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代亦
对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许多人来说,周末农庄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你可以选好种子自己种下,或者半路承接一块菜地,平时会有专人种植,周末也可以自己来打理。重点是,每个周末你都可以收获到自己定制好的蔬菜。
现在,个人定制化的服务从终端的个性化配置一路上溯,直至生产源头。你可以在农庄里定制未来几个月你要吃的蔬菜,上市的时间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沟通,在你下班之前就送到了你的楼下;而过去的中间商、渠道商、零售商,统统过滤掉了,蔬菜的价格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这是定制化带来的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而这场革命的最大推动力量,将是移动互联网。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移动平台正式进入大众市场;2013年可以说真是个移动互联行业的元年,上到国家政府、科技企业、第三方从业者,下到普通公民皆趋之若鹜的沉浸迷醉在移动信息世界里。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当你掏出手机,习惯性地签到或者留下定位,你的信息可能已经成为周围整个商圈制定未来销售计划的基本数据;如果你是已婚女性,当你晒出自己的淘宝单,不管是在微博、人人、腾讯,你会发现很快就有婴幼儿用品的推荐送到你的邮箱。
这时,你已经是一个“移动人”,一个移动数据库的人形载体。
正是如此,移动互联网让个体成为数据的可靠来源,使得定制化的服务成为可能。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个体定制特性,加速了个性化的信息生产。从早年的RSS,聚合阅读,到如今的个性化订阅,生产、定制,信息产业链条的革命已经在个体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
如今很多人都在使用搜狐新闻客户端、扎克等社会化阅读软件,表面上看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算法和数据挖掘推荐给用户一种感兴趣匹配度更高的信息订阅形态;然而背后的逻辑还是在大规模信息生产信息基础上的二次编辑与推送。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直接把消息的生产与消费对接到消费的本体。
一个白领上班族,他可能有远在埃塞俄比亚的好朋友,却压根不想知道日本又在干嘛。他关心黄金、期货,他可能对体育、军事兴趣缺乏。但是同时,他关注小区附近的新闻事件,远甚于几百公里外的重大新闻。
只有定制化才能满足需求。
手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使之大大提升了我们大脑的计算功能,更不用说通过录音、摄像、笔记等功能提升了我们大脑的记忆。麦克卢汉称,媒介是人的延伸,现在这种延伸已经足够深情,足够将每个人联系到一起。我们自主产生的信息已经足够庞大,支撑起整个世界的商业架构和产业革命。
现在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都相当于数十年前的超级电脑,同时我们将无数记忆上传到云端,让我们对网络无比依赖。我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就是这样矛盾地存在于移动互联网上。
被移动互联网强化的个体,将是定制化浪潮中的中坚力量。
世界正在高速移动化、信息化。谷歌glass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穿戴式设备的复兴与登场,移动互联与人体系统合二为一。移动商务已无处不在:一切商务随时随地,以数据化、结构化的形式而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消费行为的颠覆,定制化、个性化消费数据,一切可视化、精准化,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新商业文明模式建立起来。
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意识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全面地推行大规模的大农场生产。而零散的小农形态又无法面对波澜难测的市场因素,在一次次市场价格起伏中,很多农民损失惨重。另一方面,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却又不得不承受着蔬菜的价格高企。
农业要打破固有的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活性,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机会。
打通农业生产的上下游,可以大大节约农产品价格中销售部分的支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两端的信息差被缩小,市场竞争更为公平,反过来又使得商品的价格不断下降、商品质量不断提升。
仅仅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就已突显: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为产、供、销环节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沟通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几万斤白菜因为联系不到买家而烂在地里,一年价好一年价贱,一个地区所有农户上马同一个项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结合农业产业特点,梳理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中的各个流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产供销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问题。将产供销环节中所需的各种市场信息、参考资料,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位农民,农民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形成对产供销环节进行积极引导。
