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奋 杨江
3月19日。3月20日。华西官方两度公开接受记者采访,发言人分别为书记吴协恩和副书记孙海燕。
对华西来说,也许首次遇到重大变故,也许首次涌现大量各种诘问的各地记者,也许有关“老书记”的话题太过火爆丰富,新闻发布会现场七嘴八舌,长枪短炮稍嫌紊乱,不依不饶的现场采访甚至从场内转移延伸到场外。
吴仁宝走了。华西的未来发展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转型前景乐观吗?
在3月20日的媒体群访中,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表示,“目前华西村没有一家亏损企业”,但这句话的前提是,如果有亏本的企业就“灭掉”。而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华西村在2008年后关停的钢铁等相关企业最少有8家。
在此后的延续性采访中,孙海燕表示,事实上,早在8年前,华西就开始转型了。过去是从农业走向工业化的,到2000年形成了规模企业,形成了产业链。“但是随着这样的扩展,我们感觉到传统工业市场前景黯淡。在长三角地区如果朝服务业方向发展的话,可能有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我们后来就把服务业作为华西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据孙海燕介绍,除了产业转型,未来的“华西城”人口将比现在翻一番。为了达到这个愿景,华西的领导班子决定要狠抓三个方面:人口素质、环境、管理模式。但是路子怎么走,孙海燕没有细表。
有分析认为,华西村的发展模式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一是吴仁宝健在时的“动力惯性”还在;二是早在2003年吴协恩接任书记后,向“后吴仁宝时代”的过渡就开始了。只不过吴仁宝去世,让公众对华西村的未来有了更多的疑虑。
疑虑最大、最直白的,就是股份。华西股份,“资格很老”。吴仁宝去世的消息发布后,“华西”股价,稍有抬升。最近报表显示,“该股利润水平一般,公司业绩基本保持稳定。股价为净资产的1.588倍。”
在华西集团庞杂的产业集群中,信息比较透明的只有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华西股份(000936),而这家老牌上市公司的生存现状,恰恰折射出华西村目前几大支柱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毋庸讳言,在最新的2012年年报中,华西股份交出的成绩单令投资者沮丧:主营收入26.5亿,比2011年减少2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同比减少8.91%。
问题是,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竟然还不是主业,而是源于报告期内华西股份处置了所持有的部分华泰证券(601688)股票,一举收获了9300万的税后纯利。这意味着,2012年华西股份利润总额的2/3其实是来自一项非经常性损益。
分析认为,华西股份的主要产品是“涤纶短纤”,此乃棉花的替代品,若棉花涨价,涤纶短纤行情便看好,反之,销售就滞阻。拿华西股份进行资产置换,扩充涤纶纤维产能的2011年来说,连续三年减产的国内棉花终于迎来丰收年,棉价立刻大幅下降,迄今一直保持低位运行,涤纶短纤的盈利水平因此受抑。
事实上,华西股份在财报中坦承,国内新的短纤项目还在陆续投产,下游服装纺织行业的需求又难以有效放大,国内短纤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后还会日趋严重。
屋漏偏逢梅雨——华西村的另一项支柱产业钢铁目前也深陷行业寒冬。
华西的产业结构中,钢铁产业长期占据龙头地位,收入一度占华西总收入的60%-70%。但在2008年之后,钢铁行业利润便一路走低,尽管华西村多次向外界表示自己在产业升级上会做出努力,但在近乎“全行业亏损”的困境下,华西村要想“一枝独秀”,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华西官方对此也作出了正面回应。
“华西村所属企业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一个集农、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孙海燕解释说,它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104家,形成了冶金、纺织、化纤、仓储、建筑房地产、旅游、金融服务和商贸等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末,华西集团未经审计的总资产达358亿余元,净资产121亿余元。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8亿余元,净利润2亿余元。
“大家知道,华西集团控股公司的‘华西股份1999年在深市上市”。孙海燕说,“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各位:在华西股份近年年报中,已无吴仁宝的身影。”
华西集团法定代表人吴协恩于2003年7月至今任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任华西股份董事。
孙海燕援引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的意见,认为吴仁宝的去世,虽然对华西集团来说在感情和精神上将带来一些损失和遗憾,但近年来华西村及华西集团的发展已经逐渐摆脱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多年来公司进行多元化发展,大幅引进高级人才及使用现代化管理制度,相信“华西股份”以及华西集团能保持良好的运营能力持续发展。
儿子能挑起重担吗?
