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仍将不温不火

2013-05-30 20:35郑羽
南风窗 2013年6期
关键词:俄美反导奥巴马

郑羽

俄美两国总统在3月1日电话会上同意,将避免采取可能殃及双边关系的行动。早前,在2月13日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前数小时,俄战略轰炸机罕见地绕飞美关岛基地;3月2日,莫斯科再有反美示威游行,抗议美检方试图掩盖俄儿童马克西姆·库兹明死亡的真相。有评论称,过去4年“美俄重启”早已成为一种讽刺,从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反导系统到俄立法禁止美国人收养俄孤儿,两国关系已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事实果真那么糟糕吗?

与中国方面,俄总统普京2月20日会见到访的中国外长杨洁篪时,透露习近平将以俄作为今年“两会”后首个外访对象。访俄后,习近平将前往南非参加第五次金砖峰会。预计他要到9月圣彼得堡G20峰会期间才会与奥巴马会面,而俄美总统已商定将在6月八国集团北爱尔兰峰会上会面。那么,俄美关系究竟会走向何方,并会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呢?

俄美关系边缘化

首先必须指出,在后冷战大国关系中,曾在2008年俄格冲突中备受瞩目的俄美双边关系已经不那么显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5年来,国际货币体系问题、国际贸易平衡问题、欧盟债务危机及国际援助问题,这些棘手的挑战都超出了传统俄美关系的范畴,美俄参加的八国集团机制对此也无能为力。随着金融危机造成俄美严重财政困难和总体实力下降,两国都实行了程度不同的战略收缩,俄美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力被前所未有地边缘化。

现阶段国际安全事务的重心,已经从俄美博弈的重点地区—欧洲大陆与独联体地区—转向中美博弈的亚太地区。这反映在科索沃问题已经按照西方的计划得到解决,塞尔维亚政府无力抗拒西方这种集体安排;北约东扩处于周期性间歇,欧洲安全形势风平浪静;美国的全球战略关注点开始远离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中心。

战略武器削减是俄美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传统核战略学意义上的两国间的相互确保摧毁和对等裁军,由于核国家日益增多和向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都已不再是核安全的基本保障。特别是俄美两国的核裁军对解决核扩散问题没有直接作用,其影响力日渐缩小。

尽管奥巴马政府在导弹防御问题上不可能做出让俄罗斯满意的实质性让步,但双方都会尽力缩小该领域矛盾对双边关系的破坏度,并且仍能保持总体关系不出现大的倒退。同时,这一矛盾也将深刻破坏两国间的相互信任,阻碍俄美关系重启后的合作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之所以不再被美国看作主要挑战者,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后所张扬的领土诉求和递增的军事投入,引起了美日的严重担心。从五角大楼去年初发表的国防战略报告《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21世纪防务的优先任务》看,奥巴马政府已经毫不掩饰地将中国作为军事上的现实对手。同时,在该报告论述欧洲大陆的军事安全态势的部分,公开发表的文本中只有一处提及俄罗斯,而且是将其视作合作者。显然,用美国人自己的术语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现实的战略竞争者,而俄罗斯则被美国看作是现实的或潜在的战略合作者。

俄美缓和料继续

美国战略东移,是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大幅收缩同时进行的。这种收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放弃小布什时期的对俄遏制政策。奥巴马“重启”美俄关系以来,俄美在独联体地区攻防、北约东扩与导弹防御之争这三大领域都出现了具实质意义的缓和。