有高度信息化的技术作为支撑,家庭定制化的“自给自足”经济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个人数据系统的建立,使得整合一个区域内的不同消费需求成为可能,或许就像送牛奶那么简单。
在这之后,将形成区域壁垒内的闭环消费生活系统。农业的高度信息化、专业化形成了以无数个小家庭为消费终端的产业链。中国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或许不再是累赘而是优势,成为补充标准产品的个性化服务。家庭定制化、量化生产与销售模式得以形成,农庄个体化产业链在信息高度自由化精准化的基础上,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工厂车厢里不再是熟悉的有感情的人,而是精确能干且永不疲倦的机器;智能信息化产业链形成,工业生产效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联智能化产业链条形成,直接促使工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移动传感、3D 打印、物联网,三项技术或许已经向我们掀开了未来的面纱,他们会带来颠覆性革命,其力量不在于推翻传统的制造行业而在于增强个体的创造力,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被个体定制生产完美代替。
在成都举行的2013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峰会
在这场产业革命中,世界是信息,而你是世界。随着数据量的激增和大规模应用,虚拟与物理世界的区隔被终极打破和结合,信息数字世界成为替代人的研究目标和服务对象。
从数据分析需求的趋势,从而结合需求来做,这是定制的本质。
怎么把对成品的需求传递到上游,从而加速供应,是过去产业链难解之谜:引入趋势预测的话,会引入不确定因素,进而放大相应的风险,需要一个判断和平衡。
解决这个难题有赖于,数据分析的可靠性。而这正是移动互联网的长处。
有专家指出,电子商务从某个角度看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的去集中化,减少中间环节,对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从需求上驱动供应,从而减少资源上的浪费,而后带来的成本飙升。让更多人参与整个供应链并且更好地利用社交新媒体中每个人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大势所趋,也是符合定制化、小批量化的方向。从循序渐进的角度来说,让消费者参与产品和品牌的设计进而形成预售或者预期,带动供应,在目前来说是值得尝试的。而让更多的工匠或者生产方进入和消费者的互动,可以增加定制的多样性和宽度,让更多需求得到满足。
人类是工具的创造者,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将个体创造力从企业统治任务中释放出来,将创新的能力交还给每个人。高速公路上只有订单,工厂里只有工作的机器。
数据化重构了信息生产的本质,数据信息的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爆发,移动互联网让个体行为无时无刻的数据化,成为了开启定制化长夜革命最锋利的一把利刃。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其意义已远超过移动互联的概念。随着我们的手机、平板以及电脑能够越来越多可视化屏幕相互连通,甚至自主收集用户信息,移动带来了近乎无穷的数据。
我们的生活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体,娱乐单元、工作单元、家庭单元等等,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是数据信息的聚合平台。我们所依赖的很多服务并不在设备自身运行,而是在数据端,在云端的实现定制化存在。
在成都举行的2013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峰会上,赛迪顾问副总裁赫建营发言道:“我们评估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在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新增值能达到1945亿,而这样的创新领域会涉及到移动的行业应用、智慧的经济、移动的终端和移动的娱乐。”
对于近期互联网经济的战略方向,赫建营称:“我们说一个经济,无非是从创新,从投资,从领军企业的几个维度来观察。事实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加速驱动移动行业应用的全领域的渗透。我们过去讲移动的行业应用,可能现在移动互联网的领域产生市场空间比较大的还是个人的消费者应用,无论是买的IPAD,还是IPHONE,你面对的是消费级的应用。”
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赫建营指出:新一轮的成长点应该在移动的行业应用。过去的两到三年内,我们看到商务通或者移动的电子商务、移动的支付,点状的移动行业在应用。但是未来会出现全面的渗透。
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移动平台进入大众市场所带来的革命还远不止当下所涉及的领域,随时随地移动在线的变化和冲击,数据化重新塑造商业模式的惊艳,无论是从个体信息生产还是到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定制化都会引来新的变革。
这种变革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是野蛮,但是它的导向仍只会是:让人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