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
——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

2013-06-05 15:31易锋陈康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全民居民

易锋,陈康

(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01)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
——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

易锋,陈康

(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01)

通过对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苏南地区城市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实际需要,提出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设想,并对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目的与意义、建设原则、内容和标准、建设思路和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圈

1 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不完善,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

2010年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3%从不参加业余锻炼,其中城市居民为73.2%。2011年江苏省疾控中心对部分15-69岁的江苏居民身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5.9%的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总身体活动量的91.1%来自工作与交通,仅不足9%的总身体活动量来自休闲时间的体育锻炼。根据郑家鲲、沈建华等学者对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居民健身状况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中76.8%的人是从来不到收费健身场所进行健身活动的,43.9%的居民认为目前健身场所收取的费用偏高。居民对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体育健身服务组织的门户网站的评价“总体满意”率只占46%。由于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着政府、市民和相关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和有关组织对于市民需要什么服务,应该给市民“提供什么”、“提供多少”、“如何提供”等并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市民对目前体育公共服务市场的服务内容并不了解,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并不满意。

1.2 地方政府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关注不够,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

根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数据,我国现有体育场地约10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05m2,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人均20m2左右的水平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动辄投资数十亿元的高规格、高档次的大型体育场馆数量较多,全民健身中心以及各类中小型单项、多项群众体育设施数量不足,群众健身场馆与大型竞赛场馆比例仅约为15:1,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100:1的水平。同时,现有体育设施开放利用率低、资源闲置的问题也十分普遍。一方面,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和鼓励政策,供大型体育比赛使用的公共体育场馆日常大多处于空置状态,整体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我国80%左右的体育场地分布在学校、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内,而由于多种原因使这部分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比例不足30%,进一步加重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短缺,同时也抑止了国内体育消费的启动。

1.3 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公益性强,现阶段社会力量参与意愿低,市场化程度不高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游泳、自行车、跑步等项目地域适应性广、群众参与程度高、消费意愿强,是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最多的方面。但是,这些项目的专项设施也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建设投入较高、经营难以获取高收益等特点,社会力量几乎没有直接建设运营的投资意愿。相对而言,社会力量更愿意投入经营以器械健身、体育舞蹈、网球、瑜伽乃至攀岩、高尔夫球等为主要内容的、面向中高端收入人群的体育服务,而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青少年很难通过市场化方式享受到所需的体育健身服务。

1.4 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

一个城市应该提供多少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呢?首先是总量和空间(区位)分布问题。郑家鲲、沈建华等学者对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表明,市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高,平均值为46%。市民的居住地距健身场馆还比较远,离各方面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调查表明只有36.18%的市民居住地离健身场馆的距离在500m以内,大部分市民的居住地离健身场馆的距离都在500m以外,并且来健身的市民要走1000m以上的比例占到了34.51%。另外,虽然居民选择的健身场所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居民还是选择去免费的公共场地进行锻炼。比较而言,社区健身苑和绿地与公园等免费场所的健身设施利用率远高于收费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以上几个方面的数据都说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在总量和分布方面还应作进一步的完善。

1.5 城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量不足,指导缺乏针对性

根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有约70万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约为1:2000,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具有体育专业学历的仅占3.1%。市民参加体育活动,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运动过程,更是一种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获取科学健身方法、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过程。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但可以根据健身参与者的个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推广普及新的锻炼项目,负责市民的体育保健指导和体质测定工作,并将那些还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动员和组织起来。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实现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目标的关键。

2 城市“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的原则、内容和标准

2.1 城市“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的原则

(1)面向社区、服务居民。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建设范围主要是各省、市、县的主城区,目的是方便城市社区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享受公共体育服务。因此必须坚持面向社区、服务居民的原则,必须遵行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针对居民实际需要,方便居民参与的方针,开展科学、合理、高效的建设工作。

(2)量力而行、因地制宜。鉴于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的覆盖范围、建设项目、具体标准、计划安排等都要做到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发挥各地区的长处和特色项目,经济发达的地区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力求保证达到基本标准。

(3)完善功能、着眼长远。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影响面广,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必须通过科学的论证和长远的规划,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4)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各省、市、区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协同财政、教育、文化、规划、土地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努力实现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共建共享。

2.2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的基本内容

(1)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服务。加强对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建设标准、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建立包括居住区、街道、社区、体育中心、学校、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设施的体育服务网络,实行多区域、多层次、多时段、多种优惠的多元化体育健身活动服务,为居民健身提供便利。

(2)体育活动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建立各种体育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的基层体育组织,发展和增加体育组织的规模和数量,扩大有组织活动的体育人口。提高体育组织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培育和发展体育社团,建立体育骨干培训、培养体制,鼓励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活动。

