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语文教材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感情。对那些情感充盈的课文或片段要指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务必要深入发掘“读”的作用。那么怎样读才能设身处地地感动作者的心灵,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呢?
一、理解是基础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想通过读,尽情发挥出作者当时的情感,就必须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掘和揭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这样就能感知作者的感情依托及思想的内涵达到和作者的心灵相通,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理解课文内容可以从以下渠道来进行:
1. 抓住题眼,调弦定调
课题好比课文的眼睛,从课题就能使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把握住文章的朗读基调。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当学生一看到文章的题目中的“爱”字,就知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自豪之情。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送”字就体现了课文整体性。从“‘送的含义是什么?首都人民怎么送的?为什么要送?”这个整体目标出发,便能逐步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从文题就可了解到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那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2. 抓住重点词句,点化感情
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作者独具匠心精心安排的,是作者感情的具体依托。如:“阳春三月,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细雨如丝、甘露”是对春雨形象的比喻,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再如《繁星》一课“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里”是多么的温柔和亲切,不难看出作者对星的喜爱,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如在教北师大版第十二册《小抄写员》一课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默读找出重点句段,在小组中自己以喜欢的方式练读、品读,然后学生间比赛读,对重点句子教师指导齐读,或自己范读。接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读课文第二部分,学生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很容易体会叙利奥的心理变化。最后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体会叙利奥与父母间深厚的爱。文章故事性强,贴近生活,学生非常有兴趣。
另外,课文的中心句不但是课文的心脏,更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的升华,能淋漓尽致地将作者的感情呼唤出来。如《繁星》中“我爱月夜我也爱星天”就将作者对月夜、星天以及密密麻麻的繁星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使得学生从心理上和作者的心产生共鸣,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二、感受是关键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活动,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通过语言、形体变化等手段再现作者创造出来的形象,寄植到听众心目之中,获得栩栩如生的生命形式。这就要求朗读者具有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朗读者要透过这些文字符号,使作品表现的情、景、物、人、事、理在自己内心跳跃起来。这也就是说让学生把语句指代的事物形象地浮现在学生的面前,真切地从内心感受——“以文显形”把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画画,这样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熔铸进的浓重的思想感情,都被读者的每一根神经触动了,学生就会在画画的过程中体察出来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才能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界。
1.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课文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发源地。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也可以用教师的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这样学生入情入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学生们在幼儿园时都能背诵出来了,但都是一知半解的。我教这首古诗时,先引导学生读古诗(边读边听凄凉的古筝音乐),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思乡情,经过课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朗读面部表情就比较严肃了。通过语气的变换,朗读时情景的融合,使学生了解作者一人在外的孤单的场景。通过我对当时情境的渲染,学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再进一步地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从而读得入情入境。
《宿建德江》这首诗,诗人精心取舍,构思巧妙地把彼此不相及的事物谱成一曲旅途忧思的乐曲。教师用生动而富于情感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日落西山把船停在烟雾笼罩的一块小沙洲,岁月当空光华皎洁,江水清净银波粼粼,却无意欣赏,江风月影脉脉含情,更使是人愁思满腹……假如你就是诗人处在诗人的环境,你会怎样呢?通过想象,酝酿感情,这首诗中作者的孤独寂寞及对前途的渺茫之情就可以借助思维的想象化虚为实,旧愁新愁的抽象实质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展示在每一个学生的眼前。
2. 看图联想,拓展想象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插图,它往往以瞬间凝练的动势揭示一个过程,静态中蕴含着动态的力,体现着动态的关系。插画画出了课文中最感人、最摄人心魄的一瞬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凝练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想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还可以配之以生动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情境,或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后,再指导朗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以图辅文在凝练的瞬间展现董存瑞高大的形象,钢铁般的脸,坚毅的目光,无不充分体现出这位伟大战士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通过插图就能使学生整体感知主人公的形象,理解他为人民英勇献身舍身为国的品质,从中了解他行为的壮美和崇高,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达到感同身受。此时再指导朗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 借用感情,丰富想象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中的情景离我们较远,我们寻找具体感受较为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先借助于自己生活中与之相类似的情景调动我们的感情,让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思维共鸣。待感情运动起来后,再进入到我们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我们通过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在感受时就可以这样借用感情:自己在冬季凛冽朔风中的寒冷感觉,还可以把自己从外面回来时一进屋暖烘烘的感觉用来想象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的感觉。这样便自然地感受到小女孩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感情朗读。又如《再见了,亲人》朗读时就可以把自己和亲戚、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的那种眷恋之情用来体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时那种难舍难离的情感,这样就和现实生活比较贴近,易于感情的表达。
三、感情要运动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课文,引发出一吐为快的外射感情,还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直到形之于声,冲破囿于内心的局限,让感情把握幅度和分寸。不应该像水,降到零度以下,凝成固体,也不应该升到百度以上成气体;不应只有一级风,毫无涟漪,也不应有十二级风,覆舟裂岸,应该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感知课文。除此之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再配上与之相应的乐曲,或借助图像烘托等手段促进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协调作用,那样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会在跳动的音符中传播出来。
(作者单位:吉林市昌邑区逸文实验小学、吉林市昌邑区中心小学)
责编/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