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权重下降释放的文化信号

2013-05-30 23:47张国庆
新民周刊 2013年42期
关键词:英语语文

张国庆

英语在中高考中权重和地位的下降,是近日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语文的权重则相应上升。此消彼长间,传统文化复兴和大国自信的征兆越发明显化。

必然趋势

去年此时,我曾在《新民周刊》撰文提出,要降低英语在高考等各项考试中的权重,而在前年出版的《中国要淡定》一书中,我和其他四位专家用一章的篇幅探讨英语地位问题,并共同提出了取消英语在高考、研考及职称考试中的必考地位,使之正常化为选考科目,赢得了很多专家和学生的支持。

从历史阶段角度看,英语的历史地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如今,中国人对国外,尤其是欧美的了解,已经远远多于欧美对中国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英语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对英语的认识也趋于客观,那些频繁与欧美国家发生联系,希望能到欧美深造、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年轻人,完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英语,这种情况下,学习兴趣也比较大,更容易学好。相反,很多人的生活与外语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不具备这方面的学习天赋,则不必浪费大量时间熬在英语上,此番北京等地的改革,反映了这种尊重个人发展和人生选择的“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念。全民学英语的时代也由此结束。而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大国是全民学某种外语的,特别是将一种外语作为升学、升职和职称评定的高门槛。

机会平等,是英语“走向神坛”的重要考量。我在腾讯微博曾经发过一个“强烈要求取消英语在高考的必考霸权”的帖子,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英语指挥棒扼杀了机会平等,太多人才被挡在了校门之外”,结果引发了网友海量的吐槽,转发将近1万。在去一些高校做报告时,很多教授和学校领导都抱怨说,英语的门槛,将很多有天赋的专业人才挡在了进取的路上,如果说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学生需要考英语是合理的话,那些民歌、国画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因为英语不合格而与大学及研究生教育无缘,就显得不可理喻了。非常荒谬的是,一方面我们在积极和高价引进外国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很多人才甚至天才却被英语考试扼杀掉,逼得他们成为庸才或者走上艰难的人生道路,就不仅仅是人才浪费的问题了,也涉及到社会稳定的问题。

民意是最好的晴雨表。我的博文,以及很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观点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我在数百个地方做报告时每当说到取消英语必考地位问题时都会被雷鸣般掌声所包围,就很能说明问题。大多数人反感的事情,有几件是该执著地坚持下去的?而很多热捧英语的人,其实都有处境决定立场的问题,英语极好的人,当然希望英语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从而在人生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这个时候,高学历、英语好的,倒是该多些机会成本和机会平等的意识,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学好英语,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或者说有条件学好英语,当你学好之后,或者体谅一下那些没学好、学不好的同龄人或者晚辈们的苦衷,这是一种做人的善良,也是大国国民应有的风范,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事實上,每个人都有弱点和不足,如果别人以此扼住你命运的喉咙,你会笑脸相迎吗?

语文利好

对语文的利好,则是此番改革明朗的另一面。有评论说,这次改革“对于英语好、语文差的同学来说,这就是噩耗”。话说得有些夸张,但也折射出过去英语指挥棒所带来的尴尬,在不少人张口闭口拽两句英语的同时,很多人却是提笔忘字,或者对中国文化一问三不知。人是趋利的,当英语成为各级考试最重要的科目时,势必会有很多家长从小就将孩子学英语放在其他各种学习之上,这也使得英语补习、速成及口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学费越来越高,并且这一产业的受益者也成为捍卫英语地位的重要力量,如同美国步枪协会强力反对枪支管制一样,这个利益集团竟然宣称,“枪杀案发生因持枪人太少”。

英语固然重要,但母语和祖国文化却更加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未来中国的发展将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且国家凝聚力将无从谈起,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是在忽视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崛起并保持良好发展状态的。

对广大学子来说,这是个福音。机会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英语权重过高,而且对多数国人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国内英语教学也并不十分成功,因而大量的时间被耗费在与英语“恋爱”的路上,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学了多年英语却几乎连一句英语也听不懂、说不好。少数人的学习成功,无法掩盖大多数人英语学习的失败,而这些时间如果用来学习专业课,发展个人爱好,许多人的人生将会有很大不同。同样被很多学子抱怨的是,考研考的其实就是英语,英语过了就算过了,而英语没达到及格线的即便专业课再好也还是与研究生的求学之路无缘,不知道有多少人饮恨于此。

四六级考试制度也是问题,这使得很多高校学生的英语压力极大,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多数学生都不得不在大一、大二乃至大三期间,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即便花费大量时间,仍然无法“搞定”英语,不仅过四六级成功率不高,而且多半是“哑巴英语”,在现实中基本没用,而不少人未来的工作又与英语无关,结果造成了人生中的一个极大浪费:最美的年华,耗费在与英语的纠缠上了,并且没有结果。

与此对应的是,由于觉得语文“无用”,大学生们乃至高校,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较低,这也是许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所耿耿于怀的事情。对此,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周金声教授非常欣慰地指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只能在母语中才能得到锻炼。北京的决策者认识到这个问题,非常好。”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都在呼吁:高校应重视母语教学,降低英语在高校教学中的比重,而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先生更是在其任内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完大学语文相关课程,不拿到学分不能毕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权重的降低乃至将来取消其必考地位,将在客观上有利于母语教学,有利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弘扬,过去是英语对中文形成“挤出效应”,现在该中文“做大”了。这也是中国发展到目前的历史阶段所必需的教育调整。

改革还没有一步到位。有专家指称,就算英语科目分数减少了,高考时难度增加,大家还是考不好。如果真要改革的话,就把英语搞成能力水平测试,不纳入统考,这才是根本。换言之,就是将英语变成高考和研考的选考科目,与其相关的专业考英语,不很相关的则将其作为中学和大学的选读科目即可,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机会平等。至于职称考试,则应完全取消英语的必考地位,毕竟,绝大多数人从事的专业与英语没有必然联系,以英语及格衡量一个人长年工作的表现和能力,极具讽刺意味,也是全世界所罕见。

猜你喜欢
英语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