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英
作为纳斯卡达克前驻中国首席代表和亚洲董事总经理,徐光勋也非常关注阿里巴巴集团到底会在哪里上市。
马云在10月25日的一场交流会上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的客户和市场都在中国,他其实最想到A股上市。不过,政策所限,目前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在内的高科技公司,都无法在A股上市,不得不转而到美国或者香港等地上市,这将导致中国投资者没有机会分享这些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红利。
2013年深秋,十八届三中全会日期刚刚确定之时,恰逢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窗口期,徐光勋以纳斯达克为参照系,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他认为,中国证券市场门槛应该更为多元化,给阿里巴巴等高科技公司到国内上市提供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有舆论说,现在阿里巴巴集团不适合到美国上市,比如支付宝股权争议可能让阿里巴巴和马云信用破产?而淘宝上卖假货,可能也导致阿里巴巴集团到美国上市面临法律风险?你怎么看?
徐光勋:阿里巴巴估值高体量大,美国应该很欢迎这样的公司去上市。
支付宝股权争议,这个事争议大,但是还没有严重到信用破产的地步。说到淘宝网的假货,美国人把责任分得很清,这个售卖假货的过程中到底是谁的责任,是平台的责任还是上面商家的责任。美国强调信息披露的透明和充分,上市的时候,只要阿里巴巴不隐瞒不该隐瞒的信息。至于法律风险,在美国,集体诉讼等都很正常。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很多高科技公司,比如搜狐、百度等当初选择到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为什么能吸引到它们?
徐光勋:第一,时间上很确定。在美国上市时间点很确定的,九个月到一年半内能上市。第二,后续融资的可能性。所有公司上市,最大的动机是融资,上市仅仅是开始,上市后还需要持续性的资金供应。我看了世界上最大的十几家证券交易所,在纳斯达克再次融资限制最少,融资效率是最快的。第三,纳斯达克市场结构是做市商制度。在美国有两大交易所,纽交所是最典型的最传统的撮合制度,买卖对等才能一次性撮合掉,如果买卖的量对等不起来的,就没办法很快磋商成功。但是纳斯达克的做市商制度,买卖量上不一定需要对等。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公司,没达到国内上市门槛的,很适合去纳斯达克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马云说他最想在A股上市,比如根据A股上市有关要求,公司在申报上市材料前需要清理大规模员工持股,将股东人数压缩到200人之内,这导致很多以员工持股为激励方式的高科技公司在中国上不了市,不得不去美国上市,导致中国的投资者无法分享这些公司发展的红利,是不是很可惜?
徐光勋:中国是审批制。美国是注册制。中国上市门槛整体上偏高。就以纳斯达克为例,有三大板块,共有11个上市标准。所有公司想上市的时候,你去挑选,你最符合那个标准哪个对你最有利你自己去挑。从定量的门槛来说,最低的是年纯利润70万美元。从财务角度来说,对中国公司不是一个高门槛。
我记得创业板启动之前的政策讨论期,一些政策制定者来找我讨论,说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中,有一个是连续三年盈利。我当时说,创业公司本来就在高速成长期,是烧钱的阶段,盈利条件最好不要,三年门槛太高,这跟主板上市的门槛还有多大区别?!后来政策出来了,是两年。
中国现在有主板有创业板,但是上市门槛都比较高,很多处于成长期的融资需求比较大的中小公司,根本没有上市机会。我觉得应该建立分层次的建立多元化的门槛。除了上市这个融资渠道,中国民营企业其他的融资渠道也不是很通畅,企业怎么发展呢?