(3)体质的监测与监控服务。建立社区居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加强对居民体质的研究和体质监测服务,实施体质监控和追踪研究,定期公布体质监测结果,形成居民体质监测的预警机制,引导居民关注体质和身体健康。

(4)科学健身的宣传与指导服务。推行公益性和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加强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工作,大力开展体育健身咨询、体育健康促进和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健身科学化水平。加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实行分层培养和分类指导的制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

(5)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宣传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宣传、举办各种体育竞赛、展示、表演活动,吸引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提高体育活动效果。大力提倡体育项目创新,积极创编和引进适合社区不同人群的新型体育活动项目,对深受群众欢迎、有较好健身作用的新体育项目进行推广和资助。

(6)体育信息网络的构建与咨询服务。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体育服务平台,建立包括互联网、电话热线、居民信箱、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信息沟通网。强化体育宣传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情报及咨询服务。

2.3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的标准(以苏南地区标准为例)

(1)设施建设、管理、使用标准。包括三个方面:①有可供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馆、场地或设施,包括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广场、体育公园、健身绿地(道)、社区体育设施(棋牌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等)、企事业单位和民办的体育场馆设施。社区居委会设施建设标准(见表1)。②上述设施建设有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常年负责管理,并建立管理制度。③上述设施能常年向居民正常开放。

表1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基本标准

(2)组织建设标准。有可供居民参加的各类体育组织或机构(协会、俱乐部、晨晚练健身站(点)、社区文体站等),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3)活动建设标准。有可供居民能够常年坚持参加的有组织的健身活动或竞赛。

(4)健身指导标准。有指导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获取科学健身知识、进行体质测试、接受健身指导的渠道。

(5)信息服务标准。以县(市、区)级市为基本单位建成并开通本地区体育健身信息网络,提供各种体育健身服务信息。

(6)体质监测服务标准。建立市、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充实国民体质监测车辆、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监测系统,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活动,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3 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协调督促

各市、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本级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等工作,并将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广泛动员相关部门、行业和其他组织,形成建设工作的合力,在健身圈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3.2 规范建设标准,充分合理布局

按照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建设标准,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社区空间,科学合理地选定建设地址、配建体育器材。坚持“插体于绿(地)、插体于(广)场、插体于(公)园、插体于景(观)、插体于空(地)”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江河湖泊等城市景观建设和改造,努力做到公园和有条件的绿地、广场建到哪里,体育设施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形成全民健身休闲新景观。

3.3 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全民建身工作的投入,逐步提高全民健身事业经费。各级政府体育彩票公益金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同时要安排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经费。坚持“全民健身全民办”、“谁投资、谁受益”的思路,采取捐资、赞助、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兴建和管理全民健身设施,资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开展健身活动的,在土地、税收、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与优惠政策,并给与配套资金进行奖励和补贴。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各类体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能力。

3.4 抓好重点环节,强化督查考核

在建设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工作中,要突出抓好整体布局规划、新城区设施建设、老城区改造、健身组织面的覆盖和质的提升、社会宣传等重点、难点环节。市、区、街道、社区每年要以目标任务书的形式制定“10min体育健身圈”的建设任务,并对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督查,督查报告及时向各级政府反馈。同时“10min体育健身圈”的建设工作应纳入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考核内容。

3.5 坚持长期建设,着眼长效管理

在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长期建设、长远眼光、长期使用、长效管理的方针,扎实完善体制机制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设施管理与维护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挂牌上岗制度、晨晚练健身点管理制度、城乡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打造设施良好、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服务周到的健身服务圈。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民健身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2.

[2]杨彦.卫生部称八成成年人从来不锻炼[N].扬子晚报,2012-8-23:A8-A9.

[3]陈新生,楚继军.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9-33.

[4]郑家鲲,沈建华.长三角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基本矛盾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6-9.

[5]都晓娟,何敏学.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70-73.

[6]焦敬伟,郑丹蘅,高歌.上海市社区群众体育健身团队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65-68.

[7]林晓文,吴向宁.当代中国城市社区体育草根组织的社会学意义[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1):10-11.

Construction of 10-minute Sport Practice Circle in Urban Communities

YI Feng,CHEN Kang
(Sport Dept.,Jiangsu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st.,Changzhou 213001,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urban community sport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the 10-minute sport practice circle in the urban commun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sports practice needs of the urban residents.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ur⁃pose,significance,principles,content,standard and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the 10-minute sport practice circle in the urban communities.

community sport;urban community;sports practice circle 2012年7月,我国首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首次明确我国公民有权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及其标准。体育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对其进行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全民健身条例》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城市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阵营,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的效果。因此,为了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现《规划》中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目标,结合江苏省苏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构建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

G80-05

A

1672-268X(2013)05-0024-04

2013-07-14)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TYB004);江苏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KYY11068)。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全民居民
全民·爱·阅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