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悦阳(记者)
嘉 宾:王永刚(中国国标舞总会会长助理)
凌桂明(上海市舞协主席)
季孝明(中国国标舞总会副会长)
沈敏华(中国舞蹈家协会原研究部、组联部主任)
杨 威(WDC国际评审)
曹 洪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国标舞专业主任)
胡春田(WDC国际评审)
“舞动上海,魅力申城”——中国国标舞界的顶级赛事2013年CBDF中国杯国际标准舞巡回赛-上海站暨上海首届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于4月13日-14日分别在上海浦东新区源深体育馆和上海婚礼中心进行第一站的赛事竞技。随着《舞林大会》、《舞林争霸》等节目的风靡,国标舞逐渐成为了中国舞蹈界的一朵奇葩。作为一支“外来舞种”,国标舞如何在中国这块传统的土地上舞起来,甚至刮起了“中国杯”的国标舞竞技旋风?它又和上海这座现代化城市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中国杯”树立品牌
主持人: 2013年CBDF中国杯国标舞巡回赛近日于上海拉开帷幕,同时,这也是首届在沪举办的国标舞全国公开赛。
王永刚:“中国杯”国际标准舞全国巡回赛是由中国国标舞总会(CBDF)主办的一个高端品牌赛事。本次“中国杯”将延续2012年“五加一”和“大奖赛”的赛事模式,所谓“五加一”,即为五站分站赛和一站总决赛。通过在全国各重点城市举办巡回赛事,带动周边城市国标舞发展,增强舞蹈圈凝聚力。而“大奖赛”则是指每站比赛的优胜者将获得高额奖金,以此吸引众多高手参加,为打造水平最高、最精彩的国标舞大赛奠定了基础。另外,组委会花重金邀请外国表演嘉賓在分站赛开幕式上表演,为比赛增加可看性。
通过2012年一年的推广与运营,“中国杯”品牌初步已得到社会认可。在各地举办的“中国杯”巡回赛均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国标舞带给大家的是现代文明高品质的舞蹈美的享受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拼搏奋斗的精神。年轻的选手在一次次的比赛中,相互学习交流,努力超越自我,敢于攀登高峰,在顽强的拼搏中彰显出生命的光辉。
今年“中国杯”选择了时尚繁华的上海作为揭幕战的地点,接下来将转战山东济南、福建泉州、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最后,依然要在12月的深圳展开年度总冠军的角逐。
外来舞种本土化
主持人:国标舞源于欧洲,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在中国,却是以一个“外来舞种”的身份自居,国标舞从引入至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想必几位老师都颇有感触吧?
沈敏华:26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我们对在世界上已流行了60多年的国际标准舞还一无所知。当主管中国民间文化交流的中国对外友协找到中国舞蹈家协会,提出有日本友人想在北京举办一场中日国际标准舞友好赛时,“国标舞”首次闯入我们的视野,中国舞协承接下的这个项目拉开了国标舞进入中国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今日已形成一片桃李争艳的辉煌景象。
季孝明:我有幸见证了国标舞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可以说我的职业生涯与国标舞紧紧联系在一起。回顾国标舞进入中国发展至今的历史,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萌芽初创阶段,国标舞作为一种外来舞蹈,起初仅通过中国舞协这一渠道来进行培训及推广,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当时国内的文艺团体和专业演员,受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很难在社会上、群众中产生影响。为了打开局面,中国舞协国标舞协会等组织开始采用学习、建制、培训等方式对国标舞进行快速的吸收、规范和普及,尤其“从娃娃抓起”的成功推广模式,令各类培训教室应运而生,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二阶段——建制普及阶段。与此同时,新的问题摆在眼前: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如何搭建展示平台?如何提高师资质量?上世纪末出现的“深圳现象”揭开了第三阶段——蓄势培养阶段。所谓“深圳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些机构的市场运作形成“以舞养舞”的良性循环,一时间优秀的师资和生源都集中在深圳这一对外交流的要塞,国内较为出众的国标舞人才也由此解决了经费问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国标舞协会也通过考级等项目获得了一定经费,投入到搭建平台举办赛事等进一步发展中。随着国标舞在中国的蓬勃兴起,上世纪90年代涌现出来的国标舞骨干人物在近10年开始发挥他们的力量,有些进入艺术院校担任国标舞专业教师,有些开办了自己的国标舞培训机构,还有一些成为国内各项国标舞赛事的组织者或专家评审,年轻的国标舞舞者尤其是专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已登上世界舞台摘金夺银,可以说是到了目前的第四阶段——进取提高阶段,从专业到业余,从政府到民间,国标舞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
