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马 利
(作者是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 辑 王清颖 wangqy1012@gmail.com
2012年底,我带队去美国硅谷调研,整整七天。我的目的性很强,就是想看看什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企业?他们为什么可以?凭什么领先?我们到了苹果、斯坦福大学、谷歌、Facebook、Twitter、Autodesk、Pinterest,参观了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与50多位企业高管、工程师、留学生等座谈交流。
在谷歌公司,我们看到最先进的街景扫描车,在“谷歌地球”前,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大洋彼岸的人民日报社,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道路,都清晰可见。在Autodesk公司的展览馆,我们看到了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只要在电脑、移动终端上,建立3D数码模型,连接3D打印机,就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打印出各种产品,小到首饰耳环,大到飞机发动机,甚至是生物器官。
互联网不仅是技术、媒体,更是文化;不仅是器物、产业,更是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达国家互联网企业的先进技术具有很强的文化侵略性,这种侵略往往悄然而至,我们的工作生活早已不知不觉被互联网包围,就像习惯地球运转一样,不知不觉中适应了新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舒适,对随手可得的信息已经熟视无睹,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整个世界都在大数据的编织之中。
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决定成败。借助先进的技术,发达国家的互联网企业正在不断影响、改变着全世界的生活生产方式。这已经关系到世界的技术之争、渠道之争、内容和话语权之争。
奥尔布赖特曾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但事实上,借助互联网,中国的舞台更广、天地更宽、步子更大。每逢重大历史时刻,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国的网民都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这次芦山地震,网民自发组织抗震救灾,再次表现了中国人的团结,书写了爱国家、爱民众的热情。因此,德国《时代周刊》的文章上曾说:西方不怕中国,就怕中国新兴媒体凝聚起来的中国民众。
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国际社会上仍很微弱,与我们的大国地位还很不相配。国际上以汉字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仅占国际信息传播总量的5%左右。在互联网上,英语的使用频率占84%,法语占5%,德语4.5%,日语3.1%,而中文仅占1%。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走出去”,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信息有主权,网络无国界,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佳工具就是新兴媒体。
1. 人民网——16年发展、15种语言、16种版本,凝聚的不仅是“文化价值”,更汇聚了上百亿资本。
人民网经过1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15种语言、16种版本,日均页面访问量约3.8亿(十八大期间最高达6.5亿)的大型网站。根据Alexa全球网站排名,2012年底,人民网在中国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报纸类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二(次于纽约时报网站)。公司办公面积达10000平方米,拥有员工近2000人。
2012年人民网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这对《人民日报》乃至整个新闻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金融时报》称人民网的成功上市“是一场小小的革命”。路透社在报道中借用了张研农同志的一句话说,《人民日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大众化借助网络平台,凝聚成可观的“文化价值”。
开盘当天,人民网股价最高达到35.6元,上涨74%,市值达96个亿,相当于1.6个《纽约时报》、3.1个凤凰新媒体、5.1个南华早报集团。人民网上市,汇聚了上百亿资本,这充分说明互联网经济是新的财富洼地。在第三产业中,网络经济应该是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拥有最大的上升空间。随着人民网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股价也一路走高,市值最高时达140多亿,充分体现了广大股民对《人民日报》、人民网的信任,更体现了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因此,现在的人民网不仅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还要对投资者负责。
2.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融合中引导,在引导中融合”,并自主研发了“人民日报社社交媒体聚合管理系统”,实现微博的多平台一键发布。