美国相对实力的急挫,美元国际地位的动摇,美债危机的加重,核国家的不断增多,地区动荡有增无已,是近年来美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当此局面,美国在原苏联地区采取的排挤和孤立俄罗斯,以避免俄帝国倾向抬头、挑战美单极领导地位的战略已经失去意义。因此,美国在2009年乌克兰总统选举中基本采取了旁观立场,这与2004年完全相反;而且,美国2010年两次拒绝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对于美国出兵帮助吉国平息内乱的邀请。此外,在整个中亚地区,美国政策的首要目标已经不再是排挤俄罗斯,而是为推进美国在阿富汗的政策服务。近年来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军事合作的加强,主要着眼于2014年底美国完成在阿富汗的撤军后阿富汗北部及阿乌边境地区的安全。乌兹别克斯坦在2012年6月提出12月完成法律程序,退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的问题,可以用上述态势来解释。事源2011年12月,独联体集安条约组织成员国达成协议:任何成员国要想在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必须得到所有成员国同意。而乌兹别克斯坦希望美军在撤离阿富汗时在乌境内设立中转站会给其带来大量经济利益和赠送的美式装备,因而决定退出集安条约。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乌政府提出退出照会的前两天,俄政府将乌拉尔州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个空军基地作为北约由欧洲向阿富汗运送军事物资的一个中转站。这一举措能够反映俄罗斯对当时美国加紧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外交活动的态度,也就是说,俄罗斯认为这与美国做撤军准备有关,而不认为美国正在策动反俄。

2008年4月的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是美国力图将北约扩大到独联体国家的首次尝试,但美国支持的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却因北约老欧洲成员国的反对和申请国的先天不足无功而返。2010年初开始执政的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政府制定了非集团化的外交政策,格鲁吉亚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两国都不符合北约接收新成员国的标准,中亚国家和其他俄罗斯邻国在短期内也没有这种可能。因此,未来几年内看不到北约向东继续扩展的前景,俄美关系中的这个矛盾点也将暂时消失。2015年后如果乌克兰大选中亲西方总统上台,2017年美国经济全面复苏后,特别是在共和党人上台的情况下,乌克兰有可能再次成为两国外交角逐的焦点。但由于那时中美关系的总态势仍将处于战略竞争期,俄美在乌克兰的矛盾会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俄美关系的第三个重要领域(也是目前最重要的领域)是导弹防御问题。2009年9月奥巴马撤销小布什政府的东欧反导计划的同时,制定了到2020年分四个阶段实施的自己的欧洲反导计划,在该问题领域与俄的矛盾并没有解决。2011年11月俄总统在檀香山APEC会议上试图说服美国给予莫斯科不将反导弹头瞄准俄的法律保证,遭到拒绝后,在自己的总统寓所发表了前所未有的强硬讲话和对应之策。时隔不到一个月,北约正式批准在土耳其部署“爱国者-3”反导系统,2012年3月第一艘载有宙斯盾雷达系统的美国驱逐舰前往地中海开始军事执勤,标志着奥巴马政府制定的欧洲反导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开始实施(2015年将开始在罗马尼亚的反导基地部署,2018和2020年将进行在波兰和捷克的部署)。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2011年底组建新兵种—空天防御兵,2012年10月进行了“白杨-M”改进型的试射,以及拦截巡航导弹的反导武器的试射,同时加紧部署“沃罗涅日”雷达系统,加紧生产能够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S-500”反导系统。

然而,2012年3月的 “麦克风门”事件,反映了美国政府避免美俄矛盾激化的战略考虑。当时在首尔参加核安全峰会的奥巴马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希尔顿酒店一个会议厅内私下会谈,只有两个摄影师在远远地拍摄。奥巴马对梅德韦杰夫讨好说:“所有这些问题,尤其导弹防御,都可以解决。但重要的是,他(指普京)得给我空间。这是我的最后一次竞选……在我选举结束后,我会更加灵活。”奥巴马说话时,梅德韦杰夫频频点头,并用英语回应道:“我明白。我将把这个信息转告弗拉基米尔。”这场私密的对话,被现场一个没有关闭的麦克风公之于众,该事件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奥巴马要求普京给他时间,而2012年5月正式转任总统的普京确实在等待。在当年底普京所作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根本没有被提及。而在奥巴马重新当选后,普京立即致电祝贺,并邀请奥巴马于2013年访俄,被后者接受。近日,普京重申邀请奥巴马对俄正式访问。因而,可以认为,尽管奥巴马政府在导弹防御问题上不可能做出让俄罗斯满意的实质性让步,但双方都会尽力缩小该领域矛盾对双边关系的破坏度,并且仍能保持总体关系不出现大的倒退。同时,这一矛盾也将深刻破坏两国间的相互信任,阻碍俄美关系重启后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将始终保持对美国的防范心理。

