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平
摘 要:纸版教材在数字化出版时面临了诸多困难,但字化教材替代纸质教材不会一蹴而就。与其说是数字化将对纸质教材产生冲击,不如说数字化将对未来整个教学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革命化的影响。
关键词:教材;数字化;困难;发展思路
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却让我们始料未及,数字技术的应用更是让出版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光盘、电子书到如今的手机、平板电脑都能成为出版传播的媒介,出版内容也从单一的纸质图书扩展到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这就说明数字出版不再是指单一的某种出版形态,而是指用数字化技术来实施的某一出版类型,它可以将多种出版形态融合,将内容与服务融合。现代出版由简单出版走向了如今的复杂出版。
一、教材出版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纸版教材在教材制造与使用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20世纪后期数字化多媒体读物教材出现,给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学生阅读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给传统的教材出版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在数字化出版时面临了诸多困难:
(一)只有战略认识,没有落地办法
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紧攥内容资源,凭借国家赋予出版单位的天然垄断地位,在数字时代,却未必能掌握对数字出版的主导权。更多主体的进入,使整个传统出版产业面临颠覆。另一方面,教材数字产品内容严重匮乏,质量参差不齐,遗漏错误,缺乏规范出版流程控制下的审核制度。
(二)技术和人才的欠缺
技术问题是传统出版社在开展数字出版面临最大困扰之一,单项人才遍地开花,复合人才却是凤毛麟角,我们的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严重脱节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出版企业在实践操作中的新数字技术是由国外一些公司提供支持的,而出版企业本身对国内已有出版专业的高校信任度不高,缺乏合作,并且由于高校老师多是转专业的师资来源配置,导致与业界的联系较为薄弱,使数字出版教育与业界发展不能同步,因此造成严重的产、学、研结合度的断裂,为以后的发展中由于人才的参差不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版权问题怨声载道,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数字出版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市场准入、公共服务、知识产权、内容监管、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还较为薄弱。教材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侵权盗版、非法出版教材等违法违规现象依然严重,制约了教材数字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二、教材出版发展思路
教材数字化并非将纸质教材转化为数字化图书那么简单。纸质教材成为当今教材主体的形态已经存在多年,这不单是因为造纸术的出现或者印刷技术的进步,更在于区别于其他书籍所蕴含的一整套逐渐形成且日趋完善的教学体系。所以数字化教材替代纸质教材不会一蹴而就。与其说是数字化将对纸质教材产生冲击,不如说数字化将对未来整个教学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革命化的影响,它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在此局面之下,教材出版该如何发展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与探究:
(一)整合既有资源
教材的读者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在校师生,一类是相关专业人员。他们读书的目的也很明确,一是学习知识,二是查阅资料,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要想满足读者需求,就应把多年积累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翻版,整合开发出版资源,打破传统出版形态和信息的组织方式,注重资源的深度挖掘,自由重组信息,为用户提供集图书内容搜索、多平台阅读、互动分享、购买于一体的一站式教育类电子书服务。这既降低出版单位在纸张、发行和物流上的费用,又延长了纸质图书的价值产业链条,还可与纸质书的销售形成协调关系,进一步扩大纸质书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加大创新力度
1.数字内容创新
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于内容的创造,出版业历来是内容为王,在数字出版方兴未艾的今天,有人提出结构为王,产品为王,但不管怎样,没有优秀的内容,即使技术再先进,在数字出版领域也会遇到发展瓶颈。但与以往略为不同的是,内容的规模性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提高,成规模的优质内容将是数字出版战场的制胜利器。转变教材出版观念很重要,为课程提供全面的数字内容支持,实施面向课程的全面解决方案是有益的尝试。
由此可见,把已有的内容资源转化成数字化内容,发展利用各种数字表现形式的数字内容是我们当务之急。
2.出版形式的创新
现如今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才培养结构和要求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原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的教育知识服务系统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模式,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创新教材出版模式就成了所有出版社面临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目前,许多出版教材出版社开始关注教材之外的领域,从单纯提供纸介质课本,到提供课外辅导、课后测试评估、录音材料、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一系列服务,也就是目前所说的立体化教材或一体化教材,目的就是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打造数字出版营销平台
数字时代的营销,将会是社区型的营销,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并以类似“口碑营销”的方式才能取得更大成效。出版社可以自建营销平台,也可以和由技术公司组成的第三方合作共建营销平台。
1.出版社自建营销平台
随着技术的普及,数字出版前景的明了,有些规模较大的出版单位已经起步开发属于自身的服务、销售一体的平台。他们把和教材相关的内容放到网上做增值服务,从传统出版的编、印、发拓展到多种媒体形式的产品开发运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内容资源的立体化、全媒体开发,提升数字出版的实力。
2.与企业合作
与企业合作模式可以有四种方式:①以出版社为主体的简单模式:以出版社为主体,建立拟开发专业对应课程的电子出版物的开发计划,投资开发课程的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包括:电子教材体系;教师教学3D仿真考核软件平台;学生学习3D仿真考核软件平台等。②以出版社为主体的复杂模式:以出版社为主体,投资开发课程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的电子出版物建立运营网站,需要开发的内容包括:电子教材体系;教师教学3D仿真考核软件平台;学生学习3D仿真考核软件平台;运营网站体系等。③以企业为主体的简单模式:企业建立运营网站,将把企业自行所开发的所有课程在网站上运营。④以企业为主体的复杂模式:在已建立的运营网站上,开辟出版社的电子教材库(开发方式和费用双方协商另行确定),由企业总负责网站的运营,为出版社开辟这一部分电子出版物的单元管理窗口,由出版社单独管理和收费。双方共同负责网站的推广。
众人拾柴火焰高。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对师生的服务会更有效、吸引力也更高,同时也会给内容提供商提供更多机会。数字出版的运营模式与传统出版迥然不同,作为有内容资源优势的传统出版社可以做好内容并和企业共同合作,走自身内容加外部技术的互补模式,使得出版社内容资源能得到有效的集约整合,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应该看到,数字出版毕竟是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发展产物,任何预测或判断都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只有时刻与数字出版同步,未雨绸缪,保持高度的产业视角,教材出版社才能在数字出版时代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何格夫.当前我国数字出版面临的困境 .大学出版,2008(01)
[2]张雪思.传统出版数字化进程中的难题 . 青年记者 ,2010(02)
[3]孙玲. 专业出版社如何作好数字出版的思考.科技与出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