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阳丹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的存在”。对死的畏,对人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死亡是人类生命历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迫使青少年学生重新审视生命,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还能使青少年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因此,死亡课程的普及乃大势所趋。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死亡教育 死亡课程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知死方能知生,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死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死亡中达到了高潮。”奈勒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其实,“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使之得以充实,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谈死是为了张扬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然而,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心理更加健康。
(一)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对自己生命不重视,也漠视他人生命,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二)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失去生的动力,认为人生灰暗,对生命绝望,消极对待生死,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是对生的一种威胁,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高潮。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了解死亡并不可怕,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健康全面地成长,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使之得以充实,活出意义与品质,获得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现实充满荒谬,生活毫无目的,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即不逃避死亡,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达到“向死而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进而坦然面对生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
[3]秦赞,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4]郑晓江,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2.
[5]吴仁兴,陈蓉霞.死亡学(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8]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29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