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先伟 译
最近,爱尔兰一家研究机构以68家养猪场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了其育肥猪、后备母猪、初产母猪和怀孕母猪跛行的患病情况(见图1)。根据跛行的严重程度,将猪群的行走能力来进行病变记分,记为0~5分(数值越大表示跛行的越严重)。在该调查研究中,一共检查了643头18周龄育肥猪、646头22周龄育肥猪、525头后备母猪、518头初产母猪以及604头经产母猪。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猪群均具有较高的跛行患病率,这说明跛行在爱尔兰养猪场属于比较重要的生产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跛行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猪场的生产率。
1.增加偶然性母猪的淘汰率,从而降低母猪的使用寿命。
2.降低每头母猪年产仔猪的数量。
3.增加由于更换母猪所造成的成本费用、工作量以及治疗费用。
4.降低出场育肥猪的数量。出场育肥猪数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母猪淘汰率增加导致能繁母猪的平均年龄降低,而年轻母猪的窝产仔数往往会偏低。
目前,爱尔兰养猪场的能繁母猪在第3胎前的淘汰率达到50%,这是个相当可怕的数字。因为这些母猪在第3胎后再也不能给猪场带来任何价值,这意味50%的母猪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由此可见,跛行是母猪过早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青年母猪更容易受到影响。由于跛行导致母猪过早的淘汰,青年母猪群均处于较低的胎次水平。青年母猪的窝产仔猪少于经产母猪,这使得猪场年断奶仔猪数降低。最终导致出场育肥猪数量下降以及猪场的收益显著降低。
长久以来,养猪生产者可能一直低估了跛行所造成的母猪淘汰率,即使是母猪身体状况不佳或繁殖障碍所造成的淘汰率往往都伴有跛行。高比例的跛行母猪,其内部感染和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与疼痛发生有关。从能量角度来看,这代价是相当高的。此外,炎症过程改变了氨基酸的代谢,母猪对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要比赖氨酸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跛行母猪与正常母猪都可能会消耗相同数量的氨基酸,但跛行母猪的身体状况较差,因为它根本没有有效地消耗营养物质。
此外,炎症反应的产物,如细胞因子不仅与结缔组织退化有关,加剧了跛行,且扰乱了生殖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繁殖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在母猪的使用寿命期间内,跛行母猪一般要比正常母猪至少少1.5窝仔猪。由于跛行所造成的行动不便和疼痛会导致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这对窝仔猪日后的生产性能以及母猪后续的繁殖性能会造成间接的负面影响。母猪活动能力较差也可增加仔猪被压死的可能性。而事实上,母猪跛行而压死仔猪所造成的损失率要比正常母猪高出15%。
治疗母猪跛行相关费用的使用程度首先取决于是否采取了任何有效的处理措施。处理跛行母猪的方式是待窝仔猪生产结束后送去屠宰。不过偶尔也会将跛行母猪进行安乐死处理。在1997年的一项屠宰调查中发现,爱尔兰商业化养猪场由于跛行而淘汰送屠宰的母猪比例占了11.3%。同样,在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跛行和足部病变占了母猪淘汰率的8.6%,对其中32.1%的母猪进行安乐死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北欧国家出售跛行母猪是违法行为,因此,在这些国家对跛行母猪进行安乐死处理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爱尔兰。而对于育肥猪,跛行的治疗措施通常是抗生素疗法。实际上,跛行是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中第三种需用抗生素治疗的最常见的原因。不过,止痛药一般很少使用,但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成本,如人工费和药费等。
(一)四肢病变 四肢受伤有可能导致跛行。在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母猪中最常见的四肢损伤包括有胼胝、肿胀、外脓肿以及粘液囊炎。它们会形成不同严重程度的病变(见图2)。
相关研究证实,育肥猪四肢的胼胝、粘液囊炎和飞端肿的病变记分越高,跛行的发病率也会越高。这很难说明是否因为肢体病变而导致动物不适,或是因为跛行猪更多的时间是趴着的而导致肢体病变。四肢病变在仔猪中是非常普遍的,几乎80%~90%的仔猪都受到四肢损伤的影响,主要是前肢的皮肤擦伤。
(二)猪蹄病变 虽然96%~100%母猪在每个蹄部至少都有一处病变,但蹄部病变仅占母猪跛行比例的5%~20%。跛行与蹄部病变之间的关系可能要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一些蹄部的位置要比其他位置更容易受伤,但是一些轻微的病变有可能不会导致疼痛的发生,也就不会引起动物跛行。
图1 爱尔兰68家综合养猪场不同类型猪群受跛行影响的比例
图2 仔猪四肢皮肤擦伤
图3 蹄爪病变:蹄底增生和糜烂
蹄部或四肢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在混凝土或漏缝地板上打架。即便动物群间建立了优劣等级,但如果动物饲养密度过大或相互争食,如长槽或地板饲喂系统,那么它们也会打架。蹄部和四肢受伤(见图3),通常包括部分或整个悬蹄截断、后肢蹄踵增生区域出现撕裂或负重蹄爪上的裂缝出现分离。在没有任何治疗措施的情况下,这种损伤很容易发展成感染,而且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这有可能发展为骨髓炎(骨的感染),并最终导致动物死亡或淘汰。蹄部病变通常被认为在母猪身上要比仔猪和育肥猪更为严重。不过,仔猪蹄部病变的发生率也较高,其中擦伤和腐烂是最为常见的病变情况。