不久前我到河南郑州去出差,发现当地的四个体育场馆竟然都在举办国标舞活动,参与者达两三万之多!要知道国标舞这项运动在国外通常是有钱人参与得比较多,但在国内一个二级城市居然有这么多的爱好者,足见其发展势头之迅猛,除了这一舞种本身比较容易普及,也与国内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不无关系,他们可能觉得国标舞的成才概率相比专业舞种要高一点吧,学起来也比较快。
一朝结缘在上海
主持人: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在国内和国标舞结缘最早的城市。这次作为本届“中国杯”国标舞全国公开赛的揭幕城市,对于国标舞在上海的发展更是一种促进。
杨威: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当时被称为“标准舞”的国际标准舞就被一些欧美归来的留学生以及外商企业带入上海。那时,上海有着几十家大小规模不等的舞厅,著名的如“百乐门”、“大都会”、“仙乐斯”、“埃艾令”等,在当时的年轻学生、商人和高级知识分子中十分流行,还有人根据最流行的“华尔兹”舞的节奏管它叫“嘭嚓嚓”。虽然当时的国标已在舞姿、舞步和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但远未达到现有的高度,被上海人称为“老标”意即“老式的国标舞”。
解放后,上海的舞厅逐渐关闭,其从业人员也都另谋职业,继之而来的是从解放区传来的“交谊舞”和“集体舞”,原来舞厅流行的探戈舞、伦巴舞等则被视为资本主义娱乐方式而打入冷宫,随后经历了漫长的动荡年代,国标舞在公开场合已无人提及或“谈舞色变”了。
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让国标舞再次复苏。随着国力增强,人们走出国门,开阔了眼界,也解放了思想,有关国标舞的讯息和活动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几个大城市:首先是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了中国国标舞学会,广州因离香港最近,舞风新开,上海的舞蹈家协会也紧跟着行动起来,国际交流频繁而活跃,特别是在北京舞蹈学院开设了第一个国标舞专业的影响下,上海市舞协主持开办了“国标舞选手培训班”,通过选拔参加全国锦标赛。在1979至1996年间开办了50余期培训班,培养出了曹洪、方俊、李利、陈昭等我国第一代国标舞职业舞者,那时上海的国标舞事业可谓蒸蒸日上,在群众舞蹈活动中开辟了新的领域。
进入21世纪,上海市文化局及教育系统在当时的上师大设立了表演艺术学院国标舞专业,招收大专生,从此在上海有了专业的国标教学园地,这是从社会松散推广向专业集体培养的一个大转变,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国标舞发展。
主持人:刚才杨老师提到了21世纪以来上海国标舞专业教学的开创,曹老师,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上海国标舞的教学和传承方式?
曹洪:国标舞真正走入专业院校的教学中是比较晚的,直至本世纪初,上海的专业院校才逐步开设国标舞或体育舞蹈专业,才开始了培养国标舞专业人才的教育之路。如今,上海在4所大学、3所中专与无数优秀的准专业学校的构建下培养了一批批的国标舞精英。
其中,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国标专业成立于2001年,是上海市最早成立国标舞专业教学的单位。它的前身是上海戏曲学院舞蹈学院以及上师大表演艺术学院。从开设专业至今,已经招收了12届学生,其中2001年和2002年是大专学制,2003年往后都是本科学制。近年来更有硕士学习方向可以给本科毕业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的国标舞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收中专学生。第一届中就有杨超、谭轶凌、孙佳等一批至今仍然活跃在赛场与舞台上的优秀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该校中专约为三年招生一次,而今年正好是该校中专开展招生工作的第五届。上海体育学院于2005年在舞蹈编导专业的体育舞蹈方向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该学院以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主,目前是本科学制。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国标舞专业始于2005年,2012年该校也开始招收中专生。上海体育职业学院(前身为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于2006年开始建立体育舞蹈专业(大专、本科建制);2010年,上海群星職业技术学校开设了中专部,这两所院校的领军人物是方俊和陈昭。
在这些专业院校之外,还有一批全国职业前六名的优秀选手在从事国标舞的教学活动,比如曹洪、李利;方俊、陈昭;王信余、秦云;钱之炜、车遥等等。由这些专家成立的工作室或学校,被称之为准专业院校。这些准专业的学校以专业水准的教学,并在以上专家老师的主持下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标舞苗子。
主持人:国标舞通过上海走入中国,浸润了上海这块乐土独特的文化气息,是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上海国标舞的发展特点?
