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河北北部,某山城,天高气清,春寒料峭。笔者在那里遇上两件让人叹息之事。
事件一:
一群上了年纪的妇女,聚在老总的办公室。何事?要钱。
老总一次又一次地解释:钱不是按照有关政策已经如数补偿了吗?
答曰:那不行。
问:为什么?
答:你们挣那么多钱,为啥不能再给我们一些?
老总哭笑不得:那是国家的钱,不是我想给就给的,要按政策来。
驳:不行。
就这样,隔三差五,一次又一次,老总走到哪儿,她们就跟到哪儿。有关部门报告,却无人出面解决。老总没办法,只有一次次往政府部门跑,到饭点儿时还要掏腰包请客,而那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们多数是一推六二五,吃完喝完继续打着饱嗝“斗地主”。
事件二:
有俩男俩女,自称是京城某报记者,要到企业采访,如不接受,便要如何如何。宣传部门把企业相关人召集去,磨蹭了半天,才知其真实来意——采访是假,要钱是真。多少?五万元!经交涉,最后两万四千元成交!
笔者愤怒了,忍不住支招:你们为地方贡献那么大,为什么不请县领导出面,把这些人挡挡?
老总叹息:请过的,领导说:“这种小事儿也让我们管?你们看着打发呗!”
问同去的另一位老总:你们那儿也有这种事儿吗?答曰:有,不过县委宣传部门比较硬,挡了几回,就没人再来了。
…… ……
这两件事儿,像山城那早春冰冷的寒风,刺得人心痛。
从山城回到省城,在网上看到“科长上班喝酒、斗地主”的帖子,回想亲历的事情和网上异曲同工的故事,联想中央一再要求转变作风抓落实,不由心生诸多感慨。
中央新政,让人们眼前一亮的首先是“八项规定”,且高层领导者率先身体力行,确实带来一种新气象。围绕这“八项规定”的文件、讲话,从上到下,雪花般飘飘洒洒;围绕这“八项规定”,媒体网络,炒得沸沸扬扬;围绕这“八项规定”,广大民众街谈巷议,很是欣喜,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让人不无担忧:“八项规定”,真能落实吗?
回想2011年春月,时任国家副主席兼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讲话时引用了一副讽刺文山会海的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来落实”。
是啊,谁来落实?
面对“八项规定”,面对改革开放的诸多艰难,谁来落实?怎样落实?
抓落实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必须要有刚性措施
那雪片一般的文件讲话、铺天盖地的文章告诉我们,现在,雷声已经足够够大了,人们对此也早已司空见惯了。谁都知道,“纸来纸去”起不了多大作用;谁都知道,就凭专家学者那些隔山打炮、坐而论道的辩来证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刚性措施。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官员到“地球村”各处学习考察得多了,也算见多识广,许多事情采取些“拿来主义”便能见效。
比如反对“舌尖上的浪费”:韩国人吃自助先交押金,如果发现你有浪费,押金不退;德国人用餐,如果有人发现你有浪费而举报,有关部门的人员会马上赶来处理;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公款消费,也都有明确的刚性规定,你想随意挥霍公款,难!那不是你有权就能随心所欲的。
又比如削减“文山会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关于联邦政府文书工作的调查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联邦的文书工作花费了每年大约1000亿美元,每位公民每年为此支出500美元。1980年,卡特总统签署了《文书削减法案》。而我们现在的“文山会海”每年的开销是多少?2011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号称“问不倒”的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却被一个问题难住了——有记者问他,每年两会的开销是多少?他无法回答。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不能回答。而如果把全国各级机关每年用于各种会议文件的经费统计一下,肯定也是个天文数字,这个数字,恐怕比“三公消费”还会让人瞠目结舌。而且理由很理直气壮——不开会发文件,怎么落实!
削减“文山会海”真的很难吗?别说外国,在我们的工作中,就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几年前,广东省为削“文山”填“会海”明确规定:除重大工作部署性文件外,每个文件不得超过5000字;全省性工作会议,会期不得超过2天;省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不得超过90分钟。四川省眉山市从会议制度改革、规范调研等干部作风抓起,全市现在一年的会议时间减少了70%。几年前,《人民日报》也曾载唐山市38个会并成1个开,节省经费1000万元。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抓好落实,必须出台“刚性规定”,让“高压线”带电,不给“文山会海”“舌尖上的浪费”“三公消费”等贪污腐败现象留下死灰复燃的机会。
抓落实不能瘸子打围——坐着喊,要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真抓实干
近来,李克强同志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他还说,要加强政府政风建设,树立风清气正、办实事、能干事的形象,这样政府才有公信力,人民才会和政府一道攻坚克难。当年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兰考只干了1年零4个月。就是这短短的1年零4个月,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跑了120个,跋涉2500余公里,查清84个大小风口,1600多个大小沙丘,查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沟渠河流,全县几乎90%的老百姓都见过他。且不说其他,我们现在的书记、县长们,有多少老百姓见过?
两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落实》一文中,谈到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解放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绿化沙丘和荒山,现在绿树成荫、生态良好。老百姓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习近平同志在文章中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应该这样去做。”
面对现实,我们有多少领导者这样做了?
抓落实不能玩儿迷踪拳,不能糊弄哄骗,要知难而上
本文开头笔者所经历的两件事,其实就是在玩儿迷踪拳。因为到年底总结工作时,他们肯定会在总结中大谈如何没有上访、如何化解矛盾、为基层为企业遮风挡雨等等。就像“科长上班喝酒斗地主”现象一样,是典型的糊弄上级。
抓落实的确很难很难,尤其是在基层。
前一阵,网上热传年逾七旬、眼患白内障、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农业大学老教授杨志福向温家宝同志报告有关基层如何哄骗上级问题的顺口溜提案。老教授就“中国农业发展路在何方”发言,说到落实难的问题,他转诵了民间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也受到了温家宝同志的重视。
抓落实,仅靠“会来会去”、仅靠纸上文章、仅靠“专打不长眼的”是绝对不行的;欺上瞒下,睁着眼睛说瞎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儿迷踪拳的事真的有不少,这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社会怪象!各级领导,各级机关,要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要出真招、实招、狠招,要下狠劲儿,敢当“包公”、敢唱“黑脸”;要上下齐动,人人自觉抓落实。不然,一阵轰轰隆隆之后,又会是雨过地皮湿,又会是“涛声依旧”,那会让民众心冷、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