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忠历
广元剑门关景区剑门关关楼供图/ 广元市委宣传部
站起来是天,走下去是地,一种骄傲惊天动地,世界都称奇;咽下去是悲,喊出来是喜,一种坚持生死相扶,日月都沉寂。路虽然坎坷,爱始终放在心底,寒冬融化以后,阳光和微风总会带来春意;走过风雨,四川依然美丽,人间真情不息,永远心存感激。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旅游先导。当时国务院启动了一个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旅游规划是其中之一,归类到了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当中。随后,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迅速于2008年5月底启动《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并对规划提出了灾后重建规划不只是恢复重建旅游业,更是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高要求,一个旅游景区复兴,旅游产业提振的大工程在地震灾区展开。
来到汶川县水磨古镇,映入游客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民居、精致的小园林、优雅的古街道,中国结、大红灯笼、木牌坊点缀着街道两边的建筑物,熙熙攘攘的游客让古镇分外热闹,全然没有了汶川地震后的破败景象。古镇的几座大桥正在进行最后装点,镇里随处可见绿化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当地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游客逐一参观了古镇的春风阁、白塔、大夫第、字库等景点。街道两旁,各县和几大知名景区分别设立了展厅,阿坝州众多美景、文化、民俗和特色纪念品在这里集中展示。
走进茂县坪头寨,羌族风格的碉楼式庭院、张开犄角的羊头窗、挂在路边的傩戏脸谱让游客大开眼界。灾后重建中,坪头寨结合自身优势,以风貌改造为契机,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四大主题区、两条文化走廊和一个纪念点,大大丰富了旅游内容,并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致富。
走进茂县牟托村村寨大门,身着节日盛装的羌族同胞们就敲起了羊皮鼓,为游客挂上了代表羌族最高礼仪的“羌红”。游客接待中心前的广场上,牟托村村民还上演了难得一见的羌族开坛祭酒仪式。不仅是水磨、坪头和牟托,也不仅仅是汶川和茂县,重建后的阿坝拥有众多的精品景区和精品村寨。
震后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爱心支持下,阿坝州旅游紧紧围绕“把旅游产业恢复重建做成全州产业恢复重建的标志”这一目标。坚持围绕增强可进入性,采取了开拓空中航线、开辟西北线路、赠送感恩门票、筹办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措施,提振旅游客源市场信心,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业恢复振兴,形成了“北看九寨黄龙水、南观卧龙四姑娘山、中游村寨大草原、重走红军长征路、再赏民族人文景观”的旅游大格局。
旅游经济指标低走高开再高扬,在艰难中奋力重振,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全面恢复振兴。
阿坝州以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卧龙、大草原、达古冰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享誉国内外。通过A级景区创建与打造,全州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州成功创建了九寨沟、黄龙两个5A级景区,四姑娘山、达古冰山、三江、水磨、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映秀5.12震中纪念地、茂县羌乡古寨、金川观音桥、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毕棚沟等10个4A级景区。通过灾后重建,阿坝州4A级景区以上的高品位景区已达12个。
在灾后重建中,阿坝州探索发展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农旅互动的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创造性启动实施了以打造100个特色魅力乡镇、100个精品旅游村寨和100个幸福美丽家园为主体的“三百示范工程”,错落有致、串珠状分布的魅力乡镇和精品村寨有效连接起各景区景点,由散落的“金沙”到一盘“活棋”,乡村游、草原游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成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北川县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极大破坏,县城被夷为废墟,基础设施和产业遭受毁灭性打击。面对巨大的灾难,北川全县干部群众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北川精神。
如今,再次漫步新北川,登上雄踞安昌河禹王桥俯瞰全城,无论是巴拿恰羌风浓郁的特色店铺,还是幸福园警醒世人的巨石造型,无不让人震撼。首先,当汽车从绵阳南驶入辽宁大道,跨过板凳桥,便进入北川羌城旅游区的“大门”。一路上,夹道欢迎的绿树繁花将游客直接迎接至距板凳桥只有几百米远、按5A级打造的北川羌城旅游区游客接待中心。
绵阳北川西羌九皇山猿王洞风景区 供图/ 北川县委宣传部
广元天台山观景台 供图/ 广元市委宣传部
走进雄伟壮观、横跨安昌江、高两层的禹王桥(风雨廊桥),游客会发现,桥面凸现羌族风貌和大禹文化,桥两端则为传统羌族碉楼造型,显得典雅而古朴。站在禹王桥上人们可见,安昌河水,泛着粼粼的波光绕城而过。在东西流向的安昌河上,纵贯南北架起了西羌北桥、禹王桥、西羌南桥、永昌桥等四座跨河长桥。转头望去,那错落有致的羌家住宅,无不透露出古色古香、羌风羌韵,如画中之景。
“旅游恢复重建,不能是简单的复制和再造。北川旅游贵在独特的资源,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再造,而是提炼和升华其内涵。”绵阳市旅游局局长谭莉介绍,5A级旅游景区这块牌子,它是当今国内衡量各景区软硬件发展水平最权威的牌子之一。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0多个5A级景区,四川只有5个。
