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艺术生活

2013-05-30 15:44明凤英
新民周刊 2013年13期
关键词:静物风景绘画

明凤英

笔下知性,却流露出艺术的心灵和学养,与学者专家的艺术论述大异其趣,读来耳目一新,如同潜入一片清净沉稳的天地,让人为之沉醉。

这是一本谈论绘画、音乐、电影的散文好书。有人称之为“台湾旅法作家尉任之的艺术生活随笔”。 作者用知性却清净沉稳的散文笔触,把供奉在殿堂之上的“艺术”还原到朴实的人事和艺术心灵的互动上。 作者笔下沉静实在,理性纯净,他的鉴赏、追索、喟叹因此特别诚恳笃定,值得尊重。

书名有绘画的风味——“室内静物窗外风景”。 台湾版封面上的法文标题直接点出此书“里外/动静”的对应:enterieurs/exterieurs: natures mortes et paysages(里与外:静物与风景)。当然,这一静一动之间的流转必定有“人”的目光,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将室内╱窗外、静物╱风景总合,也就是作者人类活动的场域。”“平凡的风景和静物,却因为人的凝视,有了不同的意义。”

此书涉及极广,从马勒(Gustav Mahler)的音乐谈到作者的感怀伤逝,从先拉斐尔主义(Preraphaelism)的耽美画风谈到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从卡缪 (Camus) 未完成的遗作谈到克林姆特(Gustav Klimt) 的画作《新娘》,从瑞典大师伯格曼(Bergman)的电影谈到挪威画家蒙克 (Edvard Munch), 转谈到巴赫(Bach) 的音乐,从舒伯特 (Schubert) 的《冬之旅》谈到自己对秋冬季节的生活韵律,从瓦格纳 (Wagner) 的歌剧谈到德国导演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的纪录片,还有安迪·沃尔 (Andy Warhol) 电影中呈现的纽约,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自导自演、鲜为人知的黑白默片《忧国》,以及台湾导演侯孝贤以《红气球》一片向法国导演拉摩里斯 (Albert Lamorisse) 致敬的多面向的艺术轨迹……

作者尉任之,1977年出生于台北,东海大学美术系肄业,巴黎第一大学电影研究所博士候选人。近年来,他有关艺术的文字,可以在内地、台湾各地的刊物上看到。他曾参与策划《印刻文学生活杂志》昆德拉、富恩特斯专辑,并在台北有两次绘画个展,还在欧洲不同地方参加过联展。 他的家庭背景是台湾文坛的一道风景:父亲尉天骢是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是国民党烈士遗孤, 在60年代创办《文学季刊》, 发掘过不少后来在台湾文坛上的重要作家,比如陈映真、黄春明等。70年代中,与关怀台湾乡土社会议题的作家艺术家们来往,成为台湾70年代乡土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母亲孙桂芝是声乐家,在音乐、绘画方面都有造诣。

因为父母在60-70年代台湾文坛上交友甚广,作者自小就涉猎文学、艺术,并且开始绘画、写作、看电影,也对音乐史料有相当的掌握。 爱好旅行的年轻作者,秉承了父母的广阔交游,多次走访欧洲艺术大师,包括到挪威寻访画家蒙克,两度寻访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和他定居的法罗岛,三度赴乔治亚访问当地著名的导演。

读者都是眼尖的,掉书袋的文字往往逃不过读者慧眼。本书作者这样大手笔地横跨多种艺术领域,能够写到实在不浮夸,确实要一些功底。他以沉静的散文,老老实实地记录个人在艺术领域里多年的感悟,不单是介绍品评,而是随着自己体验游走涉猎,时而从绘画联想到音乐,时而从某部电影、某首钢琴曲谈到某篇诗作。笔下知性,却流露出艺术的心灵和学养,与学者专家的艺术论述大异其趣,读来耳目一新,如同潜入一片清净沉稳的天地,让人为之沉醉。

作者自称:“这是一部提问之书,诘问的对象是自己。”个人强烈的艺术追求与沉静的文字风格相互对照,别有韵味,也很耐读。 下面的文字,可以窥见作者“诘问自己”的场景:

克林姆特未完成的《新娘》并不是克林姆特代表性的作品,但我却久久伫足在这张画前。我试着“阅读”这张作品,思索一代名匠创作的过程:他在画布上所留下最初的素描的痕迹,以及后来试图遮去的部分等等。然而,我怎样也不会知道克林姆特将女阴遮去的动机是纯粹美感上的选择?是道德考量?还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省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特别着墨于为人遗忘的法国前新浪潮导演拉摩里斯和乔治亚平民纪实导演米亥依尔·寇巴希杰(Mikhail Kobakhidze),以及并非名家的中国钢琴家朱晓玫。 在大师如林的世界,作者对这几位艺术家的特别关注,非有平视众生的襟怀和对艺术的真诚敬重,怕是做不到的吧。

猜你喜欢
静物风景绘画
静物写生
静物(节选)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怎样写静物
怎样写静物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