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张国荣:超越明星的演员

2013-05-30 10:16曹可凡阙政
新民周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张国荣陈凯歌艺术家

曹可凡 阙政

人与人的交集,每每漫不经心,又意重若此。

追忆1993

那年很巧,跟他见了两次。第一次是《霸王别姬》刚刚在戛纳得了金棕榈奖,主创来上海参加首映。我为《东方直播室》节目做张国荣的专访,地点就在南京路上的七重天宾馆。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也是我做的第一个明星访谈。当时的谈话现在看起来都是波澜不惊、琐琐碎碎的,但他的状态和他说的那些话,就好像是在我心上抽打了一下。他的精致、他的教养,你再联想到他做音乐做电影,在艺术上所达到的极致……采访过那么多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动我的,但是张国荣可以,他有一种不可取代性。

很多年后凯歌拍《梅兰芳》,我和卢燕老师去探班。坐在监视器后面,我们心头都升腾起一个疑问:如果是张国荣来演会怎么样?我们也问过陈凯歌,但他没有作答,可能是这个问题太过残酷。

我在张国荣身上看到很多的反差——在生活中他是非常精致、很有教养的人,但他又超脱所谓的“明星”。用“艺术家”来形容他我觉得有点刻意拔高,况且这个词也被用滥了。我喜欢称他为一个“演员”,演员这个词在我个人词典里比较中性,但我觉得能被称为“演员”的人不多,这是一个最高的褒奖。刘德华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梁朝伟已经是个演员了,我还是个明星。他在演戏的时候可以忘记自己是梁朝伟,可我在演戏的时候还记得自己是刘德华。”后来我想这句话也可以移到Leslie(张国荣)身上。

当然很多人也会误解,因为他的性取向,因为《霸王别姬》,就以为张国荣在生活中也是很……阴柔——说白了就是“娘”吧!所以我不用“阴柔”来形容他,我觉得他是非常柔和,但不是“娘”,也不是“阴柔”,他骨子里是很大男人的。这也是他另一个面向上的反差。很多明星穿得珠光宝气,但是他不,他穿得很随意,就一个麻色的休闲西装,可是会让你觉得很高贵。这是他的气场。

隔了几个月,我去同里看他们拍摄《风月》,为《名家专列》节目(《可凡倾听》的雏形)做他的访问。那一次是秋天,我们在剧组呆了将近一个礼拜,和他们同吃同住,喝一样的水。拍片之余就在一起闲聊,聊的内容都非常家常。

在片场你可以感觉到,张国荣对戏的精益求精,每一个眼神、表情,一举手一投足的尺寸都那么精准。陈凯歌也是很较真的人,演员走得快一点慢一点、前一点后一点,可能都要重来。很多演员听到导演喊cut,0.1秒就会回到现实世界。但张国荣比较慢,他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回来。所以常常导演喊cut之后周围人都不敢说话,走路蹑手蹑脚,说话轻声轻气,导演也会让工人把灯关掉,让张国荣在暗中沉默一段时间,回到现实当中,再接着拍第二条。

戏外的张国荣就和戏里完全不一样。他有很多想法很有意思,是个挺会开玩笑的人。拍《风月》的时候因为已经有《霸王别姬》的标杆竖在那儿,气氛挺紧张的。一双绣花鞋,一个静止的画面,凯歌能拍20多条!那时候也没有多机位,每一条都拍得比较艰苦。我记得有一场戏,前面都很到位,好不容易快拍完,末了何赛飞一个齿音没咬准,全完了。张国荣当时就急了,说:“何赛飞你这傻X,我TM一个广东人普通话都说得比你好!”说完全场都乐了,没想到张国荣也会国骂。90年代基本上香港演员的普通话都说得很烂,但他那时候已经说得很好,所以后来去拍《红色恋人》我毫不奇怪。

大家现在说到抑郁症,就感觉张国荣一直愁眉苦脸的,其实不是。他很平和,也很有意思。他有沉默的时候,也有很开心的时候,他开心起来是毫无顾忌谈笑风生的,就像他骂何赛飞一样。何赛飞也是个很进戏的人,有一场戏她用情过度到胃痉挛,浑身发抖,Leslie就一直抱着她说没事没事,一直到她平复……人都是多面的,就好像凯歌也不是永远严肃的,王家卫在生活中不戴墨镜那份神秘感就荡然无存。张国荣面对镜头的时候可能矜持一点,私底下其实是个蛮放松、内心很宽大的人。

有时真的很难相信,曾经坐在我对面谈笑风生的这个人,已经离开人世整整十年了。

采访的人越多,他的形象越立体

他去世之后,2004年我开始主持《可凡倾听》。有一期是采访陈凯歌,节目做完以后我就萌生了这个想法:接下来遇到和张国荣有交集的人,都可以问一些相关问题,如果我这个节目能存活到十周年的话,就为他做一个回顾。

我不喜欢对嘉宾说“请你对张国荣做个评价”之类的话,我会针对每个人和他的交往,问一些小故事小细节。很多细节是在严肃的正史里看不到的,看上去漫不经心,却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我不希望告诉大家我的判断,我只呈现事实给你看。

我采访过很多人——陈凯歌、徐克、王家卫、尔冬升、陈可辛、肥姐、梁朝伟、吴君如、张柏芝、谭咏麟、张丰毅、杜可风……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肥肥是讲得最多的,关于生活细节,比如她最后一次见他是在3月26日,他们在半岛喝下午茶,还分享一个pizza。杜可风其实没说什么,但他的反应非常震撼——我没想到他会被这个问题瞬间打倒,刚才还嘻嘻哈哈眼泪猛地就飙出来,我都被他吓到,整整五分钟没人敢说话。很多人会很尊重他,随着时间的流逝,愿意认为死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有哀而不伤的感觉。也有些人是提起他就会哭,采访徐小凤的时候他们跟我说张国荣提都不能提,她会失控。

