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
今天的媒体,不管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群体,因为群体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只是报纸、电视和杂志们传播观点、知识和智慧的被动接收者,而一跃变成了积极参与新闻的发布以及互动、有时甚至表现得比媒体更强势的一方。但今天的媒体,也不见得都能够充分了解群体:他们是一群什么人?他们有着怎样的禀性?我们该怎么与他们打交道?
群体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对真实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他们知道真实生活很复杂,好人坏人并非一目了然,但在媒体上,特别是在网络上,他们希望并努力将这一切简单化,黑白分明,非好即坏,没有中间状态。因此网络上的感情往往也是简单直接的,不是赞扬,就是批判,不是同情,就是愤慨。事实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事实如何?他们的嘴比脑子快,无意识的反应比理性思考快,内心的激情爆发比冷静客观的评价快。他们以为自己刮起了一场风暴,其实他们只是风暴中的一颗沙粒。
每天层出不穷的热点新闻(标题越是耸人听闻、内容越是鲜血淋漓越吸引人),总是能牵着群体的鼻子走。人们顾不上关注别的,而热衷于立即加入对这一新闻的追踪和讨论中。他们狂热地搜寻权威的解读、意见互相矛盾的专家的争论,以及风雅人物插科打诨式的谩骂,并很快陷入一种消费狂欢中。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狂欢,一场狂欢紧接着另一场狂欢。有时,你以为自己很明白,但那是在别人的指引之下;有时你以为自己思想和言论很自由,却不过是在服从着隐性的主子。一个人会轻信,一群人同样会轻信,而且会更容易轻信。当群体觉得自己受骗了,就会齐声痛骂那个骗子,却很少反思自己为何会集体受骗?
如果你加入了群体,你的内心往往就会被一种假象迷惑:你认为自己是在发表独到的主见,内心充满了正义感,在完全与己无关的事情上秉持公正、客观立场而又不乏鞭子般的力道,而其实群体对于一切不明确触及他们直接利益的事情,已经越来越漠不关心了;你因为自己的言论符合群体共同的倾向而更有力量,你的人格也更崇高、更伟岸了,但即使在网上,即使在匿名情况下,一个人也很少敢于挑战众人。
究其实,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本行业、本专业和日常生活范围之外,对其他问题通常没有清楚而合理的想法。对于媒体上所谓的“权威言论”,他们一般只有两种反应:一、“啊,原来是这样的!”二、“不,不是这样的!”在一個向来是公众表达意见渠道比较单一的社会,突然爆发式增长的网络空间与其说是呈现了声音的多元化,不如说是呈现了更多的混乱。群体通常都有自己的阵地。在那里,“专家”的言论既受到大量的尊崇,又遇到严格的挑剔及冷嘲热讽,这也是与现实生活中不太一样的,亦是使某些专家深感困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他们不明白:在超出自己专业特长的范围,他们与普通网民的智力相差不大,他们的发言也往往并不高明。
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而又翻天覆地的“媒体与群体”的关系变化中,一众媒体显得诚惶诚恐,无所适从。他们努力放下身段,强颜欢笑,失急慌忙地去跟群体互动,一心一意以能够满足群体的消费需求为今后唯一追求,因为这就是时尚。所谓时尚代表着趋势,谁也不能跟趋势对抗,尤其是当自身生存危机已然迫在眉睫的时候……于是乎,有些媒体变成了哈巴狗,更多媒体陷入“我是做哈巴狗呢,还是做一条有尊严的哈巴狗呢?”式的自我纠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