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应立刻调整》
(2013年第32期)
如果担心反弹过快,也可分步骤地开放。例如先开放30岁以上的妇女生二胎,五年后全部开放。或者先全面开放“单独生子女家庭”生二胎,五年后全部开放。这样估计会把前几年的反弹幅度减半,可能恢复到1.5左右的生育率,而每年新生人数会从现在的1600万增加到2000万。
虽然分步骤开放限制的方案看似更稳妥,但全面开放却有更多的好处。现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人权方面的认识和观念远非几十年前,以前习以为常的强制堕胎和强制上环等事件,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不满。如能尽快废除(或者有明确的时间表)强制性的一胎化政策,可以迅速提升人们对新一届政府改革能力的信心。另外,中国独一无二的人口政策早已为世界所诟病,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如果能够尽快从这个领域找到改革的突破口,也将迅速提升本届政府的国际声誉,从而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
北京 黄文政 梁建章
人口增长有其内在的规律,生育率持续走低,在理论上将导致一个人口种群的消亡。如果中国始终保持200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1.46,到2300年人口将只剩下7500万;如果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则只剩下2800万!生育率内在规律告诉我们,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负增长,只要维持时间足够长,都是一个人口群体或一个国家的灾难。
近年来我们已经感受到生育率持续降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由于人口减少,众多小学因缺乏生源而关闭。以小学毕业生数量为例,2000年,中国小学毕业生数为2419.2万人,2003年下降到2267.9万人,2008年下降到1864.9万人,目前已经不足1800万。与此同时,中国小学数量,也从1996年的64.6万所 减少到2009年的28.02万所,13年减少57%。
北京 陳 剑
和其他难解的全局性问题一样,关于中国的人口政策,有维持现状、小步改良和推倒重来三种意见。大多数人口经济学家持最后一种立场,尽管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淡化这一方案的激进色彩——比如设置一个时间不长的政策过渡期。
考虑到人口问题的敏感程度,人口经济学家选择了以利诱为主的话语策略,把大多数精力花在分析人口数据上。如果技术上可能,他们会写一篇完全由数字构成的人口政策建议,而把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因素排除在外,以期用这种看上去更理性客观的方式,软化计生行政部门一贯强势的维持现状的决心。
然而,人口替代率、赡养比、刘易斯拐点、生育意愿这些名词看上去虽然更中性、更技术化、更平和,却不意味着它们更容易被接受。中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在于生育管制。维持现实意味着巩固甚至强化政府的权力,而解除管制意味着剥夺政府的权力。这是任何话语策略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上海 夏佑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