采访过那么多人,我就特别能知道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做了什么事情,这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他不仅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人物,也是两岸三地演员中最早能被国际市场接受的一位。很多事情未必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他的抑郁实际上是比较深层的,所以不是想象中的阴沉。他看起来还是很阳光,笑起来还是很灿烂的。用“轻生”、“软弱”来形容他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不尊重和不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他的行为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我相信社会发展到今天是越来越昌明和自由,没有伤害别人就可以了。

至于把一个人的性取向和他的演技混同,我觉得这就是不尊重人。西方人有两个概念,一个叫性,一个叫性别,sex和agenda,是分开的。性是上帝给的,XX还是XY,出生的时候已经决定,没有办法选择。而性别的选择是个人的自由,人有权利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更何况性别和演技,那完全就是不同的概念,“因为是gay所以演得好gay”,这是很主观也很没有教养的说法,把自己的推测强加于人,是语言暴力的表现。当然了,偏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是他人的权利,我完全尊重,但我也有不同意的权利。

张国荣的影响力

很多非常了不起的人去世之后,也会有人怀念,但是那种影响力,那种对现代人的冲击,大概没有张国荣这么厉害。能做到“偶像”的人不多,他是一个。所谓的“icon”,既是偶像,也是标志,他成为了一个经典。什么是经典?就是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N多年过去还能感染我、打动我,他的电影、音乐会成为我回忆、生活、想象的一部分——这就是经典。张国荣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人,也影响了很多无关的人。他去世的时候很多“90后”都还不认识他,而现在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虽然在我出生没几年的时候就不在了,但他和他的作品还是伴随着我的成长。

如果要问他对这个世界最大的价值,我觉得,一是他在艺术上做到的极致,二是他的性情。艺术家都是性情中人,他个性较真,也很直接,随心所欲,可能离疯子就一步之遥。他心中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观,为了这个价值观他可以做很多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大艺术家都是这样才能形成的,畏首畏尾、想这想那,心中有太多杂念,也许会成为“艺术工作者”,或者所谓的“家”,但成不了大师。张国荣你别看他读书读得不多,但他是大师级的。大艺术家都是很单纯的,有孩童的心态。他跟我认识的很多大师级艺术家一样,眼神澄澈透明,不带杂质,他心里是干干净净的。我采访过太多人,一坐下来,就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90%的所谓大师、名家都是不合格的,也许我的标准比较严苛吧。在我遇到过的人当中,傅聪先生也是这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我做《可凡倾听》,除了记录下这个时代里有意思的人的心声,还想累积一个艺术家的群落,从一个群落去看一个时代。这年头赚多少钱赢多大名气不难,就看能给这个世界留存多少。大浪淘沙,泥沙俱下,看多少年之后还有多少人留得下来——张国荣就是一位。

他们记忆中的Leslie

关锦鹏:一接手《胭脂扣》的时候,公司已经定了梅艳芳,不作第二人选了。当时都觉得十二少也非张国荣莫属,但他们是两个公司的演员,怎么办呢?梅艳芳就一拍胸口说:好,我去新艺城电影公司演一个电影,换张国荣进《胭脂扣》。结果两个公司的大老板头大了。两个演员他们真的像兄妹一样,张国荣明知道十二少的戏是为梅艳芳挎刀的,他也愿意来。今天一直有人说要重拍《胭脂扣》,但是只要想到如花和十二少,到底谁来演呢?就停住了。

王家卫:张国荣基本上是很开放的,他认为什么戏他没有演过他都会演。拍《春光乍泄》的时候他生病了,有一天我们在房间里面,他跟我说:为什么我们会来到阿根廷拍电影?窗外就是铁桥,是阿根廷的一个标志。他说:我在想可能我前世就是海外的华工,在这里干活死了,因此会回来这里做这个事情。

(他去世那天)刚好我们在拍《爱神》……那个时候有人打电话告诉我们这个消息,大家就感觉是开玩笑,不相信。后来知道了,那天晚上大家的情绪就非常不好,拍到最后巩俐也哭了……但我不认为他是一个鸟落下来了,对我来说,离开那么多年,给我的印象还是特别深的……所以他其实还是继续在飞。

徐克 :以前嘛,张国荣是很跳跃、很活泼的……后来他开始沉默下来,他这个人开始沉淀到一种有可能再进行点其他层次的状态。当时我写的一个剧本叫《王先生》,是他当主角,我跟他谈了很久,没想到差不多要开机的时候,就出现这种很不幸的事情。

当时我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因为我是约了他10点钟见面,可是7点钟电话来说,今天晚上不用去了,张国荣先生已经去世了。我说是什么事情?人家说,他从酒店楼上跳下来。我觉得我突然之间就好像完全不接受这个事情是真的……而且因为张国荣家离我家很近,我们就隔几个房子,我常常看到他拉着他家里面养的狗出来,在街上见面。而且他很热情,每次见面都很开心,又抱啊,又笑啊,一大堆东西……直到看到他的棺木,才知道真的是张国荣已经不在我们人间了。

《王先生》这个剧本,现在我也基本上不准备再拍。因为我不知道找谁来演这个角色,而且演不来这个人物……将来可能科技很发达的话,会再从电脑里面制造一个张国荣出来。

猜你喜欢
张国荣陈凯歌艺术家
山水册页 《禾木印象》 张国荣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女儿歌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张国荣的异国粉丝
似与不似率性自然
——张国荣艺术作品欣赏
陈凯歌 大师下山了
张国荣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