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青
尽管知道这一天终要到来,但当它真的来临,我们依然感到无限伤感和沉重。当地时间12月5日晚8点50分,95岁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家中安详辞世。
伴随他的离开,20世纪最后一位伟人也与我们告别了——很少有人能在有生之年,就被尊称为伟人,但曼德拉当之无愧。
他曾是一名年轻的黑人律师,为了反抗种族隔离,成为为自由而战的斗士,因“企图暴力推翻政府”入狱27年,法庭上,他仍不忘表达自己愿意为之牺牲的理想,“我为推翻白人统治而战,也为推翻黑人统治而战。我崇尚民主和自由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谐相处,都拥有平等的机会。”
71岁他出狱时,他已变得更谦和、更宽容。
被认为是世界反种族隔离运动象征的曼德拉,最终以“主动谈判”的姿态换来了他个人及南非的一系列命运转折,并最终推动实现了南非历史上第一次民主自由的政治选举。
出狱后曼德拉践行了他“白人与黑人都和谐相处”的理想。
他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精神领袖,并倾尽全力推动种族和解。
如今,他离开了这个深爱的世界,他追求一生的“平等、自由、和解”,已成为了世界的共识。
伦敦时间12月4日晚,辛琪·曼德拉和姐姐泽娜妮一起出席了父亲的传记电影《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首映式,在走红地毯时,辛琪告诉热心的影迷父亲身体“很虚弱” 但是“健康”。
电影放映到一半时,辛琪和泽娜妮突然匆匆离开了戏院。直到电影放映结束,包括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在内所有观众被告知,在影片放映中,这部电影讲述的主人公、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永远离开了大家。所有人起立默哀两分钟,哀悼这位时代的伟人。
不到两个小时,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2月5日下午近5时左右,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发出报道。
身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快在白宫发表了纪念讲话。就在5个月前,奥巴马与夫人飞抵曾关押曼德拉的南非罗本岛监狱,奥巴马说道,“我不能想象,若没有曼德拉作为榜样,我的人生会是如何。”
5日下午,正在出席会议的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代表全体起立,向曼德拉哀悼。
12月6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分别发出唁电,李源潮赴南非驻中国大使馆吊唁。中国民众自发前往大使馆献花哀悼。
世界各地纷纷对曼德拉的逝世做出回应:在伦敦,议会广场矗立的曼德拉铜像前,已有一撮人群聚集起来;在巴黎,铁塔亮起南非国旗的颜色以怀念这个国家的领袖;在柏林,南非大使馆的铁栅间,已有人放置了黄色的玫瑰花;在澳大利亚,一群板球爱好者进行了一分钟默哀;在纽约,阿波罗剧院的白色荧幕上亮起“纪念曼德拉,他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的字样;在华盛顿,10岁的安德森摆出举拳振臂的姿势,在南非大使馆的曼德拉铜像前留影纪念……
在曼德拉家所在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当天,天空腾起大片灰色的云,笼罩在城市上方。
人们举起曼德拉的照片,手持鲜花、蜡烛,以歌声来表达对这位国家领袖的敬意与怀念。一位妇女手捧蜡烛,在曼德拉位于约翰内斯堡的家门外,流下了眼泪。
事实上,虽然对于居住在南非开普省的居民而言,死亡在南非传统上并不是一件能够计划或者讨论的事情,但在曼德拉最后的几年时光中,一些计划已在政府、军队以及他的家庭之间悄悄展开,一切都只为给这位伟大的人一个相称的告别仪式:一个向世界数以万记的观众直播的国家级别的葬礼;另一个仅限于亲朋密友的小范围的告别。
2013年岁末,全世界告别曼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