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甜
夜晚,一轮圆月挂在洁净的天空,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岁年年,周而复始,无论怎样,却总也拦不住岁月袅袅而去。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在这样静谧的夜晚,那些年的记忆,在我的心中荡漾;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那些年的感慨,在我的心中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那些年,每当下课的铃声响起,第一个奔出教室的人是我,那时候的我只认定操场是最美的乐园。操场上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散发着一种莫名的气息,永远迷醉着我们这个年纪的孩童。可我唯一钟爱的,是那棵长在土墙边的大树。不知道这棵大树多少岁了,在我的记忆里,总是看见它佝偻着身子,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总是在那里立着,也不知道它经历了哪些无常世事。秋冬之际,周围的花花草草早就耐不住寒冷,蔫了;而这棵大树呢,任凭寒暑易节,总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站在那里。每次心里有悲伤有郁闷的时候,我都会靠在这棵历尽沧桑的老树旁,望着它,摸摸它,想象着它受过多少打击啊,而自己呢,遇到的不过只是一点点小失败,心情就会释然;有时会抱着大树粗糙的身躯,把耳朵贴在它的身上,感受它的生命,仿佛听到大树脉搏的跳动;甚至还会借大树的身躯,躲在它的后面偷偷地享受美美的零食,当有人经过时,心虚而紧张的自己还会把零食藏在大树下面,等人走后,又吧唧吧唧地吃起来。青涩的小学生活,就这样一点一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年的童真,那些年的丝丝缕缕,还有那棵老树,在我的心头,成了永恒的记忆。
那些年,对于父亲,是疏远的;对于母亲,是陌生的。人人都说父亲的臂膀是女儿坚实的依靠,母亲的怀抱是女儿温柔的守护。可对于我来说,那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是梦里幻想的泡沫。因为生活所迫,父亲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漂泊的生活很苦,我和他们几年都难得见上一面,我和他们唯一的感情纽带就是那根细细的电话线。多少次,我在电话里苦苦哀求:爸爸妈妈,我想你们,我要你们回来陪我。每次,父母亲都说女儿啊,我们一定一定回来。可是,在一次次别人团聚的节日里,我都是独自守在清冷的家中,孤独感伤涌上心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睡梦中,我总是在奔跑,在竭尽全力奔跑,跑向哪里,我也不知道,总是在跑,在跑。那些年,心中的痛一直延续到今天,那是毕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年到现在遗留在心里的最苦涩、最刻骨铭心的痛。
那些年,一种小青春的懵懂,从我的心底悄悄地爬上来。不知怎的,我变得非常爱照镜子,上课也爱偷偷照照自己的脸蛋,总觉得自己的脸不完美,有时和同桌的她讲:“要是我的脸是标准的鸭蛋形就好看了,如果需要我付出什么代价的话,我都会不加考虑地付出。”同桌的她侧目看着我,一脸茫然:“有必要这么折磨吗?”“你不懂。”我看着镜中的自己,一副自恋的模样。下课经常摆弄自己的那几根黄黄的头发,今天弄个妹妹头,明天弄个淑女的长发模样,连班主任老师也发现了我的秘密,走到我旁边,意味深长地一笑。闺蜜也眯着眼怪怪地看看我:“咿呀,你今天好美啊!有想法了吧?”当那个心中中意的男生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总是脸颊绯红,害羞得不得了,语文书说什么像小鹿跳,我感觉到了,我的那个心啊就是一只小鹿在跳——情窦初开的朦胧,现在想来也不禁莞尔一笑,自己心中的火花迸溅过,是那么美。
消逝了的那些年,会随着岁月的匆匆走过越来越远,但记忆是深刻的,世事的变迁,情感的体验不会被遗忘。蓦然回首,那些年,心里有一点点的感动,有一点点的忧伤,也有一些怅惘和留恋,生活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们的心态才会有更多的平静,更多的理智。人生中的那些年,不仅深刻地刻画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也更深刻地雕琢了我们内心那座理性的大厦。
品读这篇文章,作者将我们带入“那些年的记忆”。作者记录了童年时的顽皮,稍大后的孤独,青春年少的懵懂的点点滴滴,这构成了作者的成长史。文章末尾,作者用这样的文字“生活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们的心态才会有更多的平静,更多的理智。人生中的那些年,不仅深刻地刻画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也更深刻地雕琢了我们内心那座理性的大厦”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全篇文章脉络清晰,语言丰富,主旨明确。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底以及思考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