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麻黄碱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

2013-06-06 01:54范解放艾喜婷张玉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0期
关键词:麻黄碱异丙酚插管

范解放 艾喜婷 张玉静

本研究采用地佐辛复合麻黄碱静脉注射,观察其对患者诱发咳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II级,体重变动幅度不超过标准体重20%,术前患者无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疾病、高血压、呼吸道感染,未使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I(n=100),地佐辛复合麻黄碱组II(n=100)。麻醉诱导:I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0.05 mg/kg,芬太尼 2 μg/kg、异丙酚 2 mg/kg、罗库溴铵1 mg/kg。II组一次静脉注射射咪达唑仑0.05 mg/kg、地佐辛0.2 mg/kg、麻黄碱0.2 mg/kg、异丙酚2 mg/kg、罗库溴铵1 mg/kg注药完毕后2 min行气管插管。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各指标的比较(±s,n=100)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各指标的比较(±s,n=100)

注: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

组别 年龄(岁) 体重(kg) 身高(cm) 性别(例:男/女) ASA(Ⅰ或Ⅱ)Ⅰ组43±13 57±9 162±10 60/40 50/50 42±12 56±8 163±10 65/35 45/55Ⅱ组

Ⅰ组咳嗽发生率30.2%,异丙酚注射痛25.8%;Ⅱ组咳嗽发生率2.2%,异丙酚注射痛3.2%。与Ⅰ组比较P<0.05。

气管插管前记录咳嗽(无:0次)轻度:1~2次;中度3~5次;重度:>5次。

表2 两组咳嗽例数及程度的比较(例:n=100)

表3 两组患者有创动脉压和HR比较(±s,n=100)

表3 两组患者有创动脉压和HR比较(±s,n=100)

注:与Ⅱ组比较P>0.05

组别 IBP(mm Hg)HR(次/min)T1 T2 T3 T4 T1 T1 T3 T4Ⅰ组 110±12 93±10 133±12 110±10 80±15 73±12 92±10 90±6Ⅱ组 116±8 100±12 130±8 118±8 82±18 76±10 90±8 88±12

3 讨论

麻醉诱导时应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地佐辛的主要目的是镇痛镇静,如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及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等,本研究表明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麻黄碱对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及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无差别。

静脉注射芬太尼诱导咳嗽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芬太尼可激活阿片受体,而后激活突触前的感觉C纤维,引起神经肽释放,刺激肺黏膜上的感受器,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或支气管收缩,从而间接地激活RARS诱发咳嗽。临床主要使用的枸橼酸芬太尼制剂,枸橼酸是经典的致咳药物,通过抑制C纤维传导,刺激喉部和上呼吸道的RARs,激活神经激肽受体,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咳嗽[1]。地佐辛是新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它激动δ受体,而提高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对心血管产生兴奋作用,提高心脏指数,增加左室输出量,同时兴奋支气管α受体,与麻黄碱形成协同作用,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抑制RARs,减少激肽或组胺类物质快速释放,避免了气管支气管的收缩和痉挛引发的咳嗽反应。

综上所述,全麻诱导时,地佐辛复合麻黄碱,可明显降低咳嗽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Lin C S,Sun W Z,Chah W H,et al.Intrvenous Lidocaine and E-phedrine,but not Propofol,suppress fentanyl induced cough.Can J Anesth,2004,51(7):644-659.

猜你喜欢
麻黄碱异丙酚插管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麻黄碱对PC12 细胞内BDNF、PSD95 和synapsin1 表达水平的影响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高血压患者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