胡春田:关于上海国标舞的发展特点,我能用直觉捕捉到的最恰当的词就是“创新”。上海与北京、广东并称为中国国标舞的三大集散地,上海国标舞在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市舞协的有力引导下,将近30年的发展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教师和实力选手。我认为海派国标舞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就在于它的“创新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和媒体推广方案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注重精英人才专项培养。竞技性是国标舞的价值核心,上海的国标舞教师大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比赛,无论是国内比赛还是国际比赛,尤其针对个别尖子人才,更是支持他们利用国际比赛锻炼自己,在与世界强手的公平竞争中取长补短。此外,上海的很多老师也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跟随外教学习舞蹈,甚至组织学生赴国外接受中短期培训,直接吸收国际最前沿的成果转化,借助“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得上海的国标舞选手在竞技知识储备上得到了均衡发展。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元素教学法。上海国标舞界的“功勋元老”——袁水海老师和杨威老师,前后出版了多部国标舞理论专著,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职业舞者。在前辈们的指导下,上海戏剧学院的曹洪、李莉老师与之共同完成了国标舞“元素教学法”的创新突破,成功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海派摩登舞者,塑造了松弛、流畅、优美的上海戏剧学院风格特色。
另外,譬如《舞林大会》这样的媒体推广方案也是上海创新意识的显著体现。《舞林大会》作为东方卫视强档季播王牌综艺节目之一,通过电视传媒的推广平台,在组织明星舞蹈竞技的同时,也为素人舞者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带动了国标舞小作品编创的白热化,大力推进了国标舞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
舞蹈赛事成契机
主持人: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过程也是起伏不断,时至今日,上海乃至全国的国标舞发展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季孝明:国标舞在当下虽然逐渐成为一种普及型的全民娱乐,但在表面繁荣的景象下,也有新的问题浮出水面:在参与数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质量?良性发展可持续吗?目前国标舞从业者们在思考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一是国标舞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二是如何让国标舞这项竞技运动更靠近艺术。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只有进一步提高国标舞的社会认可度,才能拓宽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所以希望在普通高校也逐步设立国标舞专业,这个需要时间;第二个问题则对国标舞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把一些创演俱佳的国标舞作品从赛场引入剧场,使它成为舞台艺术的一部分。为此,我们想邀请一些著名编舞家来参与并支持这个计划,逐步培养长于国标舞编舞的专业队伍。
杨威:回顾20余年国标舞在上海的发展,上海国标人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在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很多地区发展都很不错,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上海反而显得发展缓慢。
我觉得,这首先源于认识上的误区,虽说国标舞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已在上海现身,但它以完美的舞蹈形式展现在国人面前也不过是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这其中又有“体育舞蹈”之说闪烁其间,使人捉摸不透,加之很长时期被烙上“反革命”的符号,使人对这门高雅的艺术舞蹈产生了多种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它“俗”,有人认为它是老人和孩子的健身运动,还有人将它归于“流行舞蹈”,不登大雅之堂……遗憾的是这些误区也影响了我们的舞蹈领导层,吃不准它到底是俗是雅,值不值得支持和培养,更由于它没有芭蕾舞“资格老”,又不像民族舞“根底深”,因此在政策上不敢放手,开展工作就不太给力了。
其次,在社会因素层面上,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各方面工作都必然向这一目标倾斜,对文化的投入也遵循这个原则。上海在文化艺术及其他社会活动方面项目繁多,选择丰富,国标舞只是沧海一粟,既无政府扶持,又无资本参与,加之举办国标舞活动的成本很高——请外教授课、为演出置装、负担国内外大小比赛的机票和路费……大批国标舞者只能以教舞为发展方式,以舞养舞,往往是经济上的压力使一部分人望而却步,或虽经多年苦练最终退出另谋生路。
此外,国标舞者本身的因素,学习国标舞的人一般都是在少儿或青年时就开始了,特别是在专业院校中,文化课课程与普通院校相比较浅,加之舞蹈训练的技术性强,体力消耗大,上课时间往往被各种演出、比赛冲击,文化课的学习被错误地视为一种负担,而这个年龄正是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缺失了文化的滋养,很多学生渐渐迷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所从事的专业和事业缺乏长期性及艰苦性的心理准备,产生了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更多的则迫于经济和生存压力,产生了混文凭、赚快钱的消极思想,放弃了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这直接造成了优秀、拔尖人才难以培养和传承的局面,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
凌桂明:对于国标舞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刚刚开始第一届国标舞全国公开赛的举办,有这个机会和这个平台,首先上海国标舞要扩大影响。本次赛事对于推动上海的国标舞发展将是一次契机。在上世纪30年代,交谊舞在上海发展得比较快,可能在全国也是最早的。现在城市的发展和舞蹈也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我希望国标舞能够同步,跟上时代,在上海乃至全中国取得较好的发展。
杨威:在草长莺飞的四月天,中国国标舞总会将本届国标舞巡回赛举办地放在了上海,这无疑是上海重振国标、走近国标的好机会,也将对上海的国标舞发展带来有力的促进,使国标真正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