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武侠电影表述方式与侠义精神的嬗变

2013-05-30 18:13徐翊轩
参花(上) 2013年8期

摘要: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特有的一种类型,它以独特的电影表述方式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广受人们的喜爱。

关键词:武侠电影;表述方式;侠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I235.1【文献标识码】:A

中国电影界自从有了武侠电影这一类型,便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武侠电影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将我国“侠”文化的内涵无限扩展,它在给世界影迷带来一次次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丰富了世界电影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种类的电影,其内在的表述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纵观中国电影,虽然武侠电影与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更具民族特色,其表述方式、内在与外在表现形态都相对比较固定,但它的内涵、外延以及观众的心理需求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悄然发生着改变。因此,探讨武侠电影表述方式与侠义精神的嬗变,对于总结我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判断武侠电影未来的文化走向,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武侠电影的表述方式

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方式多以武林恩怨、江湖爱恨情仇以及争龙夺宝为主,而现代武侠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思考。比如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故事场景的跨度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繁华的大都市京城,再到广袤无垠的大漠,这种场景转战我国大江南北的风格,是传统武侠电影所不具备的。而且《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中,情感表述更委婉,而以前武侠电影人物的性格更加脸谱化。再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叙事方式更加多元化,每一个人物对于国、家、爱、恨都有着各自的解读,《英雄》这部电影体现出了一种大情怀。徐克的《七剑》更是在武侠电影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部电影改编自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写的是游侠文化与现实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对于现实世界来讲,游侠属于一种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是在电影所营造的现实世界已经达到了畸形与变态的程度,游侠在其中实际上成为了自由的代言人。在苏照彬导演的《剑雨》这部电影中,导演将侠义精神与禅意融为一体,讨论的是关于一次灵魂救赎的故事。从这些武侠电影之中,我们不难看出,武侠电影的表述方式更加多元化,导演向观众传达的思想也不再局限于侠义精神,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拷问。

二、武侠电影侠义精神的嬗变

在我们的印象中,侠客应该是那些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知恩图报的一群人,比如像《少林寺》中小虎为了给父亲报仇而进入了少林寺,苦练功夫,最后不但报了杀父之仇,而且还助唐王打败了叛军;《精武门》中,日本人谋害了霍元甲,面对着国仇家恨,陈真来到了日本武馆,不但打败了所有日本武士,而且还打死了武馆的馆主;《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仇五投奔林冲,林冲以礼相待,仇五深受感动。在林冲被陷害而发配之后,仇五留在了林冲的家里照顾林冲全家,但由于武功不高,在林冲的妻子被杀之后,千里迢迢找到林冲,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报答了林冲的知遇之恩。这些电影所反映的是侠客的快意恩仇,还处于侠义精神的初级阶段,那么武侠电影的侠义精神的高级阶段便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家、以国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宣扬的礼与义也是紧密围绕着家族与国家的利益而进行的。这种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沉淀,侠义精神的内涵与外延逐渐拓展,上升到家、国的层次,与国、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就是侠义精神的最高境界。纵观武侠世界之中,有很多侠客面对的是中华民族的敌人,他们为了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侠客的行为已然超越了自己,他们的战斗代表了中华民族,而他们本身则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象征。比如《猛龙过江》这部电影中,唐龙是一名乡下青年,他在罗马帮助饭馆老板经营饭店时,经常打跑前来滋事的流氓,而且击退了流氓高价请来的空手道冠军,打击了罗马的黑恶势力,振奋了中国人的精神。在另一部由李小龙主演的经典影片《精武门》中,陈真愤怒地踢碎了公园大门前立的那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很气愤的木牌,就是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那个木牌;在打败日本武馆的武士之后,将写有“东亚病夫”字样的条幅,塞到了日本武士的嘴里。这些电影情节之所以成为经典,让每一个看过电影的中国人都无法忘怀,原因就是它与民族大义结合到了一起,突破了传统功夫片中复仇、报恩的主题,而是以强烈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思想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再比如《武当》这部电影,它是以19世纪末中国饱受外国侵略、压迫为时代背景,而日本侵略者更是将中华民族视为“东亚病夫”。五个日本武士在中州设下了比武擂台,向中国挑衅,多名中国义士与日本武士斗智斗勇,最后打败了日本武士。这些影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武侠电影的侠义精神嬗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思想境界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大仁大义情怀的体现,同时也是电影人提高武侠电影内在价值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孙鲁涛.电影艺术中的“暴力美学”文化[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07)

[2]张坤.影视暴力的审美文化学分析[J].四川戏剧.2010(03)

作者简介:徐翊轩(1990年8月—),男,湖南长沙人,四川师范大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新闻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