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探析

2013-05-16 01:32孙亚乔段磊杨胜科钱会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实验区水资源理念

孙亚乔 段磊 杨胜科 钱会

随着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世界加强了对水资源与环境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本文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定位和改革思路,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理念与原则,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构建,并针对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的水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应用人才。

水资源与环境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了2012年陕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陕教高〔2012〕36号)。在项目建设中,“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并落实了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旨的“宽、合、分”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围绕“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针对水资源与环境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对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进行探索,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定位和改革思路

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都有鲜明的定位,根据自身具备的优势和社会需求等多项条件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长安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将依托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相关教学院(部)资源,建立一个在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和保障监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教学实验区,并力争打造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积累经验,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在全校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由于学科相对割裂、重技术轻管理、学生就业与学校教育脱节,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并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对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型改革。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是集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水资源与环境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创新意识,注重重大应用性科研成果传播和实施,熟悉国际环境保护理念,且具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的水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理念与原则

1.创新原则

秉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水资源与环境方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积累经验,旨在于培养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理论知识完整、知识结构全面、实际操作技能强的创新型人才。

2.特区原则

水资源与环境创新实验区允许突破现有仅限于水资源环境领域的制度框架与管理模式,实行多学科导师的培养模式,相应国家和区域的重大需求,组织和凝练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配套相应的特殊政策,确保实验区相对独立运作。

3.优势原则

明确水资源与环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水资源与环境学科与专业建设优势,依托主体学科,基于我校的已运行的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增强学生对水资源开发管理、环境经济技术等学科方面的学习,搭建跨专业、跨学科模拟体验式教学平台,建设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构建

1.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和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基础。在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立一支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激励竞争机制。通过建设,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具有创新能力和诚信人格品质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强素质教师队伍,并在创新实验区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示范作用。

2.教学运行与管理建设

在实验区建设期间,完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管理改革,自行研制高质量课件,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本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建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经济”的互动环境。目前,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教育已不适应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利用并申请国家和区域的科研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基地,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并拓宽知识面,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使科研促进教学。

3.培养效果建设

基于“重基础、重创新、强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着力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受益、社会评价及示范作用方面的培养。培养对水资源问题研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各类竞赛为载体,紧密结合实际,鼓励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等实践活动。培养符合目标定位要求,满足企业、行业需求为宗旨,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

四、结语

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现是引入实践创新这一教育理念,依据创新原则、特区原则和优势原则,以理论学习为基础,进行多学科交叉教育,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家华,马奇柯.我国会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教育理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32-33.

[2]段磊,王文科,杨胜科,杨红斌.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6):68-69.

[3]刘昌明,张光明.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计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21-123.

[4]白永亮,吴磊,李立青,高丽.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实验区水资源理念
平江县入选教育部学前教育实验区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足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突破口
湖南新增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