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霞
摘要: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孔子出生于山东,孔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品牌,以孔子等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宏博深邃,影响至今。相对于历史上无数文韬武略的帝王将相和无数征战沙场的英雄人物来说,孔子无愧是一个文化英雄,影响更为深远和深刻。在人们惯常思维中,孔子总是与《论语》这一典籍和与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尽管我们把孔子尊奉为“孔圣人”是当之无愧的,但不管怎样,孔子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显得神圣而又深刻,直到电影《孔子》上映,孔子才从儒家典籍中走下圣坛,走向大众,于是,孔子在人们心目中变得直观,亲切,熟悉起来。孔子的道义、孔子的气节、孔子的主张、孔子的操守、孔子的颠沛流离和潜心治学治教,成为该影片的主要看点,可圈可点。
关键词:孔子;文化;英雄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B
一、英雄形象的整合与想象
孔子是一个道义上的英雄。在影片《孔子》的一开始,季府的人欲杀小奴,孔子对子路等弟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赞成子路的做法。孔子对公山大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告诉我们英雄总有着较高的品位。
在为漆思弓请命时,孔子对君上说:“以礼杀人,则非礼也。”影片给我们新奇感的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比如影片告诉我们:孔子也有过人的箭术。
文化英雄的力量在强大的政治权利面前有时也显得微不足道,但难能可贵的是一个真正的文化英雄恰如鲁迅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为此,英雄白有英雄的价值理念和操守。孔子是一个载“道”的文化英雄,当孔子以智慧不无轻松地说服鲁国众大臣废除活人陪葬制度,从而挽救一个活人的生命时,英雄的价值在影片中得到第一次集中的展现,孔子的拔刀相助与草莽英雄不同的是,孔子用智取胜,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亲近感和可敬感。当孔子的治国理念在鲁国并没得到重视的时候,孔子的学生颜回劝老师道:“老师您不是说过,‘一个人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好了。”弟子这句劝慰的话饶有兴味。弟子的这句话深度切合儒家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念,对于这种中国文人士大夫惯有的“穷则独善其身”的操守显然还不是一个“英雄”所应具备的境界,英雄有着对大义和责任的担当,真正的英雄是“上下求索”“义无反顾”的,为追求真理和正义,英雄是不怕山高路远,也不畏惧斗争和牺牲的。中国几千年来的英雄文化似乎早就给了英雄这样的价值定性。中国几千年来的“英雄演义”也都贯穿着这样的价值诉求。“正义感和勇气,是神话叙事中每个英雄都不可缺少的品质和人格,也正因此,孔子才有了不同于普通人的英雄魅力和人格力量。”不管影片是否尊重了史诗,影片毕竟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政治和军事才能,齐鲁会盟,孔子当着齐鲁两位国君,面对对方提出“加盟作战”的无理要求,孔子针锋相对地向齐国提出归还齐国曾经占领鲁国的汶上三城的要求,从而维护了鲁国和鲁国国君的威严。这时的孔子在政治和军事会盟,在剑拔弩张的利益场中表现出自己的机智和胆略。从历史互文本的角度来说,这有点类似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朝廷上机智勇敢应对秦王以维护赵国威严的情节模式。孔子临危不惧且运筹帷幄,这充分展示了孔子的胆略和智慧,孔子是一个文化巨人,在影片中他以理念和仁政救国,是文化上的英雄。“尽管银幕孔子最终未能实现‘礼乐仁和的梦想,却仍以对于国家合法性象征的两次‘周礼跪拜,完成了一部自出生、受难到重生的‘国家主义英雄史诗。”同样,面对季桓子和公孙狃的威胁,孔子丝毫没有畏惧,这是孔子不同于一般文化人之处。在处理鲁国“三都”问题上,面对对方的强大攻势,孔子毫不畏惧,为鼓舞士气,他不顾身后乱箭在高空飞舞,不顾生命危险,一个人站在城楼高处使劲击鼓,孔子展现给我们的举动表明:他不是一个文弱书生。
二、文化英雄与英雄文化
孔子代表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半壁江山。孔子身上有一股像诗人屈原那样的求索进取的入世精神和对国家忠心耿耿的赤诚之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孔子的故事为我们读书人指出了一条重获“英雄性”的道路,那就是对国家民族大任的勇敢担当,在求索的过程中不怕任重道远的英雄精神,并且“位卑未敢忘忧国”。后来,中国传统儒家文人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孔子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志向远大,意志坚毅,不倦求索,积极入世,这是孔子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孔子无疑是一个文化英雄,在《孔子》中,孔子不仅仅局限为一个文化英雄,他还参与鲁国国政且辅助君上,卓有成效,孔子不愧是位有胆略,有气魄,有智慧的政治家,从影片对孔子的塑造来看,英雄的价值理念也是英雄主义价值观的表征之一,这样的价值观所导引而出的人物的行动正是孔子一生的写照。我们观看《孔子》,便是追索中国英雄精神的文化源头。
当年老体迈的季大司徒反悔当年的过错,希望孔子回国时,周游列国的孔子在外漂泊十几年,尝尽了颠沛流离的滋味,也日夜思念鲁国。当孔子拿着季大司徒派儿子送来的玉环时,孔子对来者说道:“我可以回去,但我只想专心讲学,请他们以后不要用政事来扰我。”这时,镜头推近孔子,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这一个特写镜头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它让观众看到了孔子作为一个文化圣人的做人准则和操守。当孔子一行人来到鲁国城墙下时,俯拍镜头结合大远景,将一个去国多年的游子归乡的场面“隆重”地表现了出来。镜头对准孔子下车时的双脚,这一镜头也意味深长,特别是孔子双足下车挨着鲁国地面的那一瞬间,音乐突然加重,很好地表情达意,镜头跟了孔子的脚步约5秒钟后,机位缓缓上升,呈孔子的背影。只见孔子拄着拐杖向鲁国城墙缓缓走去……我想此刻,孔子的心情是无比复杂和激动的。孔子对着城墙下拜,然后接孔子抬头的正面镜头,他激动地说道:“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我们不妨细细体味“终于”二字凝结的沧桑感和沉重感,但也集中地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儒家文化巨人的爱国之情和对故土的恒久牵系。回国后的孔子穿一身白衣服,呈现一副白发白胡子的面容,若有所思的神态,这样,画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宁静致远,专心讲学和治学的夫子形象。这样的形象永远是那样可爱、可亲和可敬。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大学者的典范,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例,令万世景仰和感佩。《孔子》是中国电影英雄叙事的另一重文化表述。
《孔子》上映后,学界对《孔子》的正面和反面评价都有许多,但无论《孔子》拍得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大众审美口味,《孔子》无疑昭示着中国电影英雄叙事更为多元化的未来,展示了一种值得期待的良好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