2012年7月,北京突降暴雨。这场61年来的最大暴雨催生了《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我们对外的口号是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对内的定位是“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力争“在融合中引导,在引导中融合”。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开通运营11个月来,粉丝量一路飙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参与度、活跃度都非常高。43天粉丝总数就突破100万,76天突破200万,200天突破400万,目前粉丝总数已超过1500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粉丝活跃度居微博平台的前列,单条微博最高转发超过20万次。理论上讲,每次转发可以带来100到500次的阅读。由此计算,这条微博的阅读人次,至少2000万,最高能达到1亿。可以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已经成为微博平台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账号之一。现在,数亿网友也正在逐步通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重新认识党报、理解党报、接受党报。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正如达尔文所说,“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能做出快速反应的。”今天的中国需要快速反应,《人民日报》在快速反应上也毫不逊色。
2012年8月19日,一些地方抗议日本的游行出现过激行为。我们的微博当晚发布博文,“当愤怒之火燃向无辜人群,我们也当自省:血性是不是暴戾的遮羞布?爱国是不是暴力的挡箭牌?理性是否成了懦弱的代名词?”字里行间传达了理性爱国、拒绝暴力的思考,得到多数网友的认同。四川芦山地震,《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上第一时间发出地震消息。震后72小时,在线不间断地发布来自灾区一线的原创消息、评论136条,在新浪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连续3天排名第一。其中一个呼吁理性救灾的帖子,被转发近20万次。这说明,只要我们快速反应,主流声音是能够唱响的。
主流媒体不挺“声”而出,发出权威信息,就不叫主流。主流是领跑,不是跟着跑。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就得做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挖掘机,偏激情绪的缓释剂,社会心态的压舱石。从口口相传的“谣”,到时尚热闹的“微博”,从简到繁、从繁到简,这是一条回归的路。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线以来,不断总结调整,联合人民网、人民搜索,创新技术,提高应用能力。建立了微博运营室,配备完善的网络环境、独立的音视频采集系统。21块大屏幕拼接成的电视墙,同时监测9路电视信号、21路网络信号。自主研发了“人民日报社社交媒体聚合管理系统”,实现微博的多平台一键发布。对每一条微博的传播路径,都能精细化分析,实时抓取。
3. 人民搜索——一朵搜索云,“我+手机+互联网=一个更强大的我”。
什么是搜索?李长春同志说,搜索是信息海洋中的灯塔,是网络冲浪的指南。更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4个字:检索、备份。人民搜索创办以来,自主开发代码数百万行,1000多个功能模块,30个产品,20多款移动客户端应用,在搜索技术、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网络杂乱无章,数据庞大,要想精确找到需要的信息,就要用“检索”。搜索的另一个功能是“备份”,聚集所有的信息,储存在云端。也可以说它是个集散地,需要的时候,它可以输送到一个一个的端口。通过这一个个端口,我们准确地捕捉和运用需要的信息。
大大小小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电子产品,就是我们所说的“端”,这些端口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云。人民搜索,就是一朵搜索云。正是因为有了“云”和“端”,8小时工作制变成了24小时,没了时差,也没了距离。“我+手机+互联网=一个更强大的我”。
“云”计算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它的到来一定会迎来世界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大数据时代”,被武装上“云”计算的移动搜索,是这个时代的朝阳产业。在美国,大数据的商业争夺战和战略布局早就开始了。手中有了数据,就等于拥有了金矿,数据交易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谷歌、Facebook;数据挖掘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找用户、降低成本、精准营销。谷歌的街景扫描车、360度摄像机,获取了全世界大街小巷的全景图片,通过自己的卫星,谷歌为用户提供全世界每个角落的清晰的三维图像。足不出户,“走”遍全球。谷歌街景及谷歌地球,本身的数据就具有战略性意义。仅这一项服务所耗费的数据储存,就曾占谷歌存储容量的1/3。
大数据不仅有商业价值,还有政治意义。在奥马巴的两次总统竞选中,数据挖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美国大选,他就是利用大数据:用数据分析选民变化的趋势,定位投放广告,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人,出席什么样的活动。数据说了算,他照单执行。比如,电脑测算,影星乔治·克鲁尼在美西地区40-49岁的女性中极富魅力,奥巴马就请他在该地筹备一场晚宴,邀请女士共进晚餐,仅此一次就募集1500万美元。竞选期间,奥巴马通过大数据成功“策划”,募集到的资金高达10亿美元。
