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光大乌龙”如何收场

2013-05-30 10:48张襦心
新民周刊 2013年33期
关键词:乌龙套利证券

张襦心

8月16日,黄历上说,诸事不宜。

当天早盘,本如死水微澜,但就在见证奇迹的11点05分,包括“两桶油”、券商、银行在内的权重指标股纷纷暴动,冲击涨停。短短两分钟内,上证指数瞬间拉升100多点,暴涨5%,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有人说:“看过今天的大盘,真心没有遗憾了。”

瞬间各路小道消息疯狂流窜,打了鸡血的股市再度陷入中国式疯狂,正高潮迭起,倏而又戛然而止——原来只是一场A股市场前所未有的乌龙事件,“极端个别事件”这个词要火。

光大上午爆空头,下午爆多头,不知搅碎了多少人的好梦。最杯具的是跟风者,两面挨耳光,最近恐怕要捱过一个又一个不眠夜。不明真相的群众需要一个说法,但这次出来顶包的不是“临时工”,而是系统bug。

光大,究竟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还是如“阴谋论”所揣测,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一面照妖镜

这场风波,正发生在股市敏感期。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迷,赚钱效应缺失。但我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9%,超过第一季度的6.1%,坊间也预计政府有可能采取措施刺激经济。

但在8月16日这天,A股一开盘就出现调整,再加上隔夜美股大跌,本来空头气氛浓厚。没想到盘中突然异动,前所未闻的诡异走势导致舆论一片哗然,记者所在的财经群里各种乱猜:“软件坏了?”“交易所出问题了。”“多头搞突然袭击,涨停板吸货。”11点08分,群主率先指出:“应该是乌龙指。”

世界上最大的乌龙指事件,当数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位交易员错误地将客户的“以61万日元卖出1股J-COM公司股票”指令,打为“以每股1日元卖出61万股J-COM公司股票”,导致瑞穗损失惨重。

但接下来,最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了。或许市场熊太久了,对“政策市”的渴望一触即发,五大极富想象力的重量级“利好”纷至沓来:

1、某报内参:正在召开的北戴河会议可能有最新重大政策传出。

2、超级主力入场,优先股试点即将出台。根据优先股试点方案,大市值的蓝筹股,绝大部分股份转为优先股,只拿分红,不再流通。未来筹集部分也如此安排。

3、汇金和QFII等机构大量进行指数型ETF申购。

4、中投外汇资金集中在前几日换回人民币,昨日开始建仓中国金融股,后续仍会继续买入。

5、上证180开放T+0,异动的股票全部是上证180成分股。

更有趣的还是“专家们”的倾情出演。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三原因致股指暴动,‘国家队或入场。”知名阳光私募经理吴国平表示:“这肯定不是烏龙指,大行情一触即发。”上海宝银创赢投资董事长崔军振臂高呼:“疑平准基金入场,可‘闭着眼睛买银行股。”

有投资人士评论说:“今天最能体现A股特色的,不是11:06那惊心动魄的6分钟,而是11:30前10分钟的那波拉升。将中国股市搏傻、投机、内幕消息、跟风等恶习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大批专家和媒体已为上涨找了各种借口,投机跟风的资金汹涌而入。若非光大嘴怂尿裤子,多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都是风控惹的祸?

8月18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还原了整个“8·16事件”的发生始末。

按照光大的说法,大错是这样铸成的:

“8月16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按计划开展ETF套利交易。部门核定的交易员当日现货交易额度为8000万元,并在交易开始前由审核人员进行了8000万元的额度设定。

当天9点41分、10点13分、11点02分,交易员分析判断180ETF出现套利机会,并发出买入180ETF成分股的订单,三笔订单委托金额均未超过200万元。

11点07分,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同时,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电话,迅速批量撤单,并终止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的运行,同时启动核查流程并报告部门领导。

核查中发现,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

据悉,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开展的ETF套利交易,属于光大证券的自营业务。该部门为杨剑波所领导,曾在去年通过自营为光大证券贡献数亿收入,在公司内部颇受重视。

ETF套利交易,就是根据一价原则,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格,通过利用这些价差来获得盈利。“这样一买一卖,如果有差价,就可以做零风险套利。这种套利机会,往往一瞬而逝。每个券商都有专线,交易通道比较快。如果一存在这种短期的套利机会,它马上就捕捉到了,用电脑自动来执行。”券商内部人士李国平(化名)告诉记者。

ETF套利交易属于量化交易。李国平透露:“现在哪家券商都在做,但我明确说,整个中国市场,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量化交易,交易品种太单一,套利空间基本没有,更缺乏有相关知识、实战经验的人才。我们的证券市场,比人家落后至少三五十年。养了一帮人,喊了五六年,做了些所谓的策略,开发了些系统,但少有实际成效。只不过对一家券商而言,国际潮流都在做,其他券商也在做,自己这么大一个券商,总不能不跟上,说没有也不好,就这么回事。”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国内技术水平较低,导致系统出现了致命缺陷?记者越洋采访了在量化交易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李凌。李凌为加州理工博士,曾任国外知名对冲基金副总裁,负责量化策略开发,现在欧美市场从事量化投资及程序化交易。

“这个明显是风控上的问题,和量化的水平没有关系。”李凌认为:“ETF套利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但基本上并没有太复杂的东西在里面。在订单执行上可能需要尽可能地减少market impact(市场影响)、slippage (滑点),这方面国内和成熟市场的差别应该不会太大。”

那么光大的乌龙事故,是如何酿成的?

