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HP、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3-06-07 10:04尹以昌罗成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肩袖肱骨肩关节

尹以昌 罗成龙

云南省楚雄州中医院骨三科,云南 楚雄 675000

PLHP、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尹以昌 罗成龙

云南省楚雄州中医院骨三科,云南 楚雄 67500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PLHP)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II-IV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PLHP治疗NeerII-IV型肱骨近端骨折32例,为PLHP组;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 III-Ⅳ型骨折15例,为LPHP组。分别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47例经6月至2年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根据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法,PLHP组优良率达90%;LPHP组优良率达93%,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HP、LPHP对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均为可靠,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

肱骨近端骨折;解剖型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上肢骨折类型,据目前文献报道,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其中75%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5%发生于暴力外伤的年轻患者。近年来,随着患者对治疗过程、结果要求的提高和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手术治疗能够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减少肩部并发症的发生,快速而可靠的疗效已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和 患者所接受。针对肱骨近端NeerⅡ-Ⅳ型骨折,于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肱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 (PLHP)和锁定钢板(LPHP)治疗4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分析组 随机选取47例观察对象,男性17例,女性30例,年龄17~79岁,平均43岁。骨折部位:左肩26例,右肩19例,双侧2例。致伤原因:摔伤20例,车祸伤26例,重物砸伤1例。按Neer分型[1]:2部分骨折10例,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12例,合并脱位7例。将47例患者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PLHP组(32例)和LPHP组(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χ2,t)

1.2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肾功、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并行肩胛骨正位片、肩胛骨侧位片、腋位X线片确定骨折的类型。若X线片难以明确骨折形态、关节面的损伤和移位,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MRI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疑有肩袖、二头肌腱、孟缘损伤时,术前完善MRI检查。手术一般在受伤后3~7d左右进行。对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术前准备同种异体人工骨。

1.3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肩垫高,肩关节前内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分离,保护好头静脉,将三角肌拉向外侧,胸大肌与头静脉拉向内侧,显露肱骨近端,切开部分关节囊,尽量保护好关节囊和肩袖组织血运。清除骨折端间的凝血块和软组织,适当剥离骨折近端的骨膜,找到相应的复位标志。如合并肱骨头脱位,先行撬复位。如系粉碎骨折或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同种异体人工骨作肱骨头和近端髓腔内填塞植骨,充填骨缺损,再将大的碎骨片回复,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选择适合的PLHP和LPHP安置于肱骨大小结节间沟外侧,钢板高度不超过大结节,放置于肱骨大结节近端头侧5mm,结节间沟后缘远端10mm处。PLHP肱骨头松质骨螺钉至少3板,LPHP在导向器导向下肱骨头至少固定锁定螺钉3枚,皮质骨螺钉固定远端的肱骨干。注意螺钉长度不应穿过关节面。小结节骨折块及肩袖损伤可使用可吸收线经钢板上的小孔缝合固定,各骨折块间用拉力螺钉固定。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切口。1.4 术后处理 后颈腕节带固定3~4w。术后3d开始主动腕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w肩关节钟摆式锻炼及被动前屈、外旋,4w后开始增为被动内收、内旋锻炼,8w左右经X线片证实有骨痂生长;骨折线稍模糊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加强上举、前屈、外旋、内旋、内收锻炼,3月后开始力量锻炼。

