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虽然开宝马入住保障房、无房户居住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现象早有曝光,但类似现象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根治。广东省审计厅近日提交审议的工作报告指出,保障房分配和使用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有358 户在家庭收入、住房等条件超标情况下,仍获得审批享受住房保障待遇;有11464 套住房处于闲置。
违规配置与利用不足是当前保障房领域亟待整治的顽疾,影响到保障房项目优化市场供给、倒逼房价回归理性等功能的彰显,且容易引发民意反弹。
从广东省保障房分配中暴露的问题看,一方面是寻租者挤占公共资源、加剧优质保障房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则是因公开审核标准过于严格、部分项目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保障住房大面积空置。其实,这些保障房惠民“最后一公里”所发生的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颇为常见。虽然中央层面已多次要求地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已竣工保障房能及早投入使用,并强调要加大对保障房分配入住情况的考核,但保障房项目开工率高、竣工率与入住率低的“一高两低”现象,却并没有明显扭转。
事实上,保障房被部分公权力滥用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等范围。这些房源项目兼具社会保障与商品交易双重属性,可谓是“可流转的廉价商品房”。在保障房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香港,早在2003年就已经放弃了对经适房产权问题的诸多纠缠,改售为租。显然,政府若能将各类保障房产权回收,则可以彻底挤压其经济获利空间,是为打击保障房配置腐败的釜底抽薪之举。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实行有限产权制度,对已售出的经济适用住房,达到规定年限经批准取得完全产权并转让的,政府收取不低于50%的增值收益,这一监管思路正是利用有限产权制度来削弱保障房的套利诱惑。然而要从根本上净化保障房市场,还需要将“以租代售”思路贯彻到底。
除了“鸠占雀巢”,保障房市场资源闲置的现象,也亟待受到正视。
不可否认,为了修复保障性住房短板、建立房地产市场的维稳机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对保障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尤其在2008至2012年这5年期间,全国保障房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为了完成指标任务纷纷立项打桩。但是,保障房“重规模、轻实效”的问题也渐次浮出水面,一些项目甚至在打几根地桩后便“围而不建”,还有一些项目虽如期完工,但小区绿化、道路、配电、消防等配套设施却无法与主体工程一同交付,更有甚者会出现“1平方米卫生间”等明显有违合理居住需求的瑕疵房型。由此,部分保障房沦为了地方政府应付政绩考核的面子工程,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未能得到有力承接,社会资源被严重浪费。这其中固然有地方财政资金短缺的客观因素掣肘,而考核约束弱化也是另一个重要原由所在。主管部门有必要在保障房竣工标准方面给出相对硬性的考核指标,把好保障房质量关。
按照2013年保障房计划,今年全國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且配套设施建设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形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1000万套的硬指标,今年保障房的开工规模有了明显压缩。这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开工项目已较多、后续资金压力大等现状的体恤,也是对前期“大跃进”式开工模式的反思。应当强调的是,只有竣工并满意交付给中低收入群体手中的房源才能发挥出社会保障功能,否则大笔投入的建设资源将为其他诉求所绑缚,进而偏离公益范畴。
广东省审计厅提交的工作报告再度向保障房配给工作提出警示,有关部门只有尽快推出制度改革消弭其套利空间,并将政绩考核的指挥棒向真实入住率偏转,才可能进一步提高保障房资源分配的效率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