“订单发出去了,需要等到交易所确认,确认收到、取消、成交。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应该允许大量的单子进入市场,只有得到确认后才能放入更多的单子。最保守的做法是串行的方式,比如我发出一张买入订单到交易所,得到确认后,再发出下一张。但这样的速度太慢,会错过市场机会。系统若这么保守,就不容易赚钱。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前一个没返回的时候,已经按照概率判断,再发下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并行,这个程度不会太高,具体大小根据自己的风险和交易方式决定。 我没看到光大的系统,没法100%确定,目前只是猜测光大的系统可能存在错误设计,假定之前发的单子丢了,就重复发了。计算机是很快的,就有可能出现多发无数倍单的情况。”

根据光大的公告,他们当天核定的交易员当日现货交易额度为8000万元,但实际累计申报买入人民币为234亿元,是8000万近300倍!此外,既然是做套利,本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影响,因为任何跟风都会减少利润。正如在鱼塘里抓鱼,必须悄悄地进行,打枪的不要。但光大这次,为何要把撒网的动静搞这么大?

李凌判断:“无论如何,重复发单300倍是不太可能的,3倍还有可能。我看到此前有一个说法是他们还把手数和股数搞错了(即3000万股买入错打成3000万手),这样就有100倍的差别。可能是手数和股数的bug、重复下单,再加上风控问题,共同酿成了这次的事故。我猜测他们的系统对于放出去的单子,可能并不是太在意风险,或许根本就没有对申报的单子做风险控制,缺少这方面的风险意识。而在投资领域,风险只要有一次真的,就有可能把一家公司彻底摧毁。”

稀里糊涂大战役?

尽管从李凌的分析来看,光大此次乌龙事件,极有可能只是犯了低级错误。但对于我们这个长期缺乏诚信的市场来说,无论真相如何,人们更热衷于水面之下的揣测。

网上流传一张截图。8月16日10点49分,有神秘人发帖:“即将在2-3秒内将空方手脚全打断!”15分钟后中国股市出现罕见奇观。而光大证券,在乌龙事件之前,已有造假前科。投行部門被曝出2009年以来保荐项目七成已破发,并因为天丰节能IPO造假,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保荐业务都没法做了。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券商的自营业务,“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持仓量/净资本”的比例,不能超过100%。证监会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光大证券当日申报买入达到234亿元,实际买入72.7亿元。而据光大财报显示,光大净资产仅为218亿元。光大公告也指出:“本次事件导致8月16日公司‘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指标超过了100%的监管红线,公司可能因此事件面临监管部门的警示或处罚。”

外界传言,有神秘台湾团队资金借用光大通道导演了此次事件。该帖曝料:“台湾人操盘的,规模在500亿以上的资金,违规借道光大自营跑道流入了国内股市。因其资金性质,必须和光大自有的操盘资金分开,所以放在了所谓策略投资部,并且公告还美其名曰使用的是独立套利系统……真实情况是当时账上确实有200多亿现金,只是因为他们是违规流入的,所以光大不让自己的风控部门介入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管。”

然而李国平认为:“今年行情不景气,我们整个行业,日子确实不怎么好过。但外来资金直接通过光大证券的自营账户开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已经触及最基本的制度建设,如果证券市场乱到这种程度,连基本的风控都没有,那真该完了。

“现在来看就两个可能,一是光大内控有问题,风控部门有制度缺陷,IT部门有技术缺陷。当天光大股票上亏的钱,加上股指期货上做空赚的钱,总共浮亏1.94个亿。如果是有预谋,它做这个赔本买卖干什么?另一个就是所有缺陷都不存在,光大所谋较大、深谋远虑。现在亏一点,后续连本带利都赚回来。目前我们得知的只是当天的盈利情况,不了解它整个的交易策略和交易计划,还很难做判断。”

对外界而言,光大带来的启示,还在于只需要区区70亿资金,就可以在半小时之内撬动一个自由流通市值达20多万亿的市场。乌龙事件恰如进行了一场压力测试,日后一旦引发各路资金效仿,普通投资者,岂不是更陷“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困境。

李凌认为,70亿相对日成交来说是小量,之所以会对市场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他也感到疑惑。或许234亿的买单对市场也有影响,乌龙订单触发了其他机构的量化交易订单,导致一些趋势跟踪(trend following)或是超前交易(front run)的策略对之做出反应。有人开玩笑说,这有点像《亮剑》里,李云龙为了救老婆而攻打平安县城,周围的八路和国军搞不清什么情况,以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稀里糊涂都参战了,结果还真搞出个大战役。

猜你喜欢
乌龙套利证券
阴差阳错闹乌龙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乌龙泄密事件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