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贵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一个“重要保证”、两个“必须”是加强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密切结合首都实际,不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要树立科学理念
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引向深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三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其中,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大贡献。
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有六个重要理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全面把握。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2011年中央党校“2·19”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服务为先”的理念。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2·19”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三是“整体推进”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分两篇、十二章全面部署了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四是“创新发展”的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任务。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五是“构建和谐”的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的新要求,强调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六是“夯实基础”的理念。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入地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把社会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全面推进。
加强社会建设,要搞好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七大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指明了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方向。这既是新的理论概括,也是新的实践总结。
多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和服务管理不断开创崭新局面。2007年年底成立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五年来,每年都有重要举措。尤其是始终着力推进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体系框架。一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和纵向到底(社区)、横向到边(“两新”组织)的工作网络;二是着力推进工作体系创新,明确提出了“五个更加”、“一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三是着力推进政策体系创新,基本形成“1+4+X”政策体系;四是着力推进方式方法创新,特别是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五是着力推进实践模式创新,探索形成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三位一体”机制、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模式、志愿服务“三种机制”(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经常性志愿服务、应急性志愿服务)、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社会领域党建“三种模式”(社区党建区域化社会组织、党建“3+1”、商务楼宇“五站合一”)、社会建设双基地机制、新居民互助服务站、市民劝导队模式、“阳光中途之家”建设,等等。社会建设“北京模式”初步形成。
加强社会建设,要夯实基层基础
社会建设既要抓顶层设计,又要夯实基层基础。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近几年来,北京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社会领域党建“三个全覆盖”初见成效。一是在街道(乡镇)建立社会工作党委,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建“3+1”工作机制,社会组织党建不断扩大覆盖面;三是商务楼宇基本实现“五站合一”全覆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见成效。
社区建设“四步走战略”初见成效。第一步,2009年启动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三年基本实现“三有一化”目标,即有人办事:社区工作者80%为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41岁,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有地方办事:城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350平方米的由原来的18%提高到81%,今年实现全覆盖;有经费办事:工作和活动经费有保障;实现工作规范化。第二步,2010年启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设试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组织协调36个部门,围绕10方面、60大项、180小项项目和设施填平补齐,2012年年底覆盖2000个城市社区(占75%),今年实现全覆盖。第三步,2011年启动“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试点,让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可享受基本便民服务,到2012年年底覆盖600个社区,“十二五”末可覆盖60%。第四步,在试点基础上,2012年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覆盖50%街道乡镇,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组织建设“四个创新”初见成效。一是创新工作体系,从2009年起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认定市级27家、区县级174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初步形成工作网络。二是创新激励机制,从2010年起,每年购买300多项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激发了社会组织的创造活力。三是创新培育方式,2011年建立市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并初步形成“一中心、多基地”孵化网络,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四是创新活动方式,在前两年开展社会组织公益活动周基础上,2012年开展社会组织公益行活动,活动贯穿全年,为全市社会组织搭建活动平台。
社会队伍建设“五项措施”初见成效。一是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基本实现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二是四年三次提高社工待遇,并建立与事业单位“同步同幅增长”机制。三是培育50个社工事务所,创新人才引入新机制。四是购买1500个社工岗位,推动社工队伍建设。五是实施“万人社工培训计划”,提高社工队伍整体水平。
志愿服务“三项机制”不断完善。一是转化奥运志愿成果,完善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机制。二是出台《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完善经常性志愿服务机制。三是建立24支应急志愿者队伍,完善应急性志愿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建设,要加快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在重申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基础上,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提高认识、大胆实践。
社会体制改革要面对和适应新变化。党的十八大指出,世情在变,国情在变,党情在变。特别是在城市,大量“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大量人员流动,大量人户分离,大量农民工进城,大量人员在社区、在“两新”组织中,使实体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阶级基础已经扩展延伸到社区和“两新”组织中。另外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各类媒体高度发达,“虚拟社会”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复杂。
社会体制改革要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在体制机制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特别需要加强统筹协调。二是在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尚未建立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在社会管理方面,有许多课题特别是有两大课题需要破解:一是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二是虚拟社会服务管理。四是在社会动员方面,关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五是在社会环境方面,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六是在社会关系方面,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七是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方面,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广泛,党的工作方式方法需要改进。
中国改革3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体制改革从来不是单一方面的改革,更不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改革。如:政企分开,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非常必要,但要从国情出发。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夯实经济基础,再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夯实社会基础,并相应解决与经济、社会相关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最后再解决政治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不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良策。
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我认为,至少要过“五关”:经济体制改革要过“市场关”,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要过“民主关”,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要过“包容关”,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体制改革要过“自治关”,特别是实现社区自治、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过“敬畏关”,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敬畏大自然、要保护生态环境。这将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应当为此而长期不懈奋斗。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