“对北川旅游产业的发展,乃至北川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次决不能失去的宝贵机遇,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机遇。”北川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胡覃介绍,北川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北川旅游精品的体现和象征,是为提升北川旅游核心竞争力而打造的一块金字招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创建成功,将是北川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
“通过前期准备工作,北川旅游区距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还有差距,创建任务艰巨。”胡覃说,但县委县政府将调动一切力量、汇集所有资源、举全县之力,把创建AAAAA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如期、圆满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确保创建成功。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上,北川羌城旅游区高分通过了5A级旅游区资源景观价值评审,北川创5A景区步伐正进一步加快。总面积6.01平方公里的北川羌城旅游区,以“缅怀祭奠、大爱无疆、禹羌文化”为主题,以“两城”(北川新老县城)两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羌族民俗博物馆)一寨(吉娜羌寨)一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区内拥有遗址纪念、生命感悟、灾后重建成果展示、唐家山堰塞湖观光、禹羌文化深度体验等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完整记录了从灾难毁灭到重建新生的人间大爱奇迹,形成了地震遗址观光游、大爱文化体验游、禹羌文化休闲游三大核心旅游产品体系。
经过一年多创建,北川羌城旅游区在规划策划、设施建设、产品提升等方面同步推进。此外,通过深入挖掘禹羌文化内涵,北川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民俗风情等羌文化元素以及羌茶、羌药、羌绣、水磨漆等特色商品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
广元,川北门户、女皇故里,同时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受灾以后,广元在浙江省、黑龙江省及省内兄弟市的倾情援建下,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当地把灾后重建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振兴作为全市中心工作。到灾后重建全面完成的2011年底,广元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数量跃居全省第二位。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创造了旅游重建的“剑门关速度”,震后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累计达到13个,数量跃居全省第二位,荣获全省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奖。
在旅游业的重建上,广元注重文旅兴市。深入挖掘广元文化旅游资源,突出蜀道文化、女皇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打造精品旅游,加快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和旅游精品热线;注重文化引领和“大旅游”效应,促进全市人民文化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以剑门山区为例。剑门关镇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是出川入蜀的咽喉要冲,依托天下雄关—剑门关而得名,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集镇、后勤服务基地。剑门关镇经济由古镇旅游经济和农村产业经济两大块组成,2012年国民生产总产值达18630.6万元,财政总收入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14元。在中央、省、市、县的大力支持和黑龙江省的大力援助下,历时3年分两期对集镇实施了集蜀汉、明清、川北民居风貌为一体的剑门关古镇风貌改造工程。通过古镇改造,剑门关镇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川东北旅游休闲文化古镇,以此带动和促进了全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广元除了文旅兴市的战略,在对于地震遗址的保护方面也倾注了很大精力。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以地震遗址、科普教育为主的新型景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首个“见证灾难、感悟生命”的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于2008年11月12日正式建成开园。公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面积200亩。现已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纳入“三基地一窗口”教育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已纳入国家级地质公园创建计划。公园开园至今,迅速成为感恩教育、科普宣传、缅怀遇难同胞的重要场所,极大地鼓舞了青川人民灾后重建的信心和斗志,极大地推进了旅游产业灾后重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