鉴于俄对中国的外交帮助之于美对华政策并无实质性影响,中国对俄外交的着力点似不应放在借助莫斯科来为自己分担来自美国的短期压力上,而应放在长远而言令中俄互利共赢的经贸话题上。

在其他领域,俄美之间仍会出现一系列的外交摩擦。例如,在伊核危机、朝核危机以及叙利亚问题上,双方的立场将是矛盾大于合作,但都不会影响俄美关系的总态势。普京最为忌讳的是美国策动反对派势力搞垮美国政府讨厌的某国领导人,但应该看到,中东动荡首先源于内部,美国战略重心不在西亚北非,未来几年更不可能在独联体地区再掀“颜色革命”。

俄不会助美遏华

俄美关系的全球战略意义逐步缩小将是一个长期趋势,这不仅是由于俄罗斯在自己的战略机遇期内将奉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原则,还在于美国走出危机及国力恢复问题短时间也难以解决,而且将把更多的国际关注力集中于中国。中美之间要经过15~20年的战略竞争期内的博弈与磨合,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彼此承认对方核心利益的双边关系,而无论是在此期间还是在此之后,俄美关系的影响力都将不如美中关系。

俄美矛盾与俄美关系重启后的合作,也将在可见的将来处于不温不火的阴燃状态。反恐合作与贸易合作是双边关系的亮点。2011年俄美双边贸易额虽然明显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但主要是价格上涨造成的,贸易量涨幅很小。反导问题是俄美关系的死穴,俄罗斯不可能在认为核安全平衡被破坏,存在着来自美国的核威慑的情况下与美国有真诚的合作。酝酿中的俄美对俄北极地区沿岸和黑海沿岸油气资源的“联合开采计划”在2015年后逐步开始,它可能导致若干年后双边贸易额较大幅度的上涨,但不足以使双边关系有实质性的进展。

美俄关系缓和的进程不会太快,是因为作为重要动因之一的美国对华遏制,将更多地采用以外交运作和市场竞争“软遏制”的方式,较少地应用以军事对峙和经贸制裁为手段的硬遏制。美国的主要智库,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2012年8月在其题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的报告中认为,对中国的硬遏制会导致中国军备反弹,使美国难以贯彻长期削减预算赤字的国家发展战略。一方面,2012年10月美国政府宣布撤销计划在11月举行的针对钓鱼岛态势的美日联合夺岛演习;另一方面,奥巴马2013年初签署的《国防授权法案》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范围,新任国务卿克里在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通电话时重申该立场,都说明了美国以软遏制为主的选择。

总之,普京政府对美国的深刻不信任与防范心理,使莫斯科即使在俄美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的情况下仍将中国作为牵制美国的战略筹码。中俄固然不可能结盟,俄也不会在亚太助美牵制中国。鉴于俄对中国的外交帮助之于美对华政策并无实质性影响,中国对俄外交的着力点似不应放在借助莫斯科来为自己分担来自美国的短期压力上,而应放在长远而言令中俄互利共赢的经贸话题上。俄大力对华推销的能源和军火,便是中方可重新审视的领域。

猜你喜欢
俄美反导奥巴马
未来反导陆海空〔上〕
未来反导陆海空〔中〕
未来反导陆海空(下)
反导大作战
俄外交部:应给特朗普机会改善俄美关系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俄总统:俄美将开新篇章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