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随想

2013-05-14 10:59叶再春
前线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中华民族梦想

叶再春

(1)这一刻,我们沐浴在梦想的光辉里。

2012年10月5日,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Chinaneedsitsowndream)”。这个“中国梦”与“美国梦”不同,“将人民的致富憧憬与更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的确,从国内到国外、从报刊到荧屏、从QQ群到微博、从研讨座谈到茶余饭后,“中国梦”成了最热的热词。一位网友发微博晒自己未来十年的“十大心愿”,获得广泛传播;一家搜索网站专门增加词条,对“中国梦”进行注解;一个新闻网站专门征集“我的中国梦”,应者云集。

(2)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如鸟儿没有翅膀;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注定没有前途和希望。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梦想。

先秦时期,中华儿女盼望着“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渴望频仍的战乱早日终止,生息得以休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开明君王希望居天下中心,万国来朝,成就“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治国良臣的美梦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佐皇上成为堪与尧舜比肩的有道明君,帮助百姓过上男耕女织、民风淳朴的生活;社会贤达常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平民百姓期盼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谷粮满仓牛羊成群。

鸦片战争以降,在神州大地上繁衍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一步步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尴尬境地,饱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仁人志士心怀梦想,寻找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之路。洋务派主张借法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派大力呼吁“兴民权”、“开议院”,建设“少年中国”;革命派认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发动了被称为“亚洲的觉醒”的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帝制的丧钟。

1921年,从上海石库门摇曳的灯光里、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为己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又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3)中华民族不是“永远停滞的民族”,“中国梦”与民心同频共振。

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曾断言,中国人是一个“永远停滞的民族”。遗憾的是,这位历史学家的判断被以后的史实击得粉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家不断富强,人民愈加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片欣欣向荣。

2010年,中国GDP一举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一个时代的结束”为标题,刊文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与GDP排名跃升同时,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更高居世界首位,令人艳羡。

2012年,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是有史以来获得本奖项的中国籍作家。人民网说:“这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

不仅是经济、文化,在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中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内外学者纷纷以“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概括言之,详加解析。

正是在这个8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节点上,“中国梦”浮出水面。它折射的是中华民族不断奋进、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折射的是中华儿女对更加美好生活、更加美好家园的不懈追求。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的出现,契合了13亿中国人的心灵,与亿万中华儿女同频共振。

(4)“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当时间年轮转入21世纪,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世情看,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从国情看,发展位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迈入深水区、社会矛盾处于凸显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前所未有。从党情看,虽然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林林总总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掘一切可以发掘的“正能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胜利。

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重要的抓手。“中国梦”就是当下最好的抓手。“中国梦”有其物质的一面,但不限于物质,而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它展现的是13亿中国人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5)“中国梦”不是“美国梦”。

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haveadream)”演讲。他说:“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真正实现美国信条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

这个流传甚广的“美国梦”,不仅深深感染了美国民众,而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非美国人跨山涉水,到美国“追梦”。

然而,“中国梦”不是“美国梦”。

在当代中国,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身份、家庭、性别、肤色根本不是高低贵贱的评价标准。而马丁·路德·金的“美国梦”,是希望有一天,“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因此,“中国梦”不仅是形而下的,不仅是对于物质生活富足的向往,更是形而上的,是对于“超越的存在”的追求。而在托马斯·弗里德曼等人看来,“美国梦”都与物质相关,意味着“大车、大房和巨无霸”。

(6)“中国梦”是富民梦。

“春秋第一相”齐国上卿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何耶?“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深谙此理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改变“一穷二白”的现状,大刀阔斧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虽然其间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它为此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果敢把全党工作中心调整为经济建设,启动改革开放,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有条件的地方破冰,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裕起来。这种“非均衡”改革战略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村率先展示了充沛的活力,农产品率先丰富起来;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东部地区日新月异,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直追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马太效应”的渐次显现,社会公平问题开始出现,地区差距日益明显,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社会不满情绪也开始增强。

有鉴于此,党的十八大继续坚持富民方针,一方面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另一方面要求,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为此,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不管是“先富论”还是“共富论”,目的殊途同归:让人民富裕起来。

(7)“中国梦”是强国梦。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古今中外历史颠扑不破的真理。做好“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繁荣富强。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神州大地一次次遭受列强欺凌: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虽然有不同的导火索,但归根到底,根本性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实在太落后了。落后了,没有理由不挨打。

要想不挨打,不二法门是发展自强。李鸿章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积极兴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筹办民用企业和商办企业,希望通过壮大国家实力而自立自强。然而,洋务派的强国梦没有实现,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清朝不得不在屈辱的《马关条约》上签字画押。

就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前一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口号,并矢志为之奋斗终身。虽然辛亥革命一举把皇冠打翻在地,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孙中山的强国梦同样没有实现,不仅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且随后全国陷入军阀混战、内战不止的不堪局面。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接过“强国”接力棒,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并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废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第二件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件是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使中国真正踏上大国之道、强国之途。

(8)“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近代以来的中国,列强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抗争,但一次次失败。

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才翻开崭新的一页。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根本性地解决了“救亡图存”的世纪难题;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一步步走上小康之路,阶段性地破解了“发展富强”的百年难题。

不过,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并非完成时,而是进行时。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目标,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才算真正实现。

(9)“中国梦”是三位一体的复合梦。

泱泱大国的“中国梦”,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梦。从个体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它是强国梦;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事实上,“中国梦”的三个向度展示的是三种面相,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没有富民梦,强国梦、复兴梦的实现势必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强国梦,即便是实现了富民梦的中华民族也必然一盘散沙,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复兴梦,富民梦、强国梦必然缺少前行的灯塔,摆脱不了形而下的物质属性。

从这个角度说,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完整、完美。

(10)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国梦”,不能没有党这个领导核心。

90多年苦难辉煌的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洋务派不行,维新派不行,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行。他们要么摆脱不了先天的软弱性,要么带有革命的不彻底性,都不足以堪当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康庄大道的重任。

相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革命时期,团结带领人民顽强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主人;建设时期,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依靠人民“摸着石头过河”,创造了“中国奇迹”。

依此类推,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各族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选择。

(1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结论。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终究祸国殃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政界、学界出现了“姓资”与“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果断提出“不争论”思想,初衷就是担心空谈和争论使中国错失发展的战略机遇。后来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种思想的正确和远见。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何况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它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接续奋斗。作为一种作风,实干要求所有中国人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干事,不浮躁、不虚夸;作为一种能力,实干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干事的勇气,更要有干事的方法和技巧。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势必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实干的精神和态度,更要有实干的才能和智慧。

(12)梦想的旅行已经启程,梦想的花朵已然绽放。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其间尽管有起有伏,但中华儿女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梦”离我们如此之近。虽然越是接近美梦的时候,前行的道路越可能艰难,但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让“中国梦”美梦成真。

猜你喜欢
中国梦中华民族梦想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梦想
梦想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