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的错话

2013-05-14 21:46巴依
前线 2013年9期
关键词:错话钱学森土豆

巴依

钱老是谁?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在世人心中,他是一个神话,可他善说“错话”,更令人敬佩,耐人寻味。

1955年10月,“导弹之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第二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就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又是领导,以致每次研讨会,大家都以他说的为准,谁也不提任何意见。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钱学森在一次开会中说:“我上个月,到农村去了一趟,帮助一个农民上树去摘土豆……”他故意把话说错,当场就有人主动站起来发言:“钱所长,您恐怕讲得不对吧?土豆是生在地下的,怎么跑到树上去了?”听到终于有人反驳了,钱老说:“谢谢大家!总算有不同意见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会议气氛活跃了,大家也敢与钱学森提不同意见了。

毋庸置疑,我们开会、办事情、研究工作,主要是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应当看到,诤言与不同意见,很多时候包含着现实问题、突出矛盾,甚至是容易忽视的“死角”。善于听真话,鼓励道实情,就能多一些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帮助决策者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推动科学发展,这正是诤言与不同意见的意义所在。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当下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民主决策、追求实现强国梦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繁荣背后的隐忧,不仅要把不同意见作为改进作风的镜子,更要把逆耳之言作为推进工作的鞭子,在不同意见中辨真伪、听民声、顺民意,在批评声中改作风、强本领、少失误。

毋庸讳言,爱听好话是人之常情,领导者也不例外。对此,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说:“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此言可谓一语中的,发人深省。综观那些落马的官员,我们不难发现,大都是掉入好话温柔的“陷阱”,不被人批评、不接受监督,所以才酿成了悲剧。正所谓,附和之声愈众,距离群众越远;溢美之词愈多,蚁穴之忧益盛。

当前,可怕的不是尖锐批评,而是在一些地方常常没有一点儿不同意见,鸦雀无声,一片逢迎之声绝不是政治开明的征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地方问题不少却意见不多,一些领导干部在为群众的“满意度” 盲目欣喜的背后,往往潜伏着极大的危机与风险。所以听不到百姓的意见,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失去公心、失去民心。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意见,都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不可小视。“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温钱老的“错话”,我们该如何去做,答案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错话钱学森土豆
钱学森之答
“又见钱学森”
该来的和不该走
土豆喝水
土豆的问题
发芽土豆带着毒
土豆发芽
允许每一个人说错话
真话犹可贵 错话亦无价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