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性学习有效性的思考

2013-05-28 05:28郑友花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途径有效性

【摘 要】研究性学习已经得到广泛开展,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还没彻底理解,目前还存在着耗时低效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对如何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有效性;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校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日渐深入地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说,这是可喜的进步。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还没真正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部分学校的研究性学习为设置而设置,没有落到实处;部分教师受自身素质局限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那么,我们该如何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这场学习方式的新变革中真正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肤浅思考:

一、定位要准确,目标要明确,要体现全体性原则

布鲁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得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必将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又何来有效可言呢?笔者曾经在一次教师培训会上,听过一位教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报告。这位教师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为了实现研究成果的最优化,她到另一所一级达标校精心挑选了几名高材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自然,其成果斐然,获得大奖,教师谈到此也很引以为傲。显然,这位教师乃至安排这次经验报告的主办方都把学生的研究成果视为研究性学习的最大追求和主要价值体现,而没有真正领会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和国家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所在。事实上,有类似误解发生的并非少数,比如:当拿到学生提交的课题时,我们有些教师就会怀疑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担心能否出成果等。

其实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不是专业研究人员,研究性学习也不能等同于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是目的,“研究性”只是这种学习的性质与途径。因此,从本质上讲研究性学习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国家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讲,只要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了学习方式,锻炼了能力,拓展了思维,提升了素质,就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的最大体现。当然,研究成果也应该学习成果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求这个成果,把研究成果的优劣,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作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起点和终点。更不应该因此而出现前面的那位教师那种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的孩子,为孩子的一切”,教师要牢牢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绝不能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而剥夺部分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否则,这不仅是与课改背道而驰,更是教育的倒退。

二、适时介入,因学而导,最大限度保证自主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递知识为主,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学习常常缺乏主动性,也缺乏探究创造的欲望,对于知识常常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里,学生的自主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理念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得尤其鲜明。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力量和主体作用,真正“还学于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课题的选择到可行性的论证;从资料的搜集到整理归纳;从问题的分析到观点的形成,都应该最大限度地由学生主动自觉地去选择,去摸索,去探究,去总结。让知识、能力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求索中得以获得,得以提高;使研究意识、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独立思考中得到培养。

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相反,这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育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里,明确指出:“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要担当好这些角色,首先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到指导一个课题时,教师要先于学生对课题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充分了解所指导的学生的特点及个体差异,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需求有充分的预见性,有的放矢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以己昏昏而欲使人昭昭,岂不误人子弟?其次是要求教师放低身段,弯下身子,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不包办,不代替,不支配。在学生出现困惑、偏差或错误的时候,适时介入,因学而导,用建议、商量的口吻跟学生对话交流,而不是用“你们应该···”“你们不能···”“你们给我···”这种命令性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因为学生只有在教师平等、善意、启发式的引导中才能获得探究的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及创造性,同时又获得了启迪与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如果指导的越精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就越渺小,不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 重视过程,合理设计,回归生活,落实实践性原则

既然教育价值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大追求,那么这种价值的实现就必须借助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才能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越丰富,越曲折,越扎实,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多,得到提升的能力也就越全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也是目标,正所谓“经历也是财富”。

而过程的本质就是“行动”二字,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做中学”(布鲁纳),并且要紧紧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只懂读书的书呆子,而是要他们“回归生活世界”,学会生存,并且生存得更有质量。《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里指出: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同时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这使得学生必须突破课堂、书本的局限,用全新的视角在自己最为熟悉的甚至是熟悉到漠视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发现问题,并将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当下问题解决的基础,又将自己解决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回馈生活,指导生活,从而提高生活品质。所以学生做课题研究时,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如《关于中学生作业问题的研究》、《城市宠物收容及救治调查研究》、《食堂饭菜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等课题都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事可做、可思、可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丰富,更深刻,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合理设计指导方案,丰富探究过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走访,问卷调查,上网等方法多渠道地收集材料;通过交流,辩论等方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通过实验,调查反馈等手段检验研究成果 。有了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成效也必将更好。四、引进课堂,融入教学,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又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是一次学习活动,又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我们已经遭受过太多的类似“三月来,四月走”的教育失效之痛,希望研究性学习不再重蹈覆辙,不再为设置而设置,为完成而完成,过后就什么都忘了,什么都丢了。在活动中积累的所有经验,形成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应该化为习惯融入到师生的教学、学习中去,在教学的主场——课堂中继续发挥出其更深远的影响。正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所说的那样,要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那么,我们向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的一个巨大挑战。教师只有确实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充实自己,提高素质,才能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3]《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孙春成著).

[4]《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郑金洲 蔡楠荣编著).

[5]《语文有效教学 观念·策略·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桂华著).

作者简介:

郑友花(1973--),女,福建省三明市人,闽江学院附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途径有效性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