访人员就能最大限度地采购到重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方面的文献。第二,加强采访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深度合作,使这种合作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形成适当的奖励制度,促使重点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利用参加学术会议、出差、访学等机会积极采集最新文献资料,并通过他们主动与学术团体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从而获得诸如内部刊物、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资料、科研成果汇编等非公开出版发行的文献,即所谓的“灰色文献资源”。第三,由于期刊出版周期短、传播速度快、内容实用新颖,能及时反映各学科、各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最能满足读者的学术研究要求,应加大期刊的购置费用投入,根据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和浙大2008版《一级学术期刊和核心期刊目录》,确定重点专业核心期刊,满足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需求。第四,在网络环境下,加大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是提高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保障的有效途径。除了要采集常规的商用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的产品之外,还要加大电子书,特别是外文电子书的采集力度,在采集过程中注意学科方向,把采集经费应向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源倾斜。
如果说文献资源的建设是手段,那么文献资源的应用就是目的。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作用,这是摆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拟以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结合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开发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教学资源库的无缝对接,尽可能地发挥其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价值。
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以重点专业教学计划为依据,根据高职重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专业课程开发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优秀教学资源整合并共享的重要平台。其平台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包括网络课程、专业标准大全库、专业文献资源库、专题特色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试题库、案例库等,专业文献资源库就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源头来自于图书馆文献资源。我们可以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对接,通过一定的标准,采取实时识别和抓取技术,自动生成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库。其标准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核心课程的体系结构来设置。通过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核心文献的数据对接,真正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效用,使之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转化。
表1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核心文献分类表
根据核心课程文献资源的划分标准,以我院重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制定出下列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核心文献分类对照表(见表1)。
根据上述分类对照表,我院重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的文献资源分为三大部分,通过中图法分类号和核心资源关键词的逻辑“与”关系,计算机采取信息自动识别、抓取和推送技术,从图书馆OPAC系统中自动筛选出适合的核心文献,以核心能力为划分标准,直接形成重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文献资源库,这其中既包括纸质文献资源,也包括电子文献资源。通过这种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核心文献的资源发掘,高职院校图书馆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文献资源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这样既促进了重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又深化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1] 黄德建,薛双英.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及核心课程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 徐颖.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9).
[3] 周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