2 结果

47例均获随访,时间为4月至2年,平均15月。患者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时间为4~6月,平均5月,术后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无切口感染、钢板断裂、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PLHP组1例术后1月发生松质骨螺钉松动,骨折无移位,经制动,辅以石膏固定1月,术后6月骨折愈合。15例植同种异体骨后术后低热1w,体温不高于38.0°,5例植骨后术口红肿,经换药后达甲级愈合。根据术后8、12w和6、9、12月复诊检查,肩关节活动情况和X线片结果。采用Neer评分法[2]评定疗效。Neer评分标准为100分,评分条件从疼痛程度、活动范围、使用力度3方面制定。疼痛分别按:无疼痛30分,有轻微疼痛20分,有中度疼痛10分,有严重疼痛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分为: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上举、外旋和内旋7种活动变相加 (正常人最大活动度数和均550°),每10°得1分共55分;使用力度得分为:基本正常15分,力量稍差10分,严重无力5分,共15分。每肩最高得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可,60分以下为差。PLHP组:优19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LPHP组: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3%,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治疗原则的确定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颈以上部位的骨折,按Neer分型来确定治疗原则,一部分骨折基本不需要手术治疗;二部分骨折中,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0.5cm的,因为愈合后容易引起肩外展肌无力,抬肩困难,遗留肩部疼痛,主张手术治疗。针对合并肩关节脱位和肩袖损伤患者,术中应修补肩袖。三部分以上骨折保守治疗困难,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和高能损伤的青年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肱骨大结节空洞,干骺端骨质缺失,肱骨干皮质骨变薄,呈“蛋壳”状,使大结节及外科颈成为骨折受力薄弱点,所以低能量损伤也可造成骨折,且极易粉碎,造成复杂的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争取理想的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尽可能保留肱骨头的血液循环供应,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争取早期开始功能锻炼,防止肩关节凝结。以往采用克氏针、螺钉、张力带固定,虽然创伤较小,经济便宜,但固定不牢固度不足,不能有效控制旋转,容易产生螺钉、克氏针松动或退出。三叶草钢板、角型钢板或 “T”型钢板对于骨质疏松或复杂性的肱骨近端骨折,很难达到有效固定,在功能锻炼时易发生螺钉松动,骨折移位和内固定失败。术后制动时间较长,常出现肩袖粘连、关节功能受限和疼痛。

3.2 PLHP和LPHP的优点

3.2.1 PLHP的优点 ①PLHP设计符合肱骨近端的解剖特点,对骨折贴附好,术中无需折弯和塑形处理,钢板可作为复位标志的一种参照,手术简便,减少术后肩峰撞击和肱二头肌腱的干扰;②肱骨近端解剖钢板相对膨大,螺钉孔相对较多,可从不同位置及方向固定肱骨头及各处较大的骨折块,立体交叉的固定有效地防止肱骨头的旋转和骨折块移位,螺钉可跨越骨折线提供坚强固定臂;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③钢板预留小孔有利于骨块的临时固定,并可通过其对肩袖损伤的修复;术中对软组织剥离少,有利于骨折愈合,保障肱骨的血运;④价格低廉,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2.2 LPHP的优点 ①符合生物力学特点,螺钉与接骨板成角稳定固定,固定坚强可靠;②设计符合肱骨近端的特殊解剖形态,通过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来对骨块进行加压,无需对钢板进行预弯和塑形;③肱骨头螺钉向不同方向交叉设计,使内固定物具有较好的锚合和较高的抗拨出力,固定较其它明显加强,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④边缘带有多个缝合孔,有利于关节囊及肩袖的修复,也可作为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的针孔及粉碎性骨折的缝合固定;降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允许术后早期开始功能恢复性锻炼,为促进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3-5]。

3.3 术中注意事项 ①PLHP、LPHP近端不超过肱骨大结节,宜放置于大结节下至少0.5cm,以防止术后肩峰撞击综合征;②术中注意勿损伤腋神经,如三角肌止点剥离过多,手术结束时应注意修补三角肌止点,并注意对关节囊和肩袖的修复,以免遗留肩部疼痛和外展无力;③尽量减少对软组织骨膜的破坏,降低肱骨头缺血坏死与骨不连的发生;④避免损伤头静脉和肱二头肌长头腱;⑤行C臂X线光机检查了解肱骨头内螺钉的长度,防止螺钉突出关节面;⑥可行自体或异体骨做肱骨头和近端髓腔填塞植骨,增加骨含量,恢复局部解剖关系,增强内固定的把持力;防止骨折复位后移位和内固定物松动;⑦术后早期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防止肩袖粘连和肩关节凝结。

综上所述,认为PLHP、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PLHP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主要适用于中青年患者。对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锁定钢板 (LPHP)较近端解剖钢板(PLHP)具有优越性和可靠性,应作为首选。

[1]Canale ST主编.古世壁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2231,2234.

[2]Neer CS 2nd.Displaced proximal.Hamerdl fracture.Partl.Classificatin and eaeluation[J].JBone ioint Sarg(Am),1970,52(6);1077-1089;

[3]Neer.GS 2nd.Pisplaeed.Prosimal.Hameral fracture.Partl classificatin and eaeluation[J].JBone.Joint Surg(Am),1970,52(6):1007-1089.

[4]黄强,王满宜,荣国威.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159-164.

[5]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4.

R681.7

A

1007-8517(2013)18-0077-02

2013.08.01)

尹以昌,男,1971年5月,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创伤、脊柱。

猜你喜欢
肩袖肱骨肩关节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