除了未来的“华西城”、“股票”之外,“新书记”吴协恩也是记者们反复议论的话题。
对此,大华西村第三党总支书记谢鹤龄认为,2003年,吴仁宝之所以选择吴协恩接他的班,主要是考虑到他的年龄最小,选他接班,可以长期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为稳妥起见,此事事先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为保持程序公正,村党委又举行投票,结果,吴协恩全票当选村支书。“确有老书记威望的原因,也考虑到了他的自身实力与人品。”
谢鹤龄说,吴仁宝在预感到大限将至的那段时间里,已经与家人、同事、朋友畅谈所有想说的话,交代完了所有该交代的事。“他无怨无悔,走得很平静,很放心,像一个真正的智者一样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吴仁宝的老伙伴,前南苑宾馆“老法师”、现年84岁的赵积宝则认为,吴仁宝四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吴协恩与他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性情温和冷静,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急性子火爆”,但因为长期受父亲熏陶,应该与父亲一样有眼光有魄力。“到底也是经过很多磨练与打拼的。实战出身,当过兵,跑过供销,熟悉基层,经营上摸打滚爬,早有一套。”
在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的印象中,吴仁宝虽然让吴协恩接任书记,事实上以他的威望、性格与管理习惯,他始终也未完全放弃对幼子的传、帮、带,其间有理解的教诲,也有过情绪激烈的训斥。从2003年始,到2013年止,当他最终撒手离去时,他实际上已经对幼子经历近10年的培养、帮扶。
吴协恩接任党委书记后,村民还是习惯叫吴仁宝“老书记”,称他们是“父子兵”。“老书记”去世后,不少人担心这个在中国独树一帜的华西村究竟何去何从,能否延续。
对这个问题,乐观的孙海燕用了一个词概括:将门虎子。他坦言老书记和新书记是不同时代的人,老书记吴仁宝考虑更全面,而新书记更务实,“但他们总体方向一致,只是做事的风格不同。”
“老书记是个严厉的人,村里小孩子淘气时大人吓唬:老书记来了!小孩子就立刻听话了。”孙海燕说。而新书记吴协恩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在做书记之前对政治是不感兴趣的,我负责抓经济。有些理论还是做了书记之后才开始学起来。”初任书记的半年,吴协恩尤其不适应,“太多套话官话,我都不懂。我只知道低头做事。”
华西村未来要发展,中心村与周边村的关系能否协调发展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也是媒体一直最为关心的关于华西村的话题之一。
2001年6月开始,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等方式,先后将周边13个自然村纳入华西,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35平方公里,人口也由600多户,2000多人猛增到3.5万多人。南有“钱庄”(工业区),北有“粮仓”(农业区),中间是村民生活的“天堂”(生活区),全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到2012年,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524.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8.8万元,上缴利税超过8亿元。也因此使得华西中心村内,外出就读的大学生回村率是200%,他们不仅自己回来了,而且还会带自己的男友或者女友,甚至带同学回来。
谢鹤龄现年72岁了,他说,当年华西村周边的13个自然村并入华西村时,都是各村大多数村民村干部自发要求的结果,并经过了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又通过填报申请等程序完成的。“是大家都知道华西村有钱了,发展了,希望通过并入华西村共同致富。加入华西村后,村民们都很高兴。”
他以他曾经所在的13村和相邻12村为例,2006年9月合并到华西村后,两村很快就办起上百家小企业。村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提高。
最大实惠是,老年人每月可领到360元的养老金,每年给300斤大米和一桶食用油,以我们这里农村水平来说,很好啦!也因此就有了“囡囡宝宝不如仁宝,既发大米又发钞票”的民谣。
“家族制”就一定背时吗?
“家族制怎么认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直接反问记者,“家族制”就一定落后背时?一定要接受批判被淘汰吗?!如果吴家的人,不管能干不能干,也不管为民不为民,因为姓吴而统统请走,而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将一下子从目前1.3万美元跌到目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人民币——你们不妨去问问,哪个村民愿意?!
