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惠志军
从当前环境报道存在问题看其四个特性的把握
□ 文/惠志军
当前,环境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它类型的新闻不同,环境新闻有其较为独特的一面,如果忽视环境新闻的这些特性,就可能给新闻报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危机。
先从多年来饱受争议的农业转基因新闻说起,有媒体曾做过如下报道:
《我国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至今未发现对人体有害》
我国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至今尚未发现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日前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全国科技记者研讨班上透露的信息……
现代科学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修改农作物基因可以帮助人类应对许多环境挑战、提高产量,同时使用更少的水、农药和化肥等……
这是一篇有关农业的科技新闻,同时也是经济新闻和环境新闻。什么是转基因,农业生产使用转基因技术有哪些作用,新闻都做了一定的介绍,也回答了公众普遍关心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环境问题。
但是,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是否全面、客观、科学呢?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信息呢?比如:如何科学地认识这种转基因产品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深远的影响和危害呢?在目前的科学研究和试验条件下,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下结论是否为时过早?在这一研讨班上透露的信息是否具有权威性?
从以上新闻报道的主题内容来看不言而喻。然而,我还是不禁要问,“至今未发现对人体有害”即使是实际情况,难道就可以因此而断定转基因食品无害吗?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放心食用”吗?为什么“至今还未发现”转基因的危害,其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除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以外,科学性强是环境新闻的一个品质特征。如果说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侧重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那么环境新闻所反映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社会人文科学。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臭氧层,到节能减排、生物多样性,环境新闻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其涵盖的科学深度和专业广度超过一般新闻的空间容量,这是由环境本身的定义所决定的。
以前述案例为例,跑口记者采访新闻需要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农业生物科学知识,但是涉及到相关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就需要记者扩展知识范围。
在职业生涯中,我参加过各种类型的新闻发布会。由于新闻发布方的立场、观点和专业结构等原因,发布的内容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片面性。而观众、读者及社会公众所需要获悉的是真实的、科学的、全面的信息。
微纳测头的材料属性和结构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支撑梁选用铍青铜,测杆选用碳化钨,测球选用红宝石[18]。
例如,一些水电项目的报道,如果以环境的视角审视水利枢纽工程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记者就必须关注地质、气候、生态、文物、移民、安全、污染等各种问题,只有学习和了解这些领域的科学知识,才可能全面、客观、科学的报道。
环境新闻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事实本身的科学专业属性,而且也体现在新闻报道思维的科学性。记者如果不善于用科学的思想独立思考,不善于用环境的观点审视新闻,人云亦云,听之任之,被动地做新闻报道,那它所采访报道的新闻只能是肤浅和表面的,不可能有独到的、深入的、科学的观察与思考,不可能发掘出有深度的新闻事实。
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一直在强调信息量、服务性和可视性(可读性),而对于新闻采访的思想性往往有所忽略。
这里所谈的思想性不仅包括新闻报道主题内容的政治思想性,还包括采访思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认识方法。而对后者来说,以环境视角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必然要考虑各种相关矛盾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报道工作。
如做经济新闻报道,在中国经济GDP发展的辉煌数字背后,记者是否关注和认识到其中所付出的巨大的环境资源和公民健康的代价,如果用绿色GDP的标准来统计,恐怕不少城市和地区的GDP将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负数。这是环境新闻所应有的独特视角和绿色内涵,也体现出环境新闻深刻的思想性。
再如前文提到的转基因技术,目前在学术界存在广泛争议,特别是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遗传基因可能存在的风险还需要经过长期的科学试验和观察,甚至要经过一代人或两代人的时间检验才可能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时间还很短,试验条件和监测手段还很落后,在没有科学定论之前,应该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思想上的片面性、绝对化和功利性决定了利益相关方的态度和做法。而作为新闻报道,记者应该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看问题,在思想方法上不能绝对化,要善于从哲学的高度看待分析事物,这是做环境新闻采访报道所应追求的新闻品质和思想境界。
再举一例:我曾看过一个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电视访谈节目,嘉宾席上三位知名人士侃侃而谈,其中谈到要为农民工进城创造条件、推进住宅建设、重视外来人口子女教育、改革户籍制度鼓励自由迁徙等等问题。但在长达几十分钟的节目里,访谈内容竟然对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视而不见。这不能不反映出邀请的嘉宾对环境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宏观上缺乏总体把握的意识,也说明了节目编导和主持人在整体设计上也缺少科学思想和环境意识。
从哲学角度讲,矛盾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要善于找出主要的和基本的矛盾。讨论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是如此,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首先环境资源容量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制约。如何科学分析和客观报道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这些环境问题,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引导城市和社会健康发展,这就是环境新闻报道的思想高度和社会责任。
抵牛 新华社/发 谢正军/作
所谓公益性是指环境新闻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这也是由环境保护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从环境新闻最初的发展来看,就很能说明环境新闻的这一品质特征。
这里,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所写的《寂静的春天》。这是20世纪对人类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也被公认为是环境新闻的开端。书中揭示了DDT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和危害,而在当时却受到与此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猛烈抨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发明的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等等,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环境新闻犹如警钟长鸣,记者应该是环境保护的“敲钟人”。
前面我们提到的农业转基因问题、水利工程建设问题,作为与此相关的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他们可能把粮食增产或水利发电作为第一要务,新闻发布往往会有“门户之见”,体现了各自的利益诉求。然而,环境新闻所报道的环境问题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公益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利害关系总会涉及不同的部门利益,部门博弈和利益冲突往往在所难免。而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保护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环境新闻报道也应体现出更客观、更公正、更科学的精神高度,具有最大的公益性。
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专业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把环境新闻报道提升到政治的高度。
近年来,环境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在2012年国内十大环境新闻评选中,其中之一就包括发生在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和浙江宁波等地因当地群众担心建设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而出现的群体性事件。今年5月上旬,云南省昆明市发生民众抗议在当地修建炼油厂的事件,在舆论压力下,市政府被迫做出让步并表示尊重民意,市长承诺:“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
作为环境新闻报道,从表面上看,这一类群体性事件是由于专业技术性问题引起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会频繁发生民众抗议?反思事件的来龙去脉,探求新闻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可能就会发现相关的政治问题。比如:政府决策过程是否缺少科学民主,是否做到信息公开,官员的政绩考核是否只看经济不顾环保,过去是否长期存在污染问题,甚至不排除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腐败等问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曾多次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等重大新闻采访活动,曾沿淮河、太湖、滇池及长江、黄河等流域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过大量采访,切身感受到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也不仅仅是个专业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方方面面。中国的环境问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过快和人口众多等特点,环境问题更具有其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所以经济领域的新闻往往和环境问题分不开,而环境问题往往又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境新闻是经济新闻的拓展和深化。媒体和记者,无论是否从事环境新闻报道,在新闻采访报道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应该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和普遍价值。
(作者是中央电视台主任编辑、资深环保记者)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