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人情,体物情

2013-05-14 22:31纪海龙
意林 2013年19期
关键词:交游李叔同贾宝玉

纪海龙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李叔同大师说过一句话——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大意是,性情乖张不通人情世故,则举步维艰;自行其是不顾客观规律,则一事无成。李叔同一生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中年出家号弘一法师。这句话是他综其一生为人处世的总结,十分精到。

从一件事可以看出李叔同的“近人情”“体物情”。1927年北伐成功,政府要毁寺逐僧。当时的寺庙大师们慌张无措,而佛教徒更是忧心忡忡。就在火烧眉毛之际,李叔同动用自己强大的人际关系,写了一封很有分量的信——《致浙江省当局蔡元培先生等》。正因为李叔同平素“近人情”、善交游,所以才有这样的人脉、交情。

李叔同并未盲目反对毁寺逐僧,而是认真地“体物情”——琢磨政府毁寺逐僧的本因。经过考察,他知道政府此举是为了削弱宗教思想和势力,更新民众意识以便去除统治阻力。所以,李叔同从这一点出发指出佛教不会误国反会助国。在信中他提议“对于服务社会之一派,要尽力提倡”,又推荐太虚禅师进行“农禅并重”的佛教改革。果然,政府取消了毁寺逐僧的计划。李叔同始则“近人情”,而后又“体物情”,顺利地挽救了一省的宗教事业。

《红楼梦》中有一副大大有名的对联与这句话异曲同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便是“体物情”,人情练达便是“近人情”。性格乖僻的贾宝玉终日依红倚翠,不知外出交游人情往来,可谓“不近人情”;深居侯门不问世事只知读死书,可谓“不体物情”。贾宝玉一生步步逢魔,终至落魄出家,果然举足尽是危机,一生俱成梦境。

猜你喜欢
交游李叔同贾宝玉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周乐清戏曲活动及交游考
黄公渚与周至元交游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