“在中国,什么事情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说,“因为国情复杂、社情复杂嘛,‘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最忌教条主义,形而上学。我还记得老书记当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主持人沈冰直接问老书记,人家质疑你是不是家族制。老书记掷下一句硬话,他说‘像我这样的家族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这个家庭是为更多老百姓去服务、去奉献,为了他们的共同富裕,如果全国都像我这样的家庭,可能越多越好,更多的老百姓可能富得更快、更好。因此,不论是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华西村老百姓的想法,华西的干部——包括老书记的儿女——如果确实在践行老书记讲的‘有富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宗旨,这样的‘为民家族凭什么就不受百姓欢迎?!只要一心为民,老书记就‘用人不避亲,照样有这么好的凝聚力,照样能一呼百应,因为几十年来,吴家的人确实是这样说,也这样做的,所以才有权威和威信。”
然而,虽然有华西干部和群众的拥戴,老书记走后,留给“新书记”的担子,事实上非常沉重、非常沉重——
近距离接触就可以发现,和父亲一样,吴协恩也是个对于宏观形势和国家政策颇为敏感的人,无锡话所谓“脚踏尾巴头会动”,事实上,曾经使华西超高速壮大的传统支柱行业正越来越变得像“烫手山芋”,对此早有察觉的他一直试图跳出旧格局,奋力“转型”。
2002年底,他刚从吴仁宝手中接过“权杖”,翌年便招兵买马进军金融业。开始,此事还是背着“老爸”进行的,因为以老书记的观念看,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的金融业,“空落落”地似乎不太靠谱,“有点像白相游戏机”。
但是,直到当年年底“新书记”把盈利账本摊在“老书记”面前,老书记才惊叹于金融业的吸金巨能,转而赞同儿子进入金融业,放手一搏。
8年后,华西村庆祝建村50周年时,吴协恩曾公开表示,华西集团在金融业务上共投入30多亿元,现值已高达70多亿元,预计2011年能给华西集团上缴5亿元净利润。
从华西集团所搭建的金融版图看,吴协恩在金融上的雄心不容小觑。
他旗下13家金融公司,囊括了小额贷款、典当、担保、财务顾问甚至拍卖等各项金融业务,同时还设立PE基金进行对外投资。照吴的说法,他们的金融策略是,能经营的牌照例如小贷、典当等,争取5年内全部拿回;暂时不能拓展的业务,比如银行、证券,就以参股形式开展。
一般而言,金融、旅游、海运、仓储物流,这四类第三产业是华西村的支柱产业“四大亮点”。然而目前看来,这“四大亮点”亮度不稳。
拿旅游来说,华西村自身不具备自然风光资源,为了吸引游客,华西投入巨资打造世界公园、塔群和豪华酒店,并且购置直升机两架,开发了“空中看华西”这一创新型旅游项目。问题是,虽然华西村宣布年接待量过百万,但这样的项目对于普通游客吸引力有限,前往华西村参观的人数明显下滑,老书记临终前热望的“旅游人群每年达到500万”的目标现在看来过于遥远,就连孙海燕也不得不承认,如今高328米的龙希大酒店和直升机观光,主要靠华西村以及周边村村民的“内需”来拉动。
分析还指出,就算是三产中最为赚钱的金融业,也面临巨大的行业困境。在股权投资领域,今年曝出IPO“撤单”消息的企业总数就已经达到42家,甚至创下一天撤单12家的历史纪录,许多PE都面临割肉退出,LP撤资一类的困境。在这个领域,华西集团虽然入局较早,况且早年投资的一些金融标的安全性也比较高,但这门高风险的产业可持续性如何,仍然吉凶未卜。
从传统农业到制造业,到第三产业,华西村其实始终没有放弃转型的努力,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转型不是件轻松的事。
2012年,华西集团宣布实现营业收入268亿,但净利润呢,只有2.26亿,利润率不到1%,细细一算,没有跑赢银行的一年期利率。
在互联网、科技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而且巨浪冲击各类现代服务业乃至传统制造业的今天,曾经以优化选择著称的华西村将面临新一轮的抉择陷阱。
吴仁宝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以一种特别的身份——电影演员。2012年10月,记录吴仁宝和华西村故事的影片《吴仁宝》在全国公映,知名演员尤勇担任男主角,吴仁宝客串演出,这段影像也成为他生命最后的精彩记录。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次命运的暗示:极盛之后,何以为继?
新的一幕拉开了,历史正深情地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