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学生的作文很难让老师满意,责任是多方面的。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在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找准问题,有效总结,及时亡羊补牢,以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学生的作文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内容贫乏,事例陈旧、干瘪,无创新,更乏时代气息。学生的作文,总是小学时初中时的重复多次老掉牙的事情,毫无新意。同时,学生的作文应当与时俱进,发现并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而这一点相当匮乏。
二是语言表达不畅,词不达意,句不通顺,拖泥带水,病句连篇。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语言要简洁,求准确性;语言要得体,求规范性;语言要连贯,求一致性;语言要生动,求形象性;语言要幽默,求艺术性。要求有些高,但最起码也得文从句顺,在此基础上在求语言之精彩。不知是接触网络太多还是语法学得太差,学生的作文普遍语言生硬,生活语言的生搬硬套,网络语言的原版复制,缺乏文学性的加工和再修饰。
三是文体意识不强,甚至根本就不知文体,更不知特定文体的含义和特点。文体,即文章的体裁。古人说:"文莫先于辨体。"写出的文章,首先要符合文体要求。所谓"符合文体要求",就是你在审题立意之后,确定以某一种文体形式写作,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决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那就犯了文体不清的错误。课堂作文也好,考场作文也好,哪怕是文体不限,都该符合文体特点。
四是审题立意欠思量,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审题,导致审题不清或不深刻、不全面。当前学生作文审题弊病有:审题不准,偏离题意;认识肤浅,内容空洞;胡编乱造,盲目求新;投机取巧,套用时文。凡是作文题目,总有一定的要求,总有落笔的方向,需要好好思量,找准立意的最佳角度,一味地生吞活剥,不能审明题目要求就动笔,不会写出好的作文。就是认真审题了,还要反复思量立意的方向,以防偏离远于题目本身的要求。
五是结构混乱,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无中心,无主线,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学生的作文,往往写之前不好好地设计和规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等写不下去时,就另起炉灶再写。这样,作文支离破碎,逻辑混乱,缺乏必要的过渡衔接,不成其为一篇完整的作文。
学生作文问题多,需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方可有效改善之,解决之,以期提高之。
1.坚持上好作文课
首先老师要精心备课,不管是指导课还是讲评课,那种随意散漫的作文课,效果是不理想的。而且作文课上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交流,多活动,多提问,避免老师机械的讲,学生被动的听,尽最大可能的提高作文课的效益。
2.认真批阅作文
尽可能多的批阅学生的作文,如果只写不批,会打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在批阅过程中,随时记录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为讲评课准备第一手材料。当然也不必全批,可以把作文分好、中差三个档次,从中各选出10篇进行批阅,这样既减轻了劳动量,又比较全面的掌握了学生的作文情况。
3.将作文知识渗透于平日的阅读教学中
课内学习的文章有代表性,所以在分析课文时,老师要有意识的向作文靠拢,与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的与好文章比较,如好文章是怎样口头的,怎样结尾的,如何写真情实感的,结构好在哪里,细节妙在哪里等。
4.鼓励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毫无疑问,高中学生应该扩大阅读量,不能只停留在课内阅读的层面上。通过大量的课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真实的社会,培养语感和情感。
5.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要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的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感;每次作文,要大面积的进行表扬,好作文要张贴出来,让学生阅读学习;每学期要开展演讲、作文比赛;在班内成立文学社,鼓励学生向报刊投。
6.培养良好的习惯
自高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每天读一首古诗,每天练100个字,每天写500字的读后感。
总之,让学生写出好作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能因为难,我们就放弃,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寻求作文教学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