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恩欣
鲁迅是一座山——一座丰碑似的山!他不高,但却让人高山仰止;他不狂,却让人灵魂悸动;他不善于教诲,却让人心悦诚服!
对于这样一种说法,熟悉近现代政治和文学史的人,我想应该不会予以否认!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鲁迅的很多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社戏》《故乡》等。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于那段历史要么根本就不了解,或者要么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所以对于那个时代的作品——尤其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他的作品很鲜明的打上了那个时期的烙印,又因为鲁迅先生不仅仅属于他所属的那个时代,他站的位置,他的眼光具有少有的超前性。他以他的铮铮铁骨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以他的“如匕首、如投枪”一样的犀利的笔当武器,口诛笔伐,直击敌人的心脏。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鲁迅的文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对于这样的伟大的人物写就的作品,就是让我们成年人去阅读、去理解恐怕都有难度,更何况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
所以,在教授鲁迅先生的作品前,我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阅读、去分析、去理解、去思考、去感悟,然后怀着同样敬畏的心去备课、去构思、去讲授。或许会有人认为完全不必如此的谦恭,毕竟鲁迅也是人,而不是神,但面对鲁迅的作品,我却真的无法抛开这样的情结——这不是自命清高,而是切身的感受。
当然,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而言,要让他们完全充分的解读鲁迅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向学生传达怎样的信息和信念以及怎样来传达这些信息和信念就成了我备课的重点。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作品本身所富有的情趣或信念,又要引导他们感悟理解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的原因。比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从作品找到自己的影子”上,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会鲁迅童年的快乐与烦恼,从而有所体悟,有所收获;在讲授《藤野先生》时,其中的一个学习目标是“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同学们通过理解“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感悟体会自己身边的师生情谊。这样的目标设计在大家看来或许不能称其为目标,因为它太浅显、太幼稚, 这样的目标设计根本没有达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高度。
我认为,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也因读者的不同而不同。恰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忽视了读者的年龄差异和思维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引向了僵化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既如此,对于学生有可能理解不好甚至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降低一下“门槛”,不至于使他们即使踮起脚尖甚至爬上梯子都够不到呢?!
其实,重要的不是我们非得拖着拽着甚至逼着孩子拔高,而是应该引领他们向可以拔高的方向靠拢,给他们一个方向,一个暗示,让他们自己乐意并有兴趣向这个方向努力;死拖硬拽式的拉上去的,很可能会成为机械的“木偶人”,路还是让他们自己走的好,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相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总有一天,他们一定会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的,也一定会理解鲁迅为什么会被称为“民族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