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

2013-05-14 16:53王全宝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3期
关键词:主产区流通新闻周刊

王全宝

粮食是安天下之本。近10年来,中央1号文件内容一直紧扣农业和粮食主题,中共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作为粮食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正晓深知责任重大。“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是国运民生的头等大事。必须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任正晓说。

2012年3月,任正晓出任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2013年11月18日,任正晓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就粮食安全等社会关注的话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新闻周刊:据有关方面预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请你介绍一下今年以来粮食收购情况。

任正晓:可以说,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的好形势来之不易,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证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国家先后在部分主产区启动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

各级粮食部门认真组织政策性收购,积极引导企业自主收购。到10月底,全国各类粮食企业共收购入库粮食5591亿斤,比上年同期多入库791亿斤。其中,小麦1538亿斤,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早籼稻263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33亿斤;中晚籼稻693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97亿斤。在粮食收购入库总量中,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的粮食达996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亿斤。

中国新闻周刊:我国粮食有望实现“十连丰收”,但人们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十分关注。

任正晓:近十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等农产品供需总体上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

目前玉米、稻谷、小麦均平衡有余,大豆等油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多的人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也要看到,这些年我国耕地、淡水资源和环境都绷得很紧,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特别是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将越来越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当前全球粮食资源比较充裕,但我国粮食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4,相当于全球粮食贸易量的2倍。在全球还有9亿多人严重缺粮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依靠进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不现实的,中国只能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中国新闻周刊:从影响粮食安全角度来看,粮食流通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

任正晓:实际上,这些年,尤其是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改革引导粮食流通,同时通过国家政策积极调控市场,农民卖粮收益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粮食流通渠道不断拓宽,市场繁荣,粮食检验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能便捷地购买到品种丰富、品质安全的粮食。

但我们也看到这其中确实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粮食流通工作的发展。

一是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一些地方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意识淡化,放松粮食生产,削弱粮食流通工作,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二是粮食流通基础还比较薄弱。跨省跨区粮食物流“瓶颈”没有突破,粮食流通渠道不畅,运输方式落后,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主产区粮食收储设施还比较陈旧、供应网络不够健全,特别是东北等粮食主产区仓容缺口大。一些地方应灾应急供应能力还很脆弱。

三是粮食产业实力不强。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小、散、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产业链条短、资产质量差、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粮油加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初加工产能过剩,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

四是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据调查测算,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洒遗留、过度加工和粗放加工,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在700亿斤以上,消费领域的粮食浪费更是触目惊心。

这些问题叠加交织,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制约粮食流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对此有学者认为粮食进口规模扩大并没有带来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质损害,于是主张应更加开放国际市场,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任正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就是强调在我们这样的泱泱大国,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证粮食基本自给,要牢牢掌握粮食市场和调控的主动权。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尽管我国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但谷物进口量占产量的比重较小,2012年的进口量约占当年谷物产量的2.6%,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品种都未形成对进口的依赖,只是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

单纯依赖进口粮食解决国内市场供应,不仅损害农民利益,而且对市场会产生很大冲击。例如: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进口大米数量的持续增加和价差的扩大,对国内大米市场特别是南方籼米市场带来的较大冲击。不仅加剧了国内稻谷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影响农民的售粮收益,而且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稻强米弱”局面,对大米加工企业带来严重冲击。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主要粮食品种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积极发展国内粮食生产,减少粮食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合理利用进出口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促进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社会上一直有各种争论。你曾强调要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否进一步解释“底线思维”?

任正晓:我所说的“底线思维”就是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从粮食流通工作来说,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守住底线。粮食流通工作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抓好粮食收购和保障粮食供应是粮食流通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职责,保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我们提出以全力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作为粮食流通工作的“底线目标”,绝不允许发生农民“卖粮难”,绝不允许出现粮食供应脱销断档。

其次,底线思维不是只安于底线,而是要在稳守底线的基础上积极作为。去年以来,我们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提出实施粮食收储和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即“粮安工程”,就是要在守住“底线目标”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粮食流通各项工作,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中国新闻周刊:围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四化”,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确保粮食安全,作为粮食的主管部门应该如何统筹粮食发展?

任正晓:围绕“新四化”,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必须守住耕地红线,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一是保护和调动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投入力度,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投向主产区的大型商品粮基地、粮食仓储和流通设施、粮食加工转化等领域。

二是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加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三是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粮食企业要适应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粮食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主动参与和服务粮食生产,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融入农业、联合农户,构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主动服务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是加快实施“粮安工程”,提高粮食收储供应保障能力。

五是倡导科学健康消费,促进粮食节约减损。

猜你喜欢
主产区流通新闻周刊
技术获得感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
数字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中国花生主产区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去年粮食主产区秋粮收购总量超2亿吨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