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举报升13% 香港廉署很忙

2013-06-03 07:20李缘
公务员文萃 2013年4期
关键词:廉政公署个案公务员

◎李缘

贪污举报升13% 香港廉署很忙

◎李缘

“任何贪污对香港核心价值都有冲击。”香港廉政公署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主席施祖祥表示。作为监察贪污的前线长官,施祖祥感慨“2012年是廉署繁忙的一年”,因为一些涉及政府高官的贪污个案牵涉面广,复杂度高。

他提到的个案,包括2012年爆出的新鸿基郭氏兄弟涉嫌贿赂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前特首曾荫权与商人过从甚密而被廉署调查,仅上任12天的前发展局局长麦齐光涉诈骗租金补贴被捕。如此高级别的官员,单是任何一宗都已令香港社会震惊——今年却是接二连三出现在报刊头条。

一宗宗抢眼个案就像是引爆点,2012年前11个月廉署接获针对政府部门的举报飙升13%,若计入私营机构投诉,整体共有3731宗贪污举报,较上年同期上升2%。国际清廉指数(又称贪污感知指数)排名中,香港跌两级排第14位,是近5年来最低排名。

“公平、公正、公义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有些反面教材令大家再度反思和警惕。”廉署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主席史美伦说。2012年是廉政公署成立第38年,位于北角的总部大楼已换上新一辑宣传照:几十只鸡蛋整齐排列,寓意社会不同阶级和身份的人,而中间夹杂的一只坏蛋,不论地位官衔,最终都会被发现和剔除。

香港贪腐现状

如何解释贪污举报案件的飙升?史美伦表示,“我们遇到的情况是,每当有贪污案件在法庭审理时,传媒都会广泛报道,当期投诉会骤然增加,这反映了市民对贪污的警觉性提高。”史美伦说,这种“传染式”的举报现象可能是因为一些市民对政府运作不满,期望通过廉署来得到公平处理。

史美伦是行政会议成员,列位香港最高决策智囊团体,她曾任香港证监会副主席、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职务。

2012年最轰动的案件是仅次于李嘉诚的香港第二大富豪家族——新鸿基郭氏兄弟涉嫌贿赂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一案,金额3400万港元。这是香港历来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和上市公司主席遭检控。现年64岁,2007年已退休的许仕仁,被控公职人员行为失当、串谋向公职人员提供利益及提供虚假资料等8项控罪。政务司司长为香港政府仅次于行政长官的“二把手”,掌管政策制定、立法议程等要职。

另一宗轰动性的高管涉贪案件是发展局局长麦齐光和路政署助理署长曾景文涉嫌诈骗公务员租金津贴案,他们从1985年开始合谋诈骗公务员租金津贴,共70万港元。被廉署拘捕当日,履新仅12天的麦齐光即宣布辞职,成为香港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局长。

“今年这么多高层官员以及在商界极有地位的人被廉署检控,市民观感非常不爽,”施祖祥评论道,“但无论你地位多高,只要有贪污存在,廉政公署都会不偏不倚地做应该做的事。(检控高官)对香港是一个加法,并非减法。”

高官涉贪愈发频繁,公务员制度是否有漏洞?史美伦对此不以为然:“迄今为止并未发现集团式有组织的贪污行为,虽然举报数字有所上升,也有个别瞩目事件,但公务员廉洁情况整体平稳。”

港府前廉政专员唐显明在2011年年报中特别提到,个案显示公职人员贪污问题已由明显的行贿受贿,慢慢演变成利益冲突和以权谋私。唐显明总结2011年的政府运作为“贪污情况仍受到有效控制,并无迹象显示集团式贪污会死灰复燃”。

上述所提的“集团式贪污”,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务员和地下利益团体相互勾结,那时廉政公署尚未设立,市民若想得到政府的基本服务,必须向贪官污吏奉上“喝茶钱”,最为典型的集团式贪污发生在警察系统。

之前几年,比较轰动的案件多发生在私营机构。2007年餐饮界曾掀起过“反贪风暴”,麦当劳和小肥羊的高层员工涉嫌收取供应商利益被捕。但2011年前11个月,私营机构的贪污举报仅为2357宗,较前年跌了4%,餐饮业和物业管理这两个涉贪“重点户”的跌幅最大。

零容忍

数次笑言今年“非常繁忙”的施祖祥指出,接到任何贪污举报都会一视同仁地立档、处理,不会有“大投诉或小投诉”,以及是否会浪费廉署资源的预设立场。他举例子指出,比如有公务员申领虚假病假,若被人举报亦会按章处理,追查其中会否涉及以公谋私等潜在贪污。而市民广泛关注的警察系统廉洁情况,2012年举报虽上升10%,但施祖祥认为都是“细小的个案”,如湾仔一名指挥官去一家熟悉的餐厅吃饭,因他的职务而获得额外折扣。

除贪污数据外,廉署另一个关注的数据是市民对贪污的容忍度。每年廉署都会发放问卷做民意调查,以0为最低,10为最高,前年的得分是0.7。

社区关系市民咨询委员会主席梁智仁指出,2012年的调查显示市民对贪污的容忍度为历年最低,接近“零容忍”。

廉署自成立起,便采取执法、防贪和社区教育“三管齐下”的策略,全方位打击贪污。2012年恰逢伦敦奥运,防贪处便针对香港体育总会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内部监管方案,提升管治水平之余,还为挑选香港代表出战国际赛事提供公平的审核机制。社区关系处则以宣传教育为主,例如,今年在香港11所大专大学推行 “廉政大使计划”,通过年轻人向年轻人推广廉洁信息。在人员配置上,执法人员最多,在职约有950人,防贪和社区教育分别约有60名和180名在职员工。

施祖祥感慨:“事无大小,任何贪污对香港核心价值都有冲击。廉署成立近40年来,市民对贪污的警惕性很高,若大众普遍接受(贪污),才真正值得我们担忧。我和现在的80后、90后交谈,他们对贪污是绝不接受的态度。”

(摘自《经济观察报》)

猜你喜欢
廉政公署个案公务员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篮球公务员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香港廉政公署:反贪倡廉四十年(下)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