各国的搜索引擎也都具有很强的筛选功能和政治倾向。在日本,很长一段时间,用谷歌是搜索不到“南京大屠杀”任何信息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由于美国的干涉,互联网上的伊拉克瞬间就蒸发了。这意味着,谷歌在思想意识形态、文化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拥有了人类最集中、最权威的数据库。
可以判断,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据。信息资源,将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战略资源。数据就是情报,就是竞争力和未来。这些足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做人民搜索,做我们国家自己的搜索,这是一个国家战略。
此外,《人民日报》也正在试运营微信上的公共账号,人民搜索很多产品也都有了相应的微信公共账号和自媒体。报社正在加紧建设海外网、环球网。今年,海外网正在筹备建设全球华人精神家园、海外同胞生活社区、政府部门外宣平台等三大平台,全方位定位海外华人,传递中国声音。还有,《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已在全国签约建设1万多块屏,人民数字资产增幅达13倍多。
今天的人民日报社已经从一张报纸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方阵。报道周期从《人民日报》按“天”计算,报道“昨天”的事;到人民电视,按“小时”计算,聚焦“今天”的事;到人民网、人民搜索、《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时间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的事。从纸质到网络,从音频到视频。全媒体时代,武器也更先进了。过去一支笔,现在“长枪短炮”,随时发照片、发文字、发视频、织“围脖”。空间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在美国调研,感受很深:人才是硅谷的核心,也可以说,硅谷是聪明人的凹地。一群聪明人聚集在这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在快乐地、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由于他们是快乐地工作,无以复加地释放,所以他们能够发挥到极致,乃至影响世界、创造未来。硅谷为什么可以?结论就一个:人的释放。
一是宽容“无聊”、鼓励“失败”,目的是鼓励创新。谷歌允许员工用20%的工作时间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有个来自新加坡的华裔工程师,喜欢与名人合照,并把照片贴到墙上展示。开始很多人嘲笑他,渐渐的风向变了,因为来到谷歌,能不能和他合照,反而成了是不是名人的标志。谷歌的管理者很有眼光很包容,因势利导,还专门包装了这个“无聊”的爱好,为他设立了一面电子照片墙。我们去时,见到他,见到这些照片,就见到了世界上很多名人。现在,这面照片墙已经成为谷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Facebook有两句口号:“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快速行动,打破常规”。公司鼓励新员工直接将程序代码上传至服务器,即使这样做可能带来各种风险。新进的工程师、甚至实习生的代码也可以直接上线,也有过导致全网瘫痪的事故,但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及时补救,瞬间修复。Facebook的副总裁说:“我们的文化是鼓励失败,当然不是喜欢失败,但只有从失败中才能学到东西,获得创新机会。”Facebook诞生之初,只是哈佛校园的内部通讯录。Pinterest的发明动因,是因为创始人为了给女朋友找一枚合适的戒指。如果没有宽容“无聊”、“鼓励”失败,就不会诞生这些伟大的、文化色彩很浓的产品。
二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调动潜能,使人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有个工程师说,更多时候不是“上级让你完成什么”,而是“你自己要做什么”。“目标和结果”的管理模式,鼓励员工按自己兴趣开展研究。互联网企业人数不在多少,但每个成员的合理建议都能得到有效肯定,员工很有成就感,很有积极性,因为自己的努力可以迅速反映在产品上,让成千上万亿的人使用。这就是成就。让工程师充满激情,自觉地开发、自觉地尽情释放。
三是把企业装扮成校园,开放办公、充满活力。苹果、Facebook等公司都愿意将办公园区变成“校园”。谷歌的办公场所全是开放式平台,座位、走廊、过道的沙发、透明的玻璃墙会议室,都是工作、讨论、交流的场所。开放,是硅谷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在谷歌,所有员工包括创始人,新的老的,大的小的,每一个人,都没有自己封闭的办公室。但它的会议室很多,大大小小的,漂亮的简陋的,连餐厅都有很多会议室。在谷歌,每走10来米,就有一个迷你厨房,免费提供饮食。此外,办公楼设有健身房、更衣室、洗衣房、按摩室、台球桌,等等。谷歌鼓励员工随时工作、随时休息、随时生活。宽松是可以带来效率的。现在的人民网、人民搜索、人民数字也都是这样宽松的环境。在人民搜索健身房内,几个员工在跑步机上,边跑边敲键盘。互联网企业不是用时间来衡量,它更在乎的是效率,你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
人民日报社进军新兴媒体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引人、用人、留人。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发展,是个大战略,是要全社一盘棋,共绘一张蓝图。我们的事业还在融合之中,还在磨合、嫁接、孕育之中。磨合会擦出火花,嫁接总有伤痕,孕育难免阵痛。我们需要勇气,需要耐心,更需要自信、信心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