(三)骨软骨病 骨软骨病是猪跛行及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或骨关节炎的另一个重要病因。骨软骨病可引起生长软骨(负责骨骼生长长度的生长板)的区域的血流量受到限制,从而使动物产生疼痛和跛行。它还会导致发育动物的关节表面的压迫感增加。猪肘关节是最常见且病变最严重的部位,但并不像蹄爪和关节病变那样明显,因此骨软骨病在活家畜中难以诊断。
(一)栏舍类型 栏舍类型是商品化养猪场中影响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栏舍类型影响着猪群的活动量和活动类型。妊娠母猪定位栏会降低母猪骨强度和肌肉质量而导致跛行发生,且由于缺乏运动容易使关节损伤。欧盟法规2001/88/EC规定,自2013年1月起,所有25个欧盟成员国中,妊娠4周后至分娩前1周内,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都应保持群养。
在妊娠期间,群养措施对母猪有众多益处,包括给动物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用于“社交互动”。然而,群养措施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新引进的母猪之间容易打架,而受伤母猪最终可能会导致跛行。
在研究中比较了42头定位栏饲养的经产母猪和43头妊娠期间配有电子饲喂器的群养母猪之间的跛行,蹄爪和四肢的病变记分。所有试验母猪大多在混凝土、全漏缝地板上饲养,而群养动物组会有一处实体地面用于躺卧休息。74%的群养母猪和33%的定位栏母猪在妊娠第110 d后转移至分娩栏。在群养母猪中,严重跛行的母猪数量显著较高(见表1)。此外,群养母猪后肢蹄踵区域(如蹄踵增生和糜烂)的病变记分较高(见图4),而且群养母猪四肢受伤和后肢肿胀(如粘液囊炎)的风险要比妊娠定位栏母猪的风险更高。而在妊娠定位栏中母猪蹄爪病变的风险会更高。
表1 母猪妊娠第110日转移至分娩舍时对妊娠定位栏和群养母猪进行跛行病变记分
图4 母猪妊娠期间,群养母猪和妊娠定位栏母猪不同蹄爪病变的比例
图5 母猪妊娠期间,钢板条和生铁地板分别对母猪蹄爪病变影响的比例
这些研究结果证实,爱尔兰母猪的跛行问题会随着栏舍系统的改变而有所增加。这最主要的原因有全漏缝混凝土地板的广泛使用、最低限度的空间容量以及具有竞争性的饲喂系统。
(二)地板类型 猪舍地板类型是影响跛行和蹄爪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理想的猪舍地板应该柔软、干净、防滑以及不粗糙,地板表面应均匀平坦且无锋利的边缘。此外,猪舍地板应不易变形、变质或更高要求的标准。猪舍地板应选择尽量降低动物的不适感和受伤的危险,并给猪提供正常步态的条件。
大多数爱尔兰养猪场都使用混凝土板条地板,这种地板会增加跛行的风险。板条式地板的不足之处是动物行走表面不均匀以及缺乏垫料。芬兰研究人员发现,漏缝地板饲养的母猪要比实体地板饲养的母猪发生严重跛行的机率高出3.7倍。
柔软的物质在影响身体舒适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柔软的地板,如稻草垫料或橡胶底垫要比较硬的地板更好一些。不过,稻草垫料并不适用于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系统。但橡胶底垫是稻草垫料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这主要是因为其舒适、坚固、干燥、干净并且导热系数较低。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娩舍使用橡胶底垫可给母猪在钢板条地板上提供更舒适和更好的立足点,从而改变母猪的姿势。最近,有研究发现,在分娩舍内,饲养在钢板条地板上的母猪要比饲养在生铁地板上的母猪,其蹄踵增生和腐烂、蹄低破裂和蹄壁横裂的风险更高(见图5)。这些结果很有可能与钢板条型地板的高空隙率有关。若空隙率高于40%,100 kg以上的猪只的蹄踵区域会受伤。因为当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时,蹄踵所承受的压力会变大。
金属板条地板的高空隙率也是仔猪四肢和蹄爪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韧带损伤常发生于仔猪在这些板条之间滑倒或掐于板条之间。而这种损伤在塑料覆盖钢丝网型地板中极为少见。
在分娩舍内,仔猪最常见的是前腿皮肤檫伤,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粗糙地板上相互竞争建立吸乳的位次。大多数仔猪都会蹄底擦伤,而且它们也有可能会发展为蹄底腐烂,这取决于分娩舍所使用地板的粗糙性。事实上,仔猪皮肤和蹄部擦伤的比率与混凝土地板的粗糙性呈正比。
在爱尔兰农业和食品发展部关于跛行的调查研究中,哺乳仔猪中四肢擦伤、蹄底擦伤以及冠状韧带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其中大部分与仔猪的年龄有密切联系。例如,仔猪皮肤擦伤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而仔猪冠状韧带损伤的比例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迄今为止,所有蹄部损伤记录均与分娩舍内使用金属漏缝地板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对于育肥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当混凝土地板的空隙宽度大于1.8 cm时,跛行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最后,对于育肥猪场,如果栏舍的冲洗频率少于一年四次,那么猪群跛行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
(By Amy Quinn and Julia Adriana Calderon Di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