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韦科市附近一化肥厂当地时间4月17日发生爆炸,目前已造成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当局表示,化肥厂周围75至100栋企业及居民住宅被烧毁,其中或有学校和养老院。两天前波士顿马拉松国际赛期间,赛场终点线附近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另有逾180人受伤。
今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派出了记者和他的妻子、摄像师3人,混在10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里,到朝鲜进行了8天的访问,回国后为 《全景》节目制作了纪录片。
一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生称,他们在进入朝鲜的数小时前,才得知将为BBC的秘密拍摄活动打掩护。BBC方面坚称,并没有欺骗同行的学生,学生在启程前已收到清楚警告。
平壤方面威胁说,若BBC不同意放弃播出这部纪录片,将对学生们采取报复行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对于BBC利用学生拍摄纪录片的做法表示愤怒,并要求停播这期节目。但BBC称拍摄朝鲜纪录片“符合公众利益”,该片已于4月15日晚上播出。
4月18日下午,伊斯兰堡高等法院宣布废除前总统穆沙拉夫的临时保释,并下令逮捕穆沙拉夫。但穆沙拉夫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法院,没有被当庭逮捕,次日上午才被带回法庭并软禁。穆沙拉夫所在政党的发言人称,穆沙拉夫将就针对他的逮捕令向最高法上诉。如果最高法维持命令,穆沙拉夫预计将被软禁在位于伊斯兰堡郊区的农场内。
此前,巴选举法院4月16日宣布,取消穆沙拉夫参加今年5月11日国民议会选举的资格。而次日贝·布托遇刺地点拉瓦尔品第的一家法院决定,将穆沙拉夫保释期延长一周。
前总理贝·布托2007年返国后遇袭身亡,穆沙拉夫被控未能给其提供充分的安保措施,这一悬案为其回国参选的前景投下了重重变数。
4月14日,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武装人员攻击首都摩加迪沙的最高法院大楼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并与安全部队交火,造成至少3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索马里总统马哈茂德谴责恐怖分子所为,称“青年党”的报复行为“不会阻止索马里最终实现和平稳定这个崇高目标”。
索马里“青年党”一度控制摩加迪沙几乎所有地区,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和索马里军队2011年将其赶出摩加迪沙,自此“青年党”持续在摩加迪沙制造自杀性袭击事件。14日连环爆炸是迄今为止“青年党”被赶出摩加迪沙后所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
日本首相安倍与到访的北约秘书长签署了双方间首个“共同政治宣言”,声明将在网络安全、救灾、反恐、裁军、防止大规模破坏性武器扩散、打击海盗等问题上加强合作。
日方签署共同政治宣言,与其地缘政治、多边安保和价值观外交等考量有关。“多边安保”是日本最近谋求的对华遏制模式。近年来,亚太地区以美国为轴的双边机制开始松动,日本要在遏制中国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北约必不可少。北约此前已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蒙古国建立伙伴关系。
据朝中社4月16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当天对韩国方面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说,在朝鲜庆祝“太阳节”之际,韩国首尔市中心举行反朝集会,还焚毁了象征朝鲜最高尊严的肖像画。既然这种损毁朝鲜最高尊严的行径在韩国当局的庇护下公然进行,朝鲜从现在开始将采取不做预告的报复行动。
韩国国防部发言人16日称,朝鲜最后通牒“令人遗憾”,并表示将强硬回应任何挑衅。次日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宣布购买36架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伊朗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4月16日发生7.8级强烈地震,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消息,地震已造成伊朗方面至少40人死亡。
美国政府16日提议向两国地震灾区提供援助,伊朗方面尚未回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人道主义援助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对伊朗制裁。伊朗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伊朗学生冲击美国驻伊大使馆,两国次年断绝外交关系。伊朗东南部古城2003年遭遇大地震后,当时的伊朗总统同意美国救援队前往救灾。此后,伊朗一直